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幼儿园纸的教案(精选8篇),由笔构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纸的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引导幼儿利用拍、踢、夹、抛等等的多种玩球方法,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游戏能力。
2、通过不同的体育游戏方式,发展幼儿跳跃、挥臂(向上或向前)、上肢抛接等的运动机能和动作速度及身体协调性的发展。
3、培养幼儿想像力及创造力。
4、让幼儿初步具有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体验健康活动的乐趣。
5、培养幼儿团结合作的观念。
教学准备:报纸若干、大篮子若干等。
教学过程:
一、活动前准备:教师带幼儿进入活动场地,进行体育活动前准备工作,活动开幼儿四肢关节(如:报纸拔河、跳过报纸、抓住报纸等)。
二、想像游戏
1、教师引导幼儿前报纸团成纸球想像它像什么?
2、教师对幼儿想像出各种不同物品进行引导性游戏。
3、引导幼儿进行一物多玩的体育游戏活动。
三、引导幼儿进行小组游戏活动引导幼儿根据想像出不同的玩纸球游戏进行小组活动,教师各别指导。
四、小组接力竞争游戏:运果子。
教师提出运果子的要求,不能用手可以自由结组。看哪组运的果子最多。
五、结束,集合进行做放松、整理活动,引导幼儿进行舒缓活动稳定幼儿激动情绪。
六、活动延伸:报纸的多种玩法。
教学反思:这个环节中,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得到很好地发挥;
顺时针、逆时针进行时,个别幼儿对于逆时针有些迷糊,多次练习后效果不错;慢速与中速进行时,幼儿在速度的快慢中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
6.看谁本领大。
将幼儿分成四组,分别站立在场地起点线,在场地中每组前面场地上摆放两条互相平行的长约4~5米绳子。(4分钟、分组)
一个跟着一个地用“飞跑”方式通过两根相距为30厘米的绳子桥。
一个跟着一个地走踏着两条并拢一起的绳索桥。
教学反思:游戏中,幼儿能很好地一个跟着一个游戏,但在等待的过程中队伍有些乱,需要老师的督促与指导。
(三)结束部分(3分钟、集体)
7.在《小鸡飞飞》的音乐声中,母鸡带领小鸡做头颈、肩臂、腰腹、膝关节、小腿等部位的放松活动。
8.教师进行活动小结后,带领幼儿离开场地。
幼儿园纸的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乐于探索,能积极参与、大胆创新。
2、通过动手操作,探索纸桌能站起来、站得稳的方法
3、在讨论交流中积累和提升经验,并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5、主动参与实验探索
活动准备:
每人三张纸,双面胶若干,积木。
活动过程:
一、幼儿利用自身的经验,尝试制作纸桌,探索纸桌能站起来的原因。
1、教师提问:“纸可以做什么?”引出制作纸桌的课题。
2、教师简单介绍纸桌的制作方法
3、幼儿制作,教师在活动中鼓励幼儿积极动脑,大胆制作。
4、教师提问:“你的桌子站起来了吗?”引导幼儿给站不起来的桌子寻找原因。
5、通过向纸桌吹气的小实验,引导幼儿观察、比较、探索桌腿高矮、粗细对桌子站得牢的影响。
二、幼儿结合自己的经验,并吸取同伴的长处,探索制作一张站得稳的桌子的方法。
1、教师简单小结桌子能站得稳的.方法(桌腿要粗,矮),并启发幼儿再做一张站得稳的桌子。
2、幼儿第二次制作,教师在活动中鼓励幼儿大胆创新,想办法把桌腿做得矮一些、粗一些。
3、教师提问:“你的桌子站得稳吗?为什么?”让幼儿简单介绍自己的制作方法,并加深对桌子站得稳的认识。
4、教师提问:“你的桌子上能放东西吗?”激发幼儿进一步探索。
三、引导幼儿在自己的桌子上放积木,体验成功的快乐,探索不同桌腿的承重
能力。
1、教师提问:“你的桌子能放东西吗?”让幼儿在桌子上进行放积木的尝试。
2、教师以比赛的方式,引导幼儿尽量多地放积木。
3、通过比赛,以“谁的积木放得多”“他的桌子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等问题引导幼儿探索不同的桌腿对桌子承重能力的影响。
幼儿园纸的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体育游戏小猴玩纸棒。
1、学会助跑跨跳的动作,发展身体动作的协调性、灵敏性。
2、能自觉遵守活动规则,积极参与游戏活动。
活动准备:
准备与幼儿人数相等的头饰、球及纸棒(纸棒分为红、绿两种)以备游戏使用。
活动建议:
一、教师讲解游戏玩法。
(一)老师扮演猴王,带领幼儿共同探索纸棒的多种玩法。孩子们跟着“猴王”一起来做多种热身动作。组织幼儿把纸棒连成两行,摆成“小河”。跟着“猴王”跨过“小河”到“河对岸”摘果子(可选择不同的路径),摘得果子原路返回,游戏结束。
(二)不论选择哪个路径,都要将这个路径上的“小河”跨越而过。
(三)幼儿要按顺序进行游戏,不能争抢。
(四)必须动作正确地助跑跨跳。
(五)每次只能摘1个果子。
二、教师讲解游戏规则。
(一)路径设置:
第1组:轮胎架起竹梯、用纸棒摆放一条“小河”(50厘米)、一堆果子。
第2组:走木桩、用纸棒摆放一条“小河”(60厘米)、一堆果子。
第3组:轮胎堆成的小山、用纸棒摆放一条“小河”(70厘米)、一堆果子。
(二)教师在游戏过程中注意观察孩子动作的.完成质量,可根据孩子的实际水平随时调整“小河”的宽度。
幼儿园纸的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了解A4纸轻、薄、光滑的特点,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尝试用肢体动作表现纸的不同造型。
3、探索纸球的制作方法,感受集体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粉红色的A4纸幼儿人手一张,幼儿自己在上面画上眉毛、眼睛和嘴巴。
2、细长条粉红色纸两张,旧报纸若干。
3、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一、认识纸宝宝。
1、引导幼儿观察、触摸粉红色的A4纸,了解它的特点。
师:请小朋友和你的纸宝宝玩一玩。
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2、鼓励幼儿大胆地表述自己的发现。
幼儿的观察往往很表面、很粗浅,纸他们虽然接触很多,但很少幼儿去注意观察。
通过有意识地提问,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参与观察,让幼儿发现许多以前不曾看到的东西。
二、纸宝宝变变变。
1、激发幼儿的动手操作的欲望。
2、引导幼儿自己动手把纸宝宝变成各种物品,鼓励幼儿大胆想象,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3、请幼儿分别介绍自己变了什么。注意引导幼儿说完整句,鼓励每一名幼儿都参与介绍。
折纸不仅可以锻炼幼儿手部小肌肉群的灵活性、协调感。而且这一环节的设计可以活跃幼儿的思维,发展幼儿的想象力。
三、纸宝宝跳舞。
1、教师和幼儿一起听音乐跳舞,鼓励幼儿大胆地用肢体动作表现纸的不同造型。
2、引导幼儿根据音乐的快慢表演不同节奏的肢体动作,当音乐停下时,一起模仿纸宝宝的动作。
3、反复表演三到四遍。
通过模仿纸宝宝的动作,可以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肢体运动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强了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
四、制作纸球。
1、教师出示纸球,向幼儿介绍游戏的名称。
2、引导幼儿思考:怎样把旧报纸变成好玩的纸球。
3、幼儿尝试把纸宝宝变成纸球,教师帮助个别能力弱的让幼儿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制作纸球的方法,这样掌握的经验和知识,是真正属于幼儿自己的
幼儿园纸的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练习跳跃和投掷等动作,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敏性。
活动准备:
报纸、塑料筐。
活动建议:
一、教师启发。
教师出示一张报纸以引起幼儿对玩纸游戏的兴趣。一张报纸可以变成“小溪”、“矮墙”、“蹦床”……要求幼儿在游戏时要跳的轻、跑得快、投的准。
二、跳过“小溪”。
(一)幼儿各自将一张报纸对折放在场地上作“小溪”,双脚立定,来回跳过“小溪”。
(二)请三名幼儿将报纸折叠成宽窄不同的“小溪”,然后由窄到宽地排列在场地上,中间相隔一大步,三名幼儿鱼贯地立定跳过|“小溪”。
(三)教师启发四名幼儿将报纸折成弯弯的“小溪”。幼儿在“小溪”两侧双脚行进跳。
三、跨跳过“矮墙”。
(一)教师将折叠成□状,作为“矮墙”,并做助跑跨跳示范动作。
(二)要求幼儿各自用报纸折叠成一座“矮墙”,自由地来回跨跳。
(三)要求幼儿三人一组,将三座矮墙间隔一米左右,依次放在场地上,然后鱼贯的跨跳过三座“矮墙”。要求幼儿在跳的过程中,不能把“矮墙”碰倒。另外,教师可根据幼儿的跨跳能力,启发二至四名幼儿将“矮墙”前后连接排列在一起鱼贯地来回跨跳。
幼儿园纸的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观察气象的兴趣。
2、了解常见的天气情况,并知道通过哪些途径可以了解天气情况。
3、知道气象与我们生活的关系,尝试设计气象预报表。
活动准备
课件、表格
活动过程
一、了解气象与军事的关系。
1、让幼儿先来欣赏一段小故事“草船借箭”
故事里有个非常聪明的人叫诸葛亮,他利用天气在3天时间造了10万支箭,是怎么办到的呢?
2、让幼儿通过故事思考诸葛亮是怎么知道会有雾天呢?
二、了解常见的和恶劣的天气情况,并知道通过哪些途径可以了解天气。
1、除了雾天,你们还知道哪些常见的`天气?
2、了解一些恶劣的天气情况。并观看课件。
3、你们是怎么知道天气情况的?
(短信、电视、报纸等)
4、 欣赏一段天气预报,了解天气预报的主要内容。
(天气、温度、穿衣指数等)
三、了解天气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1、趣味问答
教师:天气和我们的生活有着非常大的关系,今天我就要考考你们。
(1)高温天怎样避暑?
(2)雷雨天怎样维护自身?
(3)雨天出门准备些什么?
四、尝试设计气象预报表
1、教师:天气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我们应该关心天气情况,根据天气变化学会维护自身。
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份表格,上面有天气、温度、温馨提示3栏。
2、请小朋友来当一当气象员,在表格上记录一下天气。
幼儿园纸的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学习用计量的方法进行实验纪录。
2、感知(大小不同的)蛋在水中能否浮起来与水中盐的多少有关。
活动准备
每组实验材料有:鹌鹑蛋、鸡蛋、鸭蛋各两个,装有水的水槽三个,盐若干,勺子一个,漏勺一个,搅棒一根,擦手布一块,纪录笔每人一支。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把鹌鹑蛋、鸡蛋、鸭蛋放在水中,怎样才能让它浮起来?
二、预测猜想
小朋友猜一猜,把这些蛋(鹌鹑蛋、鸡蛋、鸭蛋)放入水中要用几勺盐才能浮起来呢?
并把猜的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三、问题探讨:探讨在水中放几勺盐这些蛋才能浮起来。
1、分组实验与猜想比较
(1)出示实验结果表,幼儿观察。
(2)幼儿分工合作,逐次进行实验并纪录结果。
(一名幼儿观察纪录,一名幼儿放盐,一名幼儿搅拌并取放蛋,其中一组幼儿讨论结果。)
(3)小组内部个人将猜想纪录与小组实验纪录进行比较。
2、小组内将三中蛋的结果进行比较。
教师:你们看一下纪录表,你发现什么了?
(鹌鹑蛋有的盐最少,鸡蛋比鹌鹑蛋用的盐多一勺,鸭蛋比鹌鹑蛋多3勺,鸭蛋比鸡蛋多2勺。)
教师:为什么?
(鹌鹑蛋最小,鸡蛋有点大,鸭蛋最大。)
四、小组之间将实验结果进行比较。
1、小组推选一人讲述自己组的实验结果,教师在总表中进行纪录。
2、幼儿观察总表,进行组与组之间的比较,并讲述自己组的实验方法,证明自己的实验结果最准确。
比较各组实验总表。
3、教师:为什么你们的实验结果不一样呢?
4、比较各组实验材料,发现问题。
(通过比较,幼儿发现有的蛋是站着的,有的是躺着的。有的蛋露出来的多,有的露出来的少。)
5、实验纪录:幼儿在表格中进行实验纪录
6、集体总结:
通过刚才的实验你们发现了什么?
发现小的蛋放的`盐少,就会浮起来,大典的蛋放的盐多才可以浮起来。
发现有的蛋是躺着的,有的蛋是立着的,有的里面还有盐。
幼儿园纸的教案 篇8
设计意图:
在一次手工展过后,发现班上的幼儿对纸艺产生的浓厚的兴趣,每每隔一个月的主题环境创设,他们总要对幼儿园的墙饰、吊饰等议论一番。“它饰由哪些材料制作的?它是怎么制作的?等等疑问。同时《纲要》指出:从身边的小事入手,培养幼儿初步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行为,因此,顺应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为幼儿提供了更多的年材料及废旧品。目的一方面是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进行大胆的纸艺创设;另一方面是加强幼儿的环保意识,教育
幼儿很好利用废旧品。因此。我设计“好玩的纸”活动课程,在活动中,我将重视不同能力的幼儿,为了幼儿在不同的`能力上有所提供,我将以学习者、引导者、观察者、参与者的身份与幼儿相互动。
活动准备:
1、收集各种废旧品:纸盒、信封、报纸、挂历纸等。
2、海底背景图一幅。
3、各类纸张:皱纹纸、卡纸、电光纸、包装纸等。
活动目的:
1、培养幼儿要相互合作,并在活动中,体验合作的愉快心情。
2、学习仔细地观察,并能根据老师提供的材料进行简单的操作。
3、能根据自己的想象,进行大胆的纸艺创作。
活动过程:
一、带领幼儿自由的参观纸艺展览。
二、谈谈说说纸工展览:
老师提问:
1)在纸展览上你看到了些什么?
2)它们是什么做的?
3)它们是怎么做的?
三、引导幼儿进行自由的分组活动。
1、时尚风景:利用废旧报纸制作各种服饰。
2、指偶游戏:让幼儿根据信封的形状,制作出相关的指偶。
3、小小玩具城:利用纸盒、纸杯等,让幼儿制作飞机、机器人、汽车、昆虫等。
4、海底世界:提供各色的纸张及水彩笔,让幼儿自由的帆船、鱼等,并把它粘贴到背景图上。
5、提供信纸、蜡光纸、皱纹纸、电光纸、包装纸,让幼儿折花进行插花。
四、可根据活动过程的需要,组织一个“垃圾收购站”
五、作品展示会:
1、提供音乐,让幼儿进行服装展示。
2、指偶角色表演
3、小小玩具城的展示
4、对作品进行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