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二年级上册语文《我是什么》教案(精选8篇),由笔构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二年级上册语文《我是什么》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在朗读中感悟“落、打、飘”的不同。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知道云、雨、雹子、雪等自然现象都是水的变化形成的。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懂得“我”是指水,了解水是怎样变化的。
教学难点:
理解水的变化与人类的关系。
学具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师生收集水与人类关系的相关资料。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流程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一、谈话导入:
1、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谜语,请大家赶快来猜猜吧!对,是水,水在不同的情况下会发生不同的变化,水即能帮助人类,也能给人类带来灾害,这节课我们共同来学习一篇与水有关的课文。
2、生读课题:我是什么
(教师板书)
(设计意图: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导入可以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为下面的学习蓄势。)
二、整体感知:
同学们,你想知道水都有哪些变化吗?那你们就认真读一读课文吧!
1、给学生充分地时间自由读课文。同时用笔标出生字、词语和不懂的地方。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师生评议读书情况。强调标出生字、词语,注意难点的字音。如:“躁、灾”是平舌音;“稼”是第四声, 在“庄稼”一词中,读轻声等。
3、读书交流,鼓励质疑。说说读完课文你了解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及时对问题进行梳理、归纳、解答。
三、认识生字:
1、请同学来当小老师,带领同学读带生字的`词语。(多媒体出示)
2、多媒体出示“我会认”中的11个字。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互相指认,交流识字的方法。
3、分组开火车读字词比赛,评出优秀小组,读得不准的,请组内的同学帮助纠正。
四、写字指导:
生字认会了,老师还想看看你写字的水平呢!
1、课件出示“我会写”中的“冲、晒、池、浮”四个左右结构的字。引导学生观察这几个字的特点,以及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找出自己认为难写的字。
2、教师范写。边写边强调重点。如:“晒”的第九笔是竖弯,不是竖弯钩;以及“两点水”和“三点水”在写法上的异同。
3、教师巡视,学生书写这几个生字,师生共同评议。
4、教师巡视,学生观察字帖,自主完成本课其它几个生字的书写,师生评议。
五、尝试运用:
同学们写字写得很认真。你能给它展示一下你的说话能力和读课文的水平吗?
1、给生字找朋友,用学会的词语说说话。同学间进行。
2、同桌一起合作读课文,有感情地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
六、汇报交流:
学生根据自主的学习活动,汇报学习成果,交流学习感受。(设计意图:学生在交流汇报学习成果时,巩固所学知识,感受学习的快乐。)
七、布置作业
1、画一画水的变化的连环画,分别画出水的不同样子。
2、制作节约用水的宣传标语。
二年级上册语文《我是什么》教案 篇2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孙悟空吗?
生:喜欢。
师:为什么?
生:因为孙悟空会七十二变。
师:对,它会变,我也会变,你想知道我是什么吗?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14课(师指课题)。
生:(齐读)我是什么。
(点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一下子就调动起了他们学习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究竟“我”是什么,请同学们打开课文,带着自身的问题,自由朗读课文。
(学生自由朗读)
师:“我”是什么?有谁知道?
生l:我知道“我”是天空。
生2:我知道“我”是彩虹。
生3:我知道“我”是水。
师:你真会读书,我们就应该这样读书。下面我们再自由读课文,把生字词划出来,多读几遍。(利用个别读、齐读、开火车读、拍手读等形式让学生认读生字)
师:这些生字同学们都会读,下节课我们再来记生字写生字。
(点评:让学生圈划生字,以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在语言环境中识字,用多种形式读识字,为进一步学习课文扫清阅读的障碍。)
三、学习课文。
1、下面我们来学习第一自然段。
师:谁想读第一段?
指名读,其它同学边听边想:我会变成什么?
生:我会变成汽和云。(师板书)
师:谁能找出写变成汽的句子?
生:我找出“太阳一晒,我就变成汽”这一句。
师:还有哪些句子是描写变成云的?
生l:还有“升到天空,我又变成无数极小极小的颗粒,连成一片,在空中飘浮”这一句。
生2:还有“有时候我穿白衣服,有时候我穿黑衣服,早晨和黄昏我又经常把红纱披在身上。”
师:说得真好,掌声褒扬。
(课件出示几种不同色彩的云,配上“有时候……披在身上”)
师:你们看,这些云美吗?你想读吗?(想)那就自由读读吧!学生自由练读。指名一人读
师:读了这句话,你读懂了什么?
生l:我读懂了穿白衣服的云叫白云,穿黑衣服的云叫乌云,穿红纱的云叫红霞。
生2:我读懂了云有不同的色彩,多美呀!
师:说得真好,请同学们美美地读一遍。
全班齐读。
师:谁能用“有时候……有时候……”说一句话。
学生踊跃发言。
师:水变成汽,汽变成云,云又变成什么呢?请同学自由读第二自然段。
生l:我知道云会变成雨。
生2:我知道云会变成雪。
生3:我知道云会变成冰雹。
(师板书,并投影第一句话。)
师:变成雨的这一句谁来读?
生:我想试试。(大声地读,读完,其他小朋友举手)
师:你们想对他说什么?
生1:他的声音很洪亮,不过有些地方没有停顿。
生2:他的声音很响亮,可是没有读出感情。
师:谁愿意再试试?
生3:我来试试。(大声、有感情读好)
师:听到掌声了吗?老师也想提意见,行吗?
生:行。
师:我觉得这位同学读得很好,特别“飘浮、落”很形象,大家能不能像他那样练习读好第2、3句?
生:有!(充溢信心)
师:那开始吧!
(同学们练习读给同桌听)
师:谁想读第2、第3句。
生1、生2分别读第2、第3句。
师:谁想挑战他们?
(同学们积极举手)
师:你们真是勇敢的小朋友!
(指名1人读全段)
师:你们这么爱读书,老师也想读了,行不行?
生:行。
(师在音乐声中朗读课文)
师:同学们也想读吗?老师相信你们通过练习,一定会超越老师的,对不对?
生:对!
师:水会变成雨、冰雹、雪,那么落下的雨、冰雹、雪又跑到哪里去了呢?自由读第三段。
(一名学生大声读)
师:同学们想一想,池子里的水静静的,好像人在睡觉一样,那我们应该怎样读?
生:我认为应该轻轻地读。
师:你能试一试吗?(生试读)
师:我们明白睡觉这个词怎样读了,那么其它的4个词,你又知道哪个应该怎样读?
生l:我觉得散步是自由自在的,应该比睡觉高声一点。
生2:我觉得奔跑是快快的跑,应该更大声。
生3:我认为唱歌、跳舞是很高兴的,应该读出高兴一点。
生4:我认为朗读的声音应该逐渐升高。
师:听你们一说,老师也想读了。
(师在音乐声中朗读第三段,全班同学闭上眼睛想象:好像看到了什么?)
生l:我好像看到了水在池子里睡觉。
生2:我好像听到了水在唱歌。
师:你想读了吗?开始吧!
(学生自由练习读)
师:谁想试试?
生1:我来试试。(朗读)
生2:我也试试。(有感情朗读)
师:读得真好,我们看着图,一起像他那样读好。
(点评:以读代讲,没有烦琐的提问,让学生充沛地读,读中思,读中悟。尤其是抓住重点的词句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加深了学生对课文语言的内化。朗读的指导和朗读的评价融为一体,使教学的预设和生成相得益彰。)
师:你们想知道水的脾气吗?那就自由读第四自然段吧。
(学生响亮、自由朗读)
师:你读懂了什么?有谁想说。
生l:我读懂水有时候做好事,有时候做坏事。
生2:我读懂了水有时候温和,有时候暴躁。
师:那水在什么时候温和,什么时候暴躁?
生3:我读懂了水温和时做好事,暴躁时会做坏事。
师:同学们读懂的真多,看来同学们真会读书。那谁还有不明白的问题?
生:我不明白水会做什么好事,什么坏事?
师:你提的问题真好,请同学们在小组内推荐推荐。(学生在小组内发言,互相推荐。)
师:谁想说?
生1:我知道水能给人们饮用。
生2:我知道水可以洗衣服,可以洗菜。
生3:我知道水能灌溉农田。
师:同学们讨论得真好,那水还会做什么坏事?
生4:我知道水会淹死人。
生5:我知道水可以冲毁房屋。
师:既然水会做好事,也会做坏事,你能想出什么方法让它只做好事,不做坏事呢?
生6:我们可以筑堤坝。
生7:我们还可以利用水来发电。
师:对,水是珍贵的.资源,我们要节约用水。
(点评:让学生推荐读懂的和提出不懂的,充沛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以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这是语文教学、的目的,也是培养创新精神的途径。)
四、总结课文,推荐收获。
师:同学们,学习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生1:我知道了水会变。
生2:我知道了水可以变成雨。
生3:我知道了水可以做许多的好事。
生4:我知道我们要用水来发电,为人民做好事。
(点评:课结束,让学生推荐学文的收获,有利于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时改进教法。)
五、作业安排。
搜集有关水的资料,多看《十万个为什么》等课外书。
(点评:课后让学生搜集资料,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语文素养。)
二年级上册语文《我是什么》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15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没”。(重点)
2、借助拼音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我”是什么。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激发兴趣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我们先来玩一个猜谜语的游戏,看哪个聪明的同学脑筋转得最快!
2、课件出示谜语:
我在天空变魔术,变猫变狗变花朵,太阳出来我不怕,大风一吹我就走。(云)
线儿有粗又有细,上接天来下接地,落在水里无踪影,庄稼见了笑嘻嘻。(雨)
白色花,无人栽,一夜北风遍地开,无根无枝又无叶,此花源自天上来。(雪花)
3、师:同学们真不错,个个都是猜谜大王。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三种自然现象,说说你们从中发现了什么。(课件出示“水的变化”卡通图,让学生自由举手说一说。)
4、师:大家都说得不错,今天我们就一起跟随作者去了解与水有关的自然现象。
二、初读课文,快乐识字
1、自由读课文,标注自然段序号。圈画课后生字,读准字音,读通语句。
2、检查生字自学情况。
3、师生评议读书情况。强调标出的生字、词语,指导重难点字音。
如:“晒”是翘舌音,“猜”是平舌音;“傍”是后鼻音,注意与“旁”的读音不同。“没”是多音字,在课文中读“mò”,另一个读音是“méi”。
4、读书交流,鼓励质疑。说说读完课文你了解到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及时对问题进行梳理、归纳、解答。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全文,思考:课文中的“我”是什么?找出描述“我”的句子,做上记号。
2、齐读课文。
四、指导写字
1、出示会写生字,指导学生拼读字音并组词。
2、学生分析生字字形并识记。
3、教师范写,指导学生认真观察。
极:左高右低,注意右边“及”的笔顺,要先写“丿”。
带:上中下结构,注意上部“”与“艹”的区别,中部“冖”与“宀”的区别。
4、学生练习书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5、教师点评学生的书写。
二年级上册语文《我是什么》教案 篇4
预设目标:(第一课时)
1.认识“浮、雹”等11个生字,会写“浮、池”。
2.学会正确地朗读全文,知道云、雨、雹子、雪等自然现象都是水的变化形成的。
3.有感情地朗读1~3自然段。
预设教程:
一、导入新课,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序号,猜猜我是什么?
三、检测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四、读通全文,同桌检测。
五、学习第一自然段。
1.通过读书,让学生明白水是怎么变的过程。
2.感受云的变化美。
3.写“浮、池”这两个字。
六、学习第二自然段。
1.默读课文,知道云碰到冷风,又会变成雨、雹子、雪。
2.通过各种形式的读感受“落”、“打”、“飘”这三个词的.准确性。
3.再次识记“雹”等生字。
七、学习第三自然段。
1.通过课件展示让学生理解品味“睡觉、散步、奔跑、跳舞、唱歌、开大会”的含义。
2.指导感情朗读第三自然段。
3.范背第三自然段,激发学生背的兴趣。
八、初步感知第四自然段。
1.通过读书感受水的脾气的变化:有时候温和,有时候暴躁。
2.再次巩固记字
九、小结,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我是什么
雨 雹 雪
水
二年级上册语文《我是什么》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2、3自然段。
2.引导学生了解云、雨、冰雹、雪等自然现象都是水的变化形成的。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了解云、雨、冰雹、雪等自然现象都是水的变化形成的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喜欢魔术吗?老师今天给你们请来一位魔术师,想知道他是谁吗?谜底就在《我是什么》这篇课文里。
二、通读全文,整体感知。
1.复习字词。
2. 学生自由读课文,猜猜“我是什么”,并说说是怎么猜出来的。
3. 将最感兴趣的自然段多读几遍,再全班交流。
三、师生合作,小组研读全文。
1.启发思考。
(1)课件出示探究问题。
①水是怎样变化的?可以变成什么呢?
②你除了知道水会变化以外,还知道有关水的其他知识吗?
(2)组织小组讨论用不同方法解决以上问题。
(3)组织班内汇报组内讨论结果。
2.引导合作探究。教师深入各小组,参加各小组的自主学习,进行学法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困难,确保自主学习的效果。
3.展开自学成果。
(1)引导学生分小组汇报自学情况。
(2)教师随机用课件结合学生的汇报,帮助全体学生巩固认识,加深理解。
(3)对学生自主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特别表扬会合作、方法新颖的小组。
4.多媒体播放与水有关的视频。
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组织学生进行朗读挑战赛。(为了体现水在不同状况下的不同表现,我们读课文时的语气、语速也应不一样)
四、扩展练习。
出示三项作业,学生任选其一。
1. 你在生活中看到过水在变吗?举例子说说,再写下来。
2. 收集有关水对人类所做的贡献和带来灾害的资料。
3. 说说人类想出了哪些办法使水只做好事,不做坏事。你还有别的'办法吗?
学生在学习上是有所差异的,此选择性作业涉及到“说”、“写”、“收集”三方面,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择
教学反思
本课设计的重点是让学生得到充分信任,引导学生发现、探究、自主学习,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组织者、合作者、促进者的作用,进而培养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合作学习及主动探究的意识。这样的设计不仅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还让学生联系生活,更进一步了解水的用途。同时通过直观课件的帮助和教师情感语言的渲染,引导学生读中感悟,理解课文,在感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有感情地朗读、个性化地朗读和表演。课堂效果很好。
二年级上册语文《我是什么》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没”。
2.学习书写10个汉字。
3.正确、连贯地朗读课文。
4.认识水的不同形态及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认读生字,认识事物
1.认读“滴、溪”。
(1)出示图片:水滴、小溪。这是什么?谁认识?“滴”和“溪”有什么共同点?
要点:偏旁一致,都是“氵”;都与水有关。
(2)课文里还有哪些字的偏旁也是“氵”,请你找一找,圈一圈。它们也和水有关吗?
要点:“汽、江河、海洋、灌溉、淹没”等。
(3)偏旁是“氵”的字,都与水有关。但是有些字偏旁虽然不是“氵”,但也和水有关。比如“雨”,你还能找一找带有“雨字头”的字吗?
要点:“雹、雪、雾、露、霜”等。
(4)你能为这些表示水的字再组个词吗?看谁能组得最多。
2.整体认读本课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没”。
提示:带拼音读词语、去拼音读词语、开火车给生字组词。
板块二朗读课文
1.教读长句。
(1)指导朗读长句:升到空中,我又变成无数极小极小的点儿,连成一片,在空中飘浮。
要点:教师范读,一种没有重音,一种带有重音,让学生辨析哪种朗读更好听;让学生听读,标出老师语气加重的词语“无数、极小极小、一片、飘浮”;学生模仿读。
(2)引导学生注意朗读时语气的轻重变化。你来听,哪些地方的词语被老师重读了?
提示:教师可示范朗读“我在空中越升越高,体温越来越低,变成了无数小水滴”等语句;学生听读,标出老师停顿和语气加重的地方;学生模仿读。
2.教读短语连缀式语句。
(1)出示短语:
在池子里睡觉在小溪里散步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跳舞、唱歌、开大会
谁会读?
要点:词组和词组之间要注意停顿;每个短语中也有重音,例如“睡觉、散步、奔跑、跳舞、唱歌、开大会”。
(2)同样是水,为什么在不同的地方状态就不一样呢?
教师:和池子、小溪、江河、海洋的特点有关;教师可出示图片帮助学生认识。
(3)出示带有短语的长句。教师范读,让学生感受怎样读才好听。
提示:教师可用不同方式朗读,让学生辨析。第一种,节奏无变化;第二种,节奏有变化。朗读“在池子里睡觉,在小溪里散步”时语速放慢,声音轻柔;朗读“在江河里奔跑”时语速加快,声音高昂;朗读“在海洋里跳舞、唱歌、开大会”时语调轻快,其中“开大会”舒缓一些。
(4)出示带有短语的长句:
“有时候我很温和,有时候我很暴躁。我做过许多好事,灌溉田地,发动机器,帮助人们工作。我也做过许多坏事,淹没庄稼,冲毁房屋,给人们带来灾害。”
朗读这句话的时候,节奏该怎么变化呢?请你自己试着读一读,看谁读得富有节奏感。
提示:读到水做的好事是开心的,骄傲的,读的时候语速是轻快的.;做坏事时心情是低落的,语速是缓慢的,声音是低沉的;可引导学生之间进行互评。
板块三迁移运用
1.说说水的变化。
(1)说“我会变”。课文中水发生了几次变化?找一找,水变成了什么?你能把它们都圈出来吗?谁能用“我是水,我会变成……”来把你找到的变化说一说?
提示:“我是水,我会变成汽”等;只要学生能说一个单句即可。
(2)提供句式接着说。水有那么多的变化,请你用“我是水,我会变。有时候,我……;有时候,我……”说一说水的变化。
提示:可以说水形态的变化,比如云、雨、冰雹、雪花等;可以说水在不同场景中的变化,比如在池子里睡觉,而在小溪里散步等;可以说水性格的变化,有时候很温和,有时候很暴躁。这一练习,目的在于让学生借用句式复述课文。
2.准确运用动词。
(1)出示句子:小水滴聚在一起落下来,人们叫我“雨”。有时候我变成小硬球打下来,人们就叫我“冰雹”。到了冬天,我变成小花朵飘下来,人们又叫我“雪”。
小水滴怎么掉下来?小硬球怎么掉下来?小花朵怎么掉下来?
要点:发现动词“落、打、飘”。
(2)同样是从上往下,为什么要说“小水滴落下来,小硬球打下来,小花朵飘下来”呢?都换成同样的动词行吗?
提示:引导学生通过比较水滴、硬球、雪花轻重的不同,发现水的形态不同,掉落下来的样子也不相同,体会文章用词的丰富性与准确性。
(3)请你来填一填。
秋天到来,我看到一片片树叶从树上()下来了。
突然间下雷雨了,一个个豆儿大的雨点()在树叶上啪啪的响。
不知道是谁,撒了一把碎纸屑,它们像羽毛一样从空中()下来。
(4)这样的句子,你还会填吗?
一阵狂风吹来,把妈妈晒在衣架上的衣服()了下来。
瀑布从高高的山上,一()千里,非常壮观。
提示: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其他动作词表示从上而下的动作。
板块四结构分类,学写生字
1.出示10个生字:变、极、片、傍、海、洋、作、给、带、坏。
(1)生观察字形结构,尝试归类。
左右结构:极、傍、海、洋、作、给、坏;上下结构:变、带;独体字:片。
(2)生交流左右结构类字的书写要点:注意左窄右宽。
2.重点教学:变、带、片。
(1)生观察字形,找关键笔画。
“变”下半部分的“又”要托住上半部分,横撇和捺脚要稳。“带”中间的横钩要舒展,为下半部分留出足够空间,拖住上,盖住下。“片”写好关键笔画“竖撇”,要站稳。其中“变”和“带”都是上下结构,书写时注意重心要稳。这三个字都要注意在田字格中的占位,居中。
(2)教师范写,生书空。
(3)生临写,师巡视指导。
(4)交流评价。
二年级上册语文《我是什么》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没”。
2、学习书写10个汉字。
3、正确、连贯地朗读课文。
4、认识水的不同形态及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认读生字,认识事物
1、认读“滴、溪”。
(1)出示图片:水滴、小溪。这是什么?谁认识?“滴”和“溪”有什么共同点?
要点:偏旁一致,都是“氵”;都与水有关。
(2)课文里还有哪些字的偏旁也是“氵”,请你找一找,圈一圈。它们也和水有关吗?
要点:“汽、江河、海洋、灌溉、淹没”等。
(3)偏旁是“氵”的字,都与水有关。但是有些字偏旁虽然不是“氵”,但也和水有关。比如“雨”,你还能找一找带有“雨字头”的字吗?
要点:“雹、雪、雾、露、霜”等。
(4)你能为这些表示水的字再组个词吗?看谁能组得最多。
2、整体认读本课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没”。
提示:带拼音读词语、去拼音读词语、开火车给生字组词。
板块二朗读课文
1、教读长句。
(1)指导朗读长句:升到空中,我又变成无数极小极小的点儿,连成一片,在空中飘浮。
要点:教师范读,一种没有重音,一种带有重音,让学生辨析哪种朗读更好听;让学生听读,标出老师语气加重的词语“无数、极小极小、一片、飘浮”;学生模仿读。
(2)引导学生注意朗读时语气的轻重变化。你来听,哪些地方的词语被老师重读了?
提示:教师可示范朗读“我在空中越升越高,体温越来越低,变成了无数小水滴”等语句;学生听读,标出老师停顿和语气加重的地方;学生模仿读。
2、教读短语连缀式语句。
(1)出示短语:
在池子里睡觉在小溪里散步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跳舞、唱歌、开大会
谁会读?
要点:词组和词组之间要注意停顿;每个短语中也有重音,例如“睡觉、散步、奔跑、跳舞、唱歌、开大会”。
(2)同样是水,为什么在不同的地方状态就不一样呢?
教师:和池子、小溪、江河、海洋的特点有关;教师可出示图片帮助学生认识。
(3)出示带有短语的长句。教师范读,让学生感受怎样读才好听。
提示:教师可用不同方式朗读,让学生辨析。第一种,节奏无变化;第二种,节奏有变化。朗读“在池子里睡觉,在小溪里散步”时语速放慢,声音轻柔;朗读“在江河里奔跑”时语速加快,声音高昂;朗读“在海洋里跳舞、唱歌、开大会”时语调轻快,其中“开大会”舒缓一些。
(4)出示带有短语的长句:
“有时候我很温和,有时候我很暴躁。我做过许多好事,灌溉田地,发动机器,帮助人们工作。我也做过许多坏事,淹没庄稼,冲毁房屋,给人们带来灾害。”
朗读这句话的时候,节奏该怎么变化呢?请你自己试着读一读,看谁读得富有节奏感。
提示:读到水做的好事是开心的,骄傲的,读的时候语速是轻快的;做坏事时心情是低落的,语速是缓慢的,声音是低沉的;可引导学生之间进行互评。
板块三迁移运用
1、说说水的变化。
(1)说“我会变”。课文中水发生了几次变化?找一找,水变成了什么?你能把它们都圈出来吗?谁能用“我是水,我会变成……”来把你找到的变化说一说?
提示:“我是水,我会变成汽”等;只要学生能说一个单句即可。
(2)提供句式接着说。水有那么多的变化,请你用“我是水,我会变。有时候,我……;有时候,我……”说一说水的变化。
提示:可以说水形态的变化,比如云、雨、冰雹、雪花等;可以说水在不同场景中的变化,比如在池子里睡觉,而在小溪里散步等;可以说水性格的变化,有时候很温和,有时候很暴躁。这一练习,目的在于让学生借用句式复述课文。
2、准确运用动词。
(1)出示句子:小水滴聚在一起落下来,人们叫我“雨”。有时候我变成小硬球打下来,人们就叫我“冰雹”。到了冬天,我变成小花朵飘下来,人们又叫我“雪”。
小水滴怎么掉下来?小硬球怎么掉下来?小花朵怎么掉下来?
要点:发现动词“落、打、飘”。
(2)同样是从上往下,为什么要说“小水滴落下来,小硬球打下来,小花朵飘下来”呢?都换成同样的'动词行吗?
提示:引导学生通过比较水滴、硬球、雪花轻重的不同,发现水的形态不同,掉落下来的样子也不相同,体会文章用词的丰富性与准确性。
(3)请你来填一填。
秋天到来,我看到一片片树叶从树上( )下来了。
突然间下雷雨了,一个个豆儿大的雨点( )在树叶上啪啪的响。
不知道是谁,撒了一把碎纸屑,它们像羽毛一样从空中( )下来。
(4)这样的句子,你还会填吗?
一阵狂风吹来,把妈妈晒在衣架上的衣服( )了下来。
瀑布从高高的山上,一( )千里,非常壮观。
提示: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其他动作词表示从上而下的动作。
板块四结构分类,学写生字
1、出示10个生字:变、极、片、傍、海、洋、作、给、带、坏。
(1)生观察字形结构,尝试归类。
左右结构:极、傍、海、洋、作、给、坏;上下结构:变、带;独体字:片。
(2)生交流左右结构类字的书写要点:注意左窄右宽。
2、重点教学:变、带、片。
(1)生观察字形,找关键笔画。
“变”下半部分的“又”要托住上半部分,横撇和捺脚要稳。“带”中间的横钩要舒展,为下半部分留出足够空间,拖住上,盖住下。“片”写好关键笔画“竖撇”,要站稳。其中“变”和“带”都是上下结构,书写时注意重心要稳。这三个字都要注意在田字格中的占位,居中。
(2)教师范写,生书空。
(3)生临写,师巡视指导。
(4)交流评价。
二年级上册语文《我是什么》教案 篇8
【教材分析】
《我是什么》是一篇拟人的科学短文,以朴实而生动的语言,讲述了水的变化及利与害,通过学习引导学生知道只有合理地利用水资源才能造福于人的道理,从而达到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培养观察大自然的能力的目的。小柳树和小枣树
水对于学生来讲并不陌生,所以教学过程中,应根据课文的结构特点,积极挖掘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从而获得创新活动的感性经验和简单方法,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意识,使外在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得到升华,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维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
认识“浮、雹”等11个生字,会写“冲、晒”等8个生字。
二、 过程与方法: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知道云、雨、雹、雪等自然现象都是水变化形成的。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观察和研究自然现象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认识14个汉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难点是了解自然界中的水在一定的条件下会变化成各种不同形态。
【教具准备】
课件、生字词卡片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
出示课件:做摘葡萄的.游戏。(指名认读生字,学生读对了,就用鼠标点击葡萄,葡萄落下并伴有奖励声,如:你真棒;真聪明等,师奖励纸做的葡萄。)
二、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喜欢变魔术吗?(老师用绳子变一个小魔术,学生兴趣高昂的观看。)
2、老师今天还给大家还带来了一位魔术大师,想不想知道它是谁呢?快快打开课本,用你喜欢的方式自由地读课文。说说这位魔术大师是谁?(生:水)你们想不想知道这位魔术大师会变成什么?
(二)研读1、2自然段:
1、同桌互读1、2自然段,说说它变成了什么?
2、它究竟变成了什么?(指名说)
出示课件:水会变成(汽),会变成(云),还会变成(雨)、(雹子)和(雪)
3、指导朗读:你喜欢它变成什么模样呢?自由的把这句话读好,一会儿读给大家听。
A:变成汽。
1、同学们看,它是怎样变成汽的?(出示课件,演示水变成汽的动画过程。)
2、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你还知道哪些是水变成汽的过程?
(生:夏天吃冰棒时;家里的水烧开了;饭蒸熟了……)(师出示有水蒸汽的图片。)
3、齐读。
B:变成云:
魔术师的变化可真是奇特,它就象在进行一场时装表演,(课件出示
白云,乌云,朝霞和晚霞),看,它一会儿穿着白色的衣服向我们走来,一会儿穿着黑色的衣服,一会儿又穿上了红袍,真美呀!
谁能读出这样的神奇变化?自己先练一练。
指名朗读并指导朗读。
C:变成雨、雹子、雪:(分别出示雨、雹子、雪的课件)
水遇到了冷风,是怎样到地面上来的呢?(指名说)
出示课件:我在空中漂浮着,遇到冷风,就变成水珠(落)下来。人们管我叫“雨”。有时候我变成小硬球(打)下来,人们就管我叫“雹子”。到了冬天,我变成小花朵(飘)下来,人们管我叫“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