摆渡人读后感

笔构网

2025-09-25读后感

请欣赏摆渡人读后感(精选9篇),由笔构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摆渡人读后感 篇1

刚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以为这是一部简简单单的青春小说,然而当故事开始进入正题,所有情节开始明晰的时候,不止一次流下了眼泪,伤心到不能自已。

多少次,我把自己代入到迪伦的心境中,才发现迪伦她是多么的悲伤,让人心疼。一次隧道事故,凭什么大家都能逃生,却偏偏剩下她一个,而这场劫难,就发生在她满怀期待去见自己朝思暮想的父亲的前几个小时。如果这是人世对迪伦的不公,那么崔斯坦一定是命运对迪伦的补偿。

每一个人都是上帝的宠儿,在这个世界里亏欠你的东西,会在另一个世界加倍地补偿给你。然而这一切的一切,需要确保你有一个正义又善良的心。

世事无常,万物错综复杂,却又有迹可循,所有的世界都遵循着一个准则,善良与爱。

去程,你是我灵魂的摆渡人,似乎在指引着我,去到我该去的地方,听说只需轻轻一跳,越过那道分界线,所有恶魔都将对我无计可施,迎接我的将会是另一个世界的安宁与美好,是我梦寐以求的家,然而有你的地方才是家,无论是屋宇还是荒原,有你在,那里才是我灵魂的归宿。

归程,我是你心灵的摆渡人,衷于内心,衷于情愫,与子携手,所以敢于探索从未经历过的一切,所有的摆渡者都伪装表情,匆匆前行,只有你逆道而行,冒着魂飞魄散的危险,勇敢地与我踏上这未知的旅程。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欢迎来到我的现实世界,摆渡人。

摆渡人读后感 篇2

在迪伦醒来的那一刻,倘若她自己是不记得之前所发生的一切,是不是就说明那些所谓的另一个灵魂所在的世界就不存在了呢,或许那些所谓的穿越荒原,越过最最危险黑暗的山谷,再到达另一个灵魂本该到达的地方,假如迪伦对崔斯坦并没有那么那么深的爱,是不是就会选择,在那个本该属于她灵魂的世界忍受孤独在漫漫长夜等待她的家人,这样的话现实生活中的迪伦不就不在了吗,可是如果是这样的话,为何称之为摆渡人,按道理来讲,摆渡摆渡,不应该是将一个快要死的人,在死亡与生存之间,摆渡人可以在这里理解为求生欲望,在死亡边缘挣扎,最终获得重生。才是真正的摆渡了吧。可是这本书迪伦返回荒原仅仅是因为对崔斯坦的爱,然而崔斯坦在对迪伦的守护过程中慢慢变成了一个可以爱有血有肉的人,他不知道违背属于他的世界的规则跟着迪伦回到她的现实生活会怎样,或许是死亡,或许。。。可是迪伦也不知道啊,她却愿意堵一把,倘若她爱的他不能和她回到现实生活怎么办,她所做的一切有有何意义?还是说在内心深处,她的目的可能就是回到肉体,获得重生。结局是好的,他们赌赢了。整本书涉及到信念与爱,爱总是强大的吧。可以让原本不是人的人因为爱成为人,让原本处在另一个世界的迪伦获得重生。

摆渡人读后感 篇3

她在单亲家庭中长大,忙碌又絮叨的母亲琼并没有给到她多少温暖,她内向,自卑,胆小,不自信,同学们也嘲讽她,唯一能够倾诉的朋友凯蒂也搬家了。

于是她期待着与素昧谋面父亲的见面,那天的冷风,那天的暴雨,那天的火车——却隔绝了与她父亲见面的期望。似乎期待在那一瞬间破灭。

她死了,那趟火车唯一的遇难者,然而她并不明白。

迪伦一路跌跌撞撞挣脱着逃出火车,她期待着警察救护车能在这一刻出现,然而什么都没有,周围仅有空荡荡的山跟空气。绝望在心中弥漫。

在抬头仰望苍穹的那一刻,她看见一个少年坐在山上,迪伦心想最终有人来分担她的恐惧了,她一步一步的走上他。

她的灵魂摆渡人——崔斯坦。

灵魂摆渡人:他们的职责跟使命是引导灵魂穿过荒原,保护他们免遭恶魔毒手,让他们到达彼岸。彼岸便是心中的家。荒原是灵魂心里的映射,天气的好坏取决于灵魂的心境。荒原中魔鬼跟黑夜都是致命的危险,而安全屋却像是休息的驿站。

应对阴晴不定的荒原天气,黑暗沼泽,应对成千上万的随时能够吞噬迪伦灵魂的恶魔,崔斯坦引导并帮忙着迪伦,使迪伦在艰难危险的环境中敢于应对自我的恐惧,脆弱,迷茫的内心世界,最终摆渡到彼岸。

崔斯坦带着迪伦完成了灵魂的救赎,崔斯坦便是迪伦的摆渡人。在这个过程中两人彼此温暖,互生情愫,崔斯坦有自我的职责跟使命,他的任务仅限于把灵魂摆渡到彼岸,似乎也注定了与迪伦的分别。

当其他灵魂摆渡到边界,穿越边界便能看到心中想要的家,可是当迪伦穿越过来,却还是一片荒原,因为在迪伦心中,崔斯坦才是一个让她感到温暖的人,而崔斯坦在荒原。显然他们在的不是同一个荒原,这个荒原没有崔斯坦,没有迪伦想要的温暖。

之后的之后,尽管害怕应对荒原,应对魔鬼,迪伦为了能够再见到崔斯坦,还是义无反顾的踏上了重返荒原之旅。迪伦战胜了不可能攻克的困难,读后感。因为心中强烈的信念支撑着她,此时的她不在胆小懦弱,而是变得勇敢,不在畏惧。最终迪伦带着崔斯坦,打破命运的牢笼一齐回到现实世界中。这一次迪伦便是崔斯坦的摆渡人,完成对崔斯坦生命的救赎。

在现实中,我们的亲人,爱人,朋友,同事,甚至是陌生人亦都有可能是我们的摆渡人,在我们心中难免有迷茫有困境,他们亦有可能在那一刻成为我们的摆渡人,带我们走过迷惘,跨过困境,感激在那些时刻为你摆渡的人儿。

但不是所有的人都能陪我们度过一生,唯有自我才能做自我一生的摆渡人,最好的状态是你——心中有爱,无惧,在那一刻你便是自我的摆渡人,亦能摆渡别人。

嗯嗯,故事的结局很完美,有情人终成眷属,“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为你需要”。

迪伦——“原先你在那里”,崔斯坦——“我在那里”。

摆渡人读后感 篇4

一开始的时候崔斯坦是迪伦的摆渡人,在他的帮助下成长,蜕变,因爱情而变得强大,变得无惧无畏。她独自一人为了爱情而孤身重返荒原,在没有摆渡人,恶鬼肆掠的原始荒原,经历重重艰难险阻找到了崔斯坦。幸而她的这场冒险没有白费,崔斯坦对他的感情也是真的。他说服崔斯坦一起去往现实世界。如果他们想要在一起,就只有去冒着这个险,尽管前途未卜,也只有破釜成舟去一试。这一路上,迪伦可以说是崔斯坦的摆渡人,引领他去往真实世界的摆渡人。

他的勇敢和无畏在迪伦这被无限放大了,加上不屈命运的安排,还有她们炙热的爱情,让她们死里逃生,成功的回到了现实世界。荒原上短短的几天,危机四伏,让迪伦从一个只会抱怨柔弱胆怯任性的小姑娘,变成了一个坚强勇敢有主见能掌控自己命运的人,这其中的艰难可想而知。这是一个励志的故事,而不仅仅是爱情,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每个对我们有帮助的人都是我们的摆渡人,同时我们也在摆渡着别人,每一场苦难都是一场考验,一种蜕变,只有勇敢面对,才能遇到更好的自己,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但其实,真正的摆渡人是我们自己。

摆渡人读后感 篇5

故事主线明确,想象力很丰富,仿佛让我相信灵魂真实存在。摆渡人和灵魂之间的爱情故事,结局圆满,有些不可思议~

对从荒原到另一个世界的路上的恶魔的可怕描写,更是突出了迪伦选择返回荒原需要莫大的勇气,在安逸的现实和未知的恐惧面前,她也犹豫过害怕过,但她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且克服一切内心的恐惧去追寻。这是很难能可贵的。

对于摆渡人,他说他的存在是因为她需要他,是的,只要她需要他,他就会在。如果命运是一条孤独的河流,那么如果你需要,你的摆渡人也会出现在你的身边,他们可能不像崔斯坦那样成为迪伦最重要的人,但也许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或者行动影响着你,在你遇到困难或者绝望的时候,引导你跨过障碍。

看到他们一路携手返回现实世界,其实我内心一直是悲观的,我觉得他们不可能成功,就像崔斯坦想的,这是违逆命运是不可能的。在迪伦放手的那一瞬间,我觉得他们注定阴阳永隔。可是结局真是让人松了口气,他们真的做到了。也许面对未知,恐慌再所难免,但是依然要像迪伦那样一直乐观一直充满希望,没有尝试过你怎么知道不可能成功呢。

摆渡人读后感 篇6

如果命运是一条孤独的河流,谁会是你灵魂的摆渡人

《摆渡人》中15岁的女孩迪伦原本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单亲女孩儿,在一次突如其来的交通事故中,成为了唯一的罹难者。她的灵魂必须穿过荒原,躲开恶魔的吞噬,才能抵达灵魂的栖息地。而崔斯坦是她的灵魂摆渡人,她,也是崔斯坦万千摆渡过的灵魂中的极普通的一个。

迪伦从一个原本必须受到保护、挣脱恶魔、穿过荒原、迈向灵魂栖息地的小女孩,原本应当抱怨命运的不公、对未来充满恐惧的女孩,却因为一场发自内心的爱,使她对自我的摆渡人崔斯坦的命运关怀,反而超出了对自我的关切。

崔斯坦本身就是荒原上的摆渡人,保护、引领过无数的灵魂穿过了荒原,来到了灵魂的栖息地,当然偶尔也会有失败的时候。可是,他不明白,自我的终点在哪里他不明白,为什么自我会有这样的宿命他不明白,如何才能改变自我当下的命运安排。

从年龄与经历来说,他是一个饱经沧桑、经历丰富的人,见过了无数的灵魂引领,经历了无数次的恶魔攻击;内心早已波澜不惊、心如止水;只是机械地、重复地穿过荒原。与其说他是一名摆渡人,不如说他是一个无可去处的孤独灵魂。他已经完全习惯了宿命的安排。

直到,他遇上了迪伦。

迪伦是一个纯洁的女孩儿,以至于说到自我仍是"处女"时,羞得面红耳赤。可是,恰恰她的纯洁与淡定,给崔斯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迪伦并没有因为明白自我是火车上唯一死去的人时,悲伤烦闷,反而很平淡地理解了这一事实。可是,她却对崔斯坦以前的摆渡生涯中的其他灵魂,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从崔斯坦的故事里了解了他,并且感受到了他的力量和正义;在受到崔斯坦保护的过程中,渐渐地对他产生了依靠,以至于爱恋。所以,尽管她安全到达了灵魂的栖息地之后,却因为没有了崔斯坦的陪伴,她痛恨这样的结局,她宁愿永远在荒原中与他一齐漂荡,甚至不惜死在恶魔的手中。

她只明白:我要走回去,我要陪伴他,我要拯救他——摆脱他的宿命!

爱,使她充满了力量。前途即将如何不明白;能否找到他不明白;如何应对恶魔的吞噬不明白!

有了勇气,就有了一切;剩下的,交给命运就能够了。

于是,她以一种无人尝试过的方式,以一种孤身一人战胜恐惧的勇气,义无反顾地踏出了寻找崔斯坦的冒险历程。

没有了迪伦的崔斯坦,重复着自我毫无意义的摆渡生涯。也许太久的禁锢,以至于他再次遇到迪伦时,除了惊喜,更多地却是对未来充满了恐惧;他不敢尝试、甚至不敢想像,自我还能去哪里

此时,他才是荒原上需要"摆渡"的灵魂;迪伦才是崔斯坦的灵魂摆渡人。

迪伦的爱牵引着他们,回到原点,回到事故的起点,穿越回时间的刹那,奇迹必然诞生。

迪伦瞬间回到了事故的现场,并且从事故中苏醒了过来;而崔斯坦,却在不远的地方,微笑地看着她:

她说:"原先你在这儿。"

他说:"我在那里"。

摆渡人读后感 篇7

有很多人向我推荐过《摆渡人》这本书,因为好奇,就买来看了看,谁知,本书实在太吸引人了,让人放不下它,想要一口气读完。

故事的主角是一个叫迪伦的女孩,在去找亲生父亲的路上,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当她从火车残骸逃出时,世界变成了一片荒原,只有她孤身一人。在这里,她遇到了一个神秘男孩——崔斯坦。在摆渡人崔斯坦的引领下,他们穿过重重困难后,迪伦走出了荒原,重获新生。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迪伦渐渐喜欢上了崔斯坦,在她安全后,又冒着生命危险,二次进入了荒原,寻找崔斯坦,并带他来到了迪伦的世界,开始了新的生活。

故事情节惊险刺激,引入入胜,把读者的心抓地紧紧的,也让我们知道了爱情与信念的强大力量。

看完后,我开始深思,为什么要用“摆渡人”来做题目?崔斯坦作为迪伦的摆渡人,把她领过荒原。崔斯坦更是迪伦心灵上的摆渡人,把她带向成熟,使她更加勇敢、坚强。迪伦更是崔斯坦感情上的摆渡人,用她的真心,使他从冷漠与置之不理,变为了一个开朗的人。他们两人相互成长,相互成就。

在书的背面,有一个问题:“当我们面对生存、死亡与爱,哪一个会是最终的选择?”迪伦选择了爱,为了崔斯坦,她甚至可以用生命去赌。崔斯坦也用生命去赌,去现实世界的机会。

读完这本书,让我的心灵受到了洗涤,让我们懂得了真心与爱,这是一本令人深思的好书!

摆渡人读后感 篇8

我说一下我看这本书的感觉,都知道我看书从来不看简介,不看评论,只想通过自己的视角读出自己的感觉。

我感觉这本书不错,一开始我以为这就是简简单单通过普通家庭的事例来告诉我们一些道理,但是看到迪伦(女主角)知道真相的那一刻起,我全身的每一个细胞都随之紧张起来,我一路牵挂着她与崔斯坦(男主)。

在书看到一半的时候,迪伦和崔斯坦的旅程也快到终点了,我就想作者是怎样完成下半本书的,我以为作者会另取别的故事,我以为迪伦和崔斯坦从此就分别在两个不同的世界。谁知道迪伦又找到了回去的方法,上帝似乎格外偏袒她。

故事发展到这里其实就令我有一丝不耐烦了,像其他小说一样,该书中的男女主也不同常人似的被上帝眷顾,被所有不寻常的一切眷顾,让我感觉很俗套。我所说的完美结局,意思是说男女主最后美好的突破一切在一起了。

并不是说故事完美大结局不好,但是我发现了,其实有时候故事里的不完美才让读者更喜欢幻想,对故事更深刻,在自己的想象中更加渴望故事的完美大结局,其实是很美妙的事情,然而作者又编造了一些有悖于故事中常理的事情的故事,完美结局。

我再次强调,并不是说故事不好,只是并不那么另人诚服。不过美好的大结局又让我想到,他们悖于常理的结局会不会以后被惩罚,还是不得善终。

唉,故事毕竟是故事,打发时间可以,从中学到什么,还是自己体会。

我只能说,我看了本书。

摆渡人读后感 篇9

《摆渡人》是英国作克莱尔的作品,其主要资料讲的是一个15岁单亲家庭的女孩迪伦,在一场交通事故中不幸身亡,其后她的灵魂遇到了她命运的摆渡人————崔斯坦。崔斯坦非人非神,具体的来说就是他的工作是专门负责摆渡灵魂罢了,任务就是要护送人死后的灵魂穿过有魔鬼厮杀的荒原,到达另一个安静平和的世界。迪伦在遇到崔斯坦后,她已经死了,可是她并不明白,她开始还以为崔斯坦是带自我去找救援队。慢慢地意识到自我已经死了,正在在穿越荒原的路上,路上有很多妖魔鬼怪,也有许多安全屋,在安全屋里,他们能够躲避疯狂的魔鬼的'追杀,一路上,他们遇到了许多困难,甚至迪伦都差点被魔鬼吃掉,幸亏有崔斯坦这个命运的摆渡人,一路上拼命地保护她,安慰她,帮忙迪伦度过困难。迪伦渐渐地喜欢上崔斯坦了,但对于崔斯坦来说,迪伦可是是他此行的一个任务罢了,他不仅仅是迪伦的摆渡人,更是其他人的摆渡人。

尽管崔斯坦明白自我的身份与使命,但还是不可一世地爱上了这个一路上也关心他的女孩;最终,他们到了目的地,命运使他们永远分离,并且不一样的世界让他们永远不能有任何交集,迪伦对这样的现实深感绝望,她不能理解这样的现实,迪伦深爱着他,于是在没有摆渡人保护的情景下回到荒原去寻找崔斯坦。

最终他们回到交通事故的现场,回到了现实。故事到那里就结束了,可并没有在我脑里结束,我无数次在脑里想像他们在一齐生活的情景,想象着生命如果真能够这样轮回,人生就没有生离死别的痛苦了。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从未想过人死后真的会有灵魂,尽管我此刻依然不相信,但我却愿意去尝试相信,因为整个阅读的整个过程我都在想象我的父亲,他是否遇到了一个适宜的摆渡人?他在穿越荒原过程中是否困难重重?他是否能够成功穿越抵达平和世界?还是在荒原里被魔鬼吃的魂飞魄散?到达另一个世界是否见到熟悉的朋友亲人,没有孤单?是否坚持等待我们?想到那里我的内心总是满怀信念,没那么悲伤,我相信爸爸只是到达另外一个平和的世界,一样过的很好。

同样人的一生其实就是是一场盛大的旅行,路上免不了坎坎坷坷,我们也会遇到的“摆渡人”。但真正能成为你灵魂的摆渡人,或许仅有一个,像崔斯坦一样的命运摆渡人,世界这么大,遇见不易。如能有幸遇见,应珍惜。因为没有“命运的摆渡人”的日子里,就算是天堂,也不完美,正如书中的迪伦一样,明明历经千辛万苦到达了一个完美的世界,那里有她的家,她死去的亲人,她本能够在那里安静的度过,但因为失去了崔斯坦的陪伴,迪伦并不幸福,所以才下定决心,以魂飞魄散为赌注,誓死要找到崔斯坦。命运是一条孤独的河流,仅有摆渡人将给予你温暖。

人的一生中,有许多荒原要穿越,不论将遇见多么凶猛的魔鬼,如有能有个摆渡人在你身边,那是多幸运。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