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最后一片叶子》读后感(精选11篇),由笔构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最后一片叶子》读后感 篇1
《最后一片叶子》是美国作家欧亨利短篇小说中的名篇之一。文中描述了三个失意的画家――脆弱的琼斯、坚强的苏和古怪善良的老贝尔曼先生之间感人肺腑的真挚友情。
远离他乡的琼斯是一个对未来满怀美好憧憬的`姑娘,可是无情的肺炎却击碎了她心中美好的愿望和活下去的希望。脆弱面又敏感的她非常绝望,竟将窗外不断被风吹落的常春滕叶子比做自己生命即将结束的记时,甚至还认为最后一片叶子掉下来,生命就都结束了,我也就去了。尽管她的好友苏不断地鼓励、安慰她,但病中的琼斯却固执见。无奈之下,苏只好请求一心想画一幅传世之作的老贝尔曼来帮忙。善良的老贝尔曼为了让染上肺炎的琼斯重新振作起来,不顾年老体弱,顶着狂风暴雨在琼斯房间窗外的墙上画了那最后一片叶子。而他自己却不幸染上了肺炎,在那个冷风瑟瑟、秋雨绵绵的夜晚悄然逝去。毫不知情的琼斯受到那片叶子的鼓舞,活了下来,充满信心地去实现她的人生梦想。
在这篇小说中,我仿佛能看到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当长春藤上那最后一片叶掉下来时,老贝尔曼先生急匆匆端着调色盘、拿着画笔,颤颤巍巍地站在梯子上,背对着琼斯的窗户,精心地画着那片叶子。然我看不见他的表情,但我相信他内心一定很着急,害怕天亮了还没有画完而被琼斯发现;但又盼望天快点亮,琼斯就能看到这片叶子了。
虽然老贝尔曼至死也没有画一幅能像凡高、毕加索这些大师那样的传世之作。可他却拥有人间最真最美的画作――长在墙上的那一片叶子。那片叶子寄托着他对生活的热爱、对年轻人的希望,是他用生命来完成的,更是他伟大的人格和高尚的品质的体现。
那片叶子不仅鼓励了琼斯,还告诉我们珍视生命,不要被因难吓倒,要勇敢地面对生活、面对挑战。充满信心地走下去,直至理想的彼岸。
《最后一片叶子》读后感 篇2
前两天,我看了一本名叫最后一片叶子的故事书。故事里有一个可爱又美丽的小姑娘乔安妮,她不幸得了肺炎,生命垂危。医生无奈的告诉她的朋友,药物已经失去作用了,只能等待奇迹的发生。乔安妮的信念越坚定,她生存下去的希望就越大。这让乔安妮很失落。她病房窗外有一株长春藤,随着季节的变化,长春藤的叶子渐渐飘落。乔安妮陷入无尽的痛苦之中不能自拔,她甚至想:当最后一片长春藤叶子掉下来时,自己也将灰飞烟灭,随它而去……
与她同住一个病房的画家贝尔曼是一个极富爱心的老人,他观察到乔安妮已经失去与病魔作斗争的勇气了,当最后一片长春藤叶子掉下去时,乔安妮一定会绝望而死。为了挽救乔安妮年轻的生命,贝尔曼老人不顾自己也命不久矣,用尽余力在墙上画了一片永不凋零的长春藤,这一片永不凋零的长春藤点燃了乔安妮心中的希望,她有了活下去的信念,并勇敢的战胜病魔,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以前我也经常和妈妈交流各种各样的'问题。妈妈曾对我说:“面对每一件事物,我们都应该想到它们积极健康的一面,而不是一味地去挖绝它们消极的一面。”这个道理虽然我也懂,但并不是很清晰。读了这篇故事,我对妈妈的话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生活中,只要心存信念,总有奇迹发生。虽然希望很小,但它永远存在。乔安妮的故事将伴随我面对生活中大大小小的坎坷,让我们可以健康快乐的度过每一天。
《最后一片叶子》读后感 篇3
这个故事大概很多人都看过,它讲的是一个小镇中住着很多的艺术家,其中有一个叫琼珊的画家得了肺炎,她知道自己的日子不多了,便看着窗外的常春藤,她相信,等到树上的叶子都掉完了,她的生命也就结束了。不久,树上就剩下一片叶子了,琼珊一定要看着那片叶子掉下来,她才会闭上眼。晚上狂风大作,那片叶子仍旧没有掉下来,琼珊又挺过了一天。天公不作美,第二天又下起了大雨,早上,那片叶子还是挂在那里一动不动。医生来看琼珊,说她已经度过了危险期,并告诉琼珊的室友,楼下的那个老画家得了肺炎死去了。这时,室友告诉琼珊,那片一直不掉的叶子,是老画家夜里听到雨滴的声音,拿着调色盘,在墙上画的叶子。
看完以后,我先是震惊,而后感动。只是邻居,只是同一个小镇上的邻居,竟然会为了楼上年轻人的生命希望,在墙上绘出最后一丝希望,最后得了肺炎,失去了生命。大家都知道,病人的心态很重要,但琼珊总会以叶子的生命期限作为自己活下去的希望,叶子总会掉完的,那琼珊的生命也就很快结束,这不是我们想看到的。我看到的结局不是琼珊死了,而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爱,虽然还是有人死去,但这个人是会被感激的。
在这个世界上,总会有人在你情绪最低落的时候帮助你,在你即将坠入深渊的时候拉你一把,在希望很渺小的时候鼓励你吧,不管是谁受到这样的关爱,都会很感激的吧。就像我在学校摔倒的'时候,我的好朋友会来帮助我,那时我感受到的是朋友之间那深厚的友谊。就像好朋友伤心的时候掉了眼泪,反之,我也会去安慰她,给他最大的慰藉,让他知道他还有很多朋友会关心她。这些事情在学校里经常发生的,只是一句话,便能感到温暖,只是一分钟,就能让朋友开心,这难道不值吗?
要相信这世界上至少会有一个人能够像老画家一样为了朋友付出一切,这世间永远不会缺少爱,如果没有爱,汶川地震的时候就不会有那么多的捐款,就不会有那么多志愿者。还记得那句歌词“就因为爱,彼此无声信赖 ,就因为爱,至少还有一个信念不会更改”,就因为爱,所以才有了一切。
世界就算大的无边,也不会有一个地方缺少爱。
《最后一片叶子》读后感 篇4
《最后一片叶子》早在小学时就已经读过,但却一直不知是谁所写。直到买了《麦琪的礼物——欧亨利短篇小说选》,才知道它是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欧。亨利写的,让我感受到了大师笔下的传奇和经典。
欧。亨利的短篇小说构思精巧,风格独特,语言幽默,以表现美国中下层人民的生活,结局出人意料而闻名于世。他的文章以含泪的微笑打动世人的心,我最喜欢的是他的小说《最后一片叶子》。
《最后一片叶子》主要讲了:华盛顿广场西边有一个小区,那里十分混乱,却有逃账的优越性,不少画家就来到这个老格林尼治村来,最后这里成为了艺术区。苏和琼西合租在那里,但11月,肺炎袭击了艺术区,琼西也不幸染上。药物是很难治好了,有1/10的希望,但要靠自己的信念,许多人因此死去。琼西也觉得自己不行了,没有活下去的信心,数着树上越来越少的叶子,当叶子落光时,生命也就完结了。苏为了让琼西活下去,她请老贝尔儿门画了一片叶子,晚上挂在树上。接下来的几天,琼西因为那最后一片叶子活了下来,但贝尔门却在挂叶子时淋雨,被肺炎夺去生命。
这篇小说让我感受到了很多,我体会到了肺炎的绝情,它让许多穷画家失去生命,虽然医生说还有有1/10治愈的希望,而且只要心态好、乐观,痊愈的希望便大大增加,可病人们却十分消极,想着死亡。苏十分重友谊,当医生和她讲了情况后,她哭湿了餐巾,每天都照顾着琼西,多么希望她好啊!他只是不久才认识的'朋友,而苏却冒着被传染的危险,尽力保住琼西。
当苏看见琼西正荒唐的数着落叶,表示自己将走时,苏惊慌失措,乞求老贝尔儿门画一片叶子,老贝尔门与这两位年轻人更没有关联的,而他却可以用他的画笔,他最完美的杰作以及他高贵的生命去拯救琼西。“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老贝尔门是那常春藤上最后的一片叶子,他在那个风雨之夜无声无息地落下了,没有人觉察,但他无私奉献的精神却会永远激励着我们。
一片小小的假树叶却能拯救一个人的生命?听上去十分不可思议,但其实也有道理。琼西之所以能战胜肺炎,正是因为她看见了树上最后一片叶子没有落下,所以有了活下去的信念,最后坚定的信念战胜了肺炎,创造了生命的奇迹。这个奇迹也是老贝尔门先生用自己的生命换来的,为了两个无关紧要的陌生姑娘而献出了自己的珍贵的生命,体现了人间的温情,人间的温暖。
一片叶子在风雨中飘浮着,她掠过重洋,拂过百年。你可知这叶子承载着多少生命的重量?当它飘进我心中,聆听到它撞击我心灵的声音时,我便收益良多。
《最后一片叶子》读后感 篇5
有时候我在想,人的一生究竟怎样才有意义,有没有一种形象的事物可以来比喻我们的一生?
偶尔,我觉得人生像蜡烛,要燃尽自己的每一束光芒,光明磊落的活着。偶尔,我觉得人的一生像道路,有畅通也有拥堵,有平坦也有坎坷。
不过,读完《最后一片叶子》,我觉得,人生更像一片叶子,正如文章里说的一样“看呀!经过了漫长一夜的风吹雨打,在砖墙上还挂着一片藤叶。它是长春藤上最后的一片叶子了。靠近茎部仍然是深绿色,可是锯齿形的叶子边缘已经枯萎发黄,它傲然挂在一根离地二十多英尺的藤枝上。”
贝尔奥是一片博爱的叶子,他用心灵的画笔画出了一片“永不凋落”的常春藤叶,让琼西从绝望中看见希望,再次点燃了琼西生命的火焰,自己却掉落,枯萎。琼西是一片坚强的叶子,在贝尔奥的关心下,她也一定会成为那片在风雨中摇曳,但永不屈服的那片叶子。
人生是有缺憾的,而不是完美的,一片叶子,哪个不曾有污点。贝尔奥就是一个失败的画家,火气十足,瞧不起别人,但他在自己生命将终的时候,却用那份深深的爱让另一个生命获得了重生,诠释了生命的意义。
人生是主动地,不是被动的,遇到困难何不放手一搏,琼西就是在这生与死的抗争中,树立起信心,作出努力,果然枯萎的生命终于又重新勃发了生机,她完完全全康复了。一片叶子,如果害怕烈日,风雨,怎能遮风挡雨。:每一个人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关键是看自己有没有信心,能不能去面对它,克服它。
虽然时间是个冷漠的`东西,它不会为了某一个人而停留片刻。
但它还是很公平,给每一个人都拥有一定的时间,有些人无法合理地支配自己的时间,只是浑浑噩噩地得过且过,才使得时间悄悄地溜走,最后落得虚掷年华的一声长叹。
浪费时间的人为什么往往只有等到那时才懂得‘珍惜时间的重要性’呢!
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说过:你热爱生命吗?那么请珍惜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重要材料。古语有云:草木逢春犹再发,人无两度再少年。还有人曾经说过:“谁能以深刻的内容充实每个瞬间,谁就是在无限地延长自己的生命。”这几句话使我受益匪浅,真的很有道理。
我觉得,既然上天创造了人,让人变得有思想,就该把光阴牢牢抓住,不要虚度。利用这么多的时间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不是更加好吗?活出自己的精彩,活出自己的价值。
朋友们,让我们都来珍惜时间吧,做时间的主人,不要做时间的奴仆。不要等到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若你现在正面临生死考验,请你跟时间赛跑,不要学画家琼西那样浪费了自己宝贵的时间吧!
《最后一片叶子》读后感 篇6
事情是这样的:苏的好朋友琼斯不幸染上了肺炎,在他们住所的窗外有一丛常春藤,经过风雨的洗礼,它的叶子已经所剩无几了。琼斯认为当常春藤的最后一片叶子落光后,她的生命也即将结束。苏为此绞尽脑汁也不能打消她的想法,只得向楼下的贝尔曼先生求助。贝尔曼是一个画家,他知道后,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在常春藤的叶子落光的时候,当女孩认为自己必死无疑的时候,这个老画家为了让女孩重新燃起希望之火,他冒着风雨把叶子画在了墙上,为此他染上了肺炎去世了。
读了它,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我想到了这个老画家多么伟大。他,一个普通的画家,为了救一个本身已经放弃了希望的女孩,付出了生命。我仿佛看到他画完叶子以后脸上那灿烂的微笑。他终于可以了却了他的心愿。那就是,他希望能在有生之年完成他的惊世之作。在我看来他做到了。我想如果他还活着的话他也会这样认为的。
我从心底佩服贝尔曼先生,同时也为琼斯先前的心理感到可悲。人在什么时候都不可以放弃希望。像我们班的一个女同学,她对自己很不自信。在一次跳山羊中,她靠着老师和同学们的不断鼓励下,她最终跳了过去。所以说,在我们身边,也同样需要像贝尔曼先生那样的人来随时为我们点燃希望之火。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蒸蒸日上。
从每一件小事,从每一句话语,从每一个眼神中,我们正在一点一点地建立我们的自信。所以,我们要小心地做事、说话、不要为此打消了别人的信心。一个人都没有了自信,什么事也做不好。
在读这篇文章时,我一直疑惑:为什么贝尔曼先生会死呢?因为我当时还不知道他是为了画一片叶子而死的`,更不知道那竟是他画上去的。直到我看到了文章的最后一段话。这段话触动了我的心。这句话是苏对朋友说的,她说:“有些事我得告诉你,小白鼠(琼斯)贝儿曼先生今天在医院里死于肺炎。他只病了两天。第一天早晨,看门的人发现他在屋子里病得很厉害。他的鞋和衣服都湿透了,冰凉透骨不知道他在那个风雨交加的夜里干什么去了,只发现了一盏灯笼,还亮着;还有一架梯子显然是刚用过;还有几把丢在一边的刷子;一个粘满黄、绿两种混合颜色的调色板,还有……亲爱的,你看一看窗外吧,墙上那最后一片常春藤叶!你难道没想到么?为什么风吹雨打它都一动不动呢?噢。亲爱的这就是贝尔曼先生的惊世之作,那天晚上最后一片叶子落下去时,他又把它画在墙上。”
我想如果像老画家贝尔曼先生这样的人再多些,我们的生活就会有更多的“惊世之作”。
《最后一片叶子》读后感 篇7
读完《最后一片叶子》后,令我最惊讶的并不是贝尔曼画上去的那片叶子奇迹般地是琼珊“复活”了,而是贝尔曼先生在自己生命的最后时刻,为了挽救琼珊的生命而完成了自己人生中总是提到却一直拖欠着的那一幅杰作。
文章开始并没有用很多华丽的语言对贝尔曼的形象加以修饰来作为铺垫,甚至还写到了他对琼珊的几句讽刺这与结尾形成了很大的转折,告诉我们,平时评价一个人不能从某一个角度,一时的语言或行为来断定,表面毒舌的人,也许内心却是很温暖的,就如同贝尔曼一般。
琼珊病重时,把自己比作窗外常春藤上那些日益凋落的`叶子,在她看来,当那最后一片落下之后,自己也就死了,所以每天都以消极的状态活着,如同等待着死亡。过了几天,只剩下最后一片叶子了,她以为第二天自己就死了,当第二天醒来时却惊喜地发现,经过一整夜风吹雨打的“最后一片叶子”并未落下,由此,琼珊也渐渐恢复了。
原来,最后一片叶子早已掉落,琼珊所看到的,只是贝尔曼画在墙壁上的而已。作者没有将他完成“杰作”时的场景描写出来,或许贝尔曼是带着一种“使命感”完成杰作的,那种“使命感”即是使琼珊变得乐观起来;又或许他是忍着病痛的折磨,那是心中只有一件事,就是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完成“最后一篇叶子”。
如果从美术鉴赏的角度来看,贝尔曼的“最后一片叶子”并算不上杰作,但从心灵的角度出发,它又何尝不是一幅伟大的杰作?
生活中,也会有许多像琼珊一样的人,他们对生活失去了信心,静等死亡。这是不妨想一想,也许在你的身边,也会有一个贝尔曼,也会有那片让你继续活下去的叶子,就算它只是最后一片了,也是让你坚持下去的信念,它们如同曙光,会让你获得新生的力量。
《最后一片叶子》读后感 篇8
美国作家欧·亨利的小说《最后一片叶子》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年轻的女画家琼西因患肺炎,生命危在旦夕,用医生的话说:“她的病只有不到十分之一的希望痊愈。”已是深秋时分,躺在病床上的琼西开始数窗外一株老常青藤上泛黄的叶子。她确信当最后一片叶子落下的时候,她自己就该去了。可是最后一片叶子任凭风吹雨打,总也不肯脱落。琼西的精神受到了极大的鼓舞,身体也奇迹般的好了起来。
读了这个故事后,我感受到了信念所带给人的强大力量。就像在地震中那些被深埋在废墟里的人们一样,是什么力量让他们坚持到救援人员救出他们的那一刻的呢?没错,是信念。这信念的'来源可能是自己尚未成年的孩子,可能是自己日思夜想的恋人,可能是自己需要照顾的父母亲……这些人都是他们牵挂的对象,而正是由于这些牵挂,才激起了他们想要继续活下去的信念,才让他们在饥饿、干渴、疼痛中不愿闭上眼睛,才让他们在黄金救援时间过后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的生命奇迹。
泰戈尔曾经说过:“信念是鸟,它在黎明仍然黑暗之际,感觉到了光明,唱出了歌。”是的,信念就像是夜晚大海上明亮的灯塔,让与风浪搏击的船员有了坚持下去的决心。
每一分每一秒,我们都不应该缺少坚定的信念,因为正是由于信念,我们才有了不断前进的动力。
《最后一片叶子》读后感 篇9
欧亨利是世界文坛上最杰出的短篇小说家之一,他的文章以“含泪的微笑”打动着世人的心。我最喜欢的是他的小小说《最后一片叶子》。
《最后一片叶子》这篇小说主要叙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年轻的少女画家乔安西不幸得了肺炎,生命垂危。医生告诉他的朋友现在药物已经没有作用了。乔安西的信念越坚定,她生存下去的希望就越大。但是乔安西却把自己的生命和长春藤叶子联系起来,认为最后一片叶子飘落时,自己也将死去。为了让乔安西燃起活下去的信心,老画家贝尔曼在最后一片叶子飘落的.夜晚用画笔在墙上画上了一片永不凋落的长春藤叶,让乔安西重新有了活下去的信念,最后活了下去。但是贝尔曼却被病魔无情地夺去了生命。读罢这篇文章,我深有感触:
一、坚定的信念是成功的必要条件
小小的一片藤叶,竟然挽救了一个年轻的生命。看来有些不可思议,但是也有道理。乔安西之所以能够战胜病魔顽强地活下去,正是因为她有了活下去的坚定信念,也正是这个坚定的信念,帮助她建立起了勇敢地与病魔作斗争的勇气,从而战胜病魔。生存如此,生活也是如此。在人生中,只要有了坚定的信念,坚信自己不会失败,永远顽强地奋斗,那么一定能取得成功。一个人可以被打倒,但是不可以被打败,只有有了这种信念,才不会被社会所淘汰,取得人生的成功。所以,坚定的信念是成功的一个必要条件。
二、天地之间,会有真爱
这篇小说之中的主人公贝尔曼老人是一个极富爱心的人,他也知道乔安西已经丧失了与病魔作斗争的勇气,当最后一片叶子掉下来时,乔安西一定会绝望而死。为了挽救这条年轻的生命,贝尔曼老人不顾自己已经被病魔侵蚀的身体,在风雨之夜为乔安西画了一片永不凋落的叶子,从而帮乔安西找回了希望。这幅画,是贝尔曼老人一生最美的作品,是贝尔曼老人用画笔画出的绝世佳作。刘欢的一首歌中唱到:天地之间,还有真爱。是啊,天地之间,会有真爱。真爱是无处不在的,像贝尔曼老人一样的人还有很多。所以,当我们面对困境时一定不要害怕,因为,天地之间,还有真爱!
让我们一起努力起来,为自己的生命画一树绿叶,也为别人的生命画一树绿叶,让爱在人与人之间不断地传递吧!
《最后一片叶子》读后感 篇10
贝尔曼先生穷尽一生的追求,最后的杰作却成了挽救琼珊小姐生命的最后一根稻草。这根稻草有些特别,是贝尔曼先生的选择挽救了琼珊小姐,这个选择一经作出就意味着有一个人要付出生命的代价。贝尔曼本可以选择不作这幅“杰作”,为此可以活得更久一点,那么琼珊小姐也会因最后一片叶子掉落而死亡。然而,在艰难的抉择面前,贝尔曼选择了牺牲自己!
或许有人认为贝尔曼先生作出这样的选择是正确的,毕竟他已经活了大半辈子了,而琼珊小姐还很年轻,生命的花朵才刚刚绽放,然而,这个说法是不准确的。文中一直提到贝尔曼先生的杰作,却从未提起他将从何时开始作,这个未了的心愿一直支撑着他,即使身患重病也没有轻易放弃生的希望。
在贝尔曼先生知道琼珊小姐会因藤叶落光而死亡时,他对琼珊的想法感到可笑。这时他再次提到了自己的“杰作”,表现出了贝尔曼的挣扎。“我以为它昨夜一定会掉落的,我听到了刮风的声音”,从琼珊小姐的话语中我们可以知道昨夜刮风了,这也暗示了贝尔曼先生会有的悲惨结局。
第二天,琼珊小姐脱离了生命危险,与此同时贝尔曼先生也在医院去世了。在头一天晚上贝尔曼先生在哪里?作者早已经给出了暗示,贝尔曼先生的鞋和衣服湿了,散落在地上的画笔,一盏燃着的灯笼┈┉但是,作者并未清楚的交代贝尔曼先生真正的死因。或许是因为肺炎,淋了小雨后病情加重?或许是作画前喝了几口小酒,不小心从梯子上摔下?或许┉┈可无论如何贝尔曼先生都去世了。
本文在高潮中结束,未明写琼珊小姐知道真相后的反应,也没有过多的去评价贝尔曼先生,但是贝尔曼先生光辉的'人性却体现得淋漓尽致。没有过多的描写死因和场景,只是寥寥几笔写出了发现贝尔曼先生的地方画笔散落一地,颜料遍地都是┈┉也许他从未想过自己一生的杰作竟是一片叶子,这片给琼珊小姐带来生的希望的叶子。也是这片叶子,完成了贝尔曼先生最后的心愿!文章在悲喜交融中完美结束。
无论是贝尔曼先生自愿选择牺牲了自己,还是琼珊小姐重燃生的希望,都启示我们:生命是重要的,生命只有一次,不要因外物的影响而轻易放弃生的希望!
《最后一片叶子》读后感 篇11
友谊是什么?友谊是一坛酒,年代越久、味道越美;友谊是一把伞,遮风挡雨、不离不散;友谊是一束初阳,温暖人心、驱散阴霾……友谊是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共同依靠的港湾。
在欧·亨利所写的短篇小说《最后一片叶子》中,苏艾和琼珊就是这样两个志同道合的伙伴。绘画,便是联结她们友谊的一条纽带。她们是为了寻找共同的艺术梦想走到一起的——一起写生、一起描摹静物……充满浓浓艺术气息的宁静生活被琼珊患上肺炎这个现实所打破。
所谓“患难之时见真情”。琼珊生病、卧床休息期间,苏艾放弃了追求已久的艺术梦想,一直陪伴在琼珊身边悉心照顾她。医生失去信心的时候,苏艾用轻松乐观的态度面对病重的'琼珊;琼珊失去希望的时候,苏艾“责怪”琼珊消极的语句里饱含了对朋友的心疼之情;贝尔曼不断追问的时候,苏艾详细回答的背后藏匿着焦急盼望琼珊早日康复的心愿……
“大哭一场”“装着满不在乎的样子”“弯下身”“困倦的脸”……苏艾一个个细微的动作、一句句看似漫不经心的话语,承载着两个人之间最深厚的友谊。其实生活就是一张还未染色的画,染色的笔就是多彩的友谊。赤橙黄绿青蓝紫,哭笑酸甜苦辣咸。一次次对友谊的磨练,创作成了世间最美好的图画。
最后一片叶子承载了生命的希望,见证了世间的友谊。生活中我也有知心的朋友,校园里的紫藤花就记录着我们的友谊故事。紫藤花下,我们有过误会,一曲《小幸运》再次架起我们之间友谊的桥梁,我还写下了《微笑的幸运》一文,“我听见雨滴落在青青草地,我听见远方下课钟声响起,可是我没有听见你的声音,认真呼唤我姓名……”
歌声环绕,忘记烦恼,珍惜友谊。正如《最后一片叶子》中苏艾和琼珊之间,因为真正的友谊一定是互帮互助的,不会“说翻就翻”;真正的友谊一定能战胜一切,一起共渡难关;真正的一定是难能可贵的,甚至可以超越生死。
有一把伞撑了很久,雨停了还不肯收;有一束花闻了很久,枯萎了也不肯丢;有一种友情,希望到永远。即使青丝变白发,也会用心保留。每次读过《最后一片叶子》,都会令我的心灵激起珍惜友谊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