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雨后教学教案(精选9篇),由笔构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雨后教学教案 篇1
1.引言
“教与学”的关系非常复杂。每一堂课上,每一个教师所追求的都应是“教大于学”,但往往在实际的教学中,因为没有很好地地把握到预设与生成之间的关系,所以出现了“教等于学”、“教大于学”的情况。师生、生生的交往互动受限,师生的共同发展受到阻碍。
2.问题的提出
上完一堂课后,心中存了不少尴尬。匆匆忙忙的一堂课,暴露了本人在教学实际中,对学生的学况掌握情况等多方面缺乏及时应对预案的问题。对于教学流程的设计,教学情境及导语的设置,课件、教具的准备,教者颇费了一番心思,却由于疏忽没有给任教班级的老师学生一个较好的心理准备,加之多媒体设置问题。致使学生在懵懵懂懂而又松懈等待的状态下进入学习,课堂效果不大理想。
而后,在生成的实际中,教者又发现,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到阅读课文,这是他们从汉语拼音到阅读课转换的第一篇,由于缺乏必要的预习、字词方面掌握不大熟练。阅读、朗读的一些最起码的要求没有达到,很大程度地影响了他们对文本的理解。在点拨朗读方面中颇费了一番口舌,也就有了“多讲”之嫌。在课堂中的度把握得也不够,想放开让学生在同桌中、小组中去读,或让他们自读自悟,但上课初始时他们同桌互读的状态就不容乐观,没有掌握好一定的读书方法,教者在担心阅读效果的前提下,于是便出现了“收得太紧”的现象。只受限于师生之间的交往互动,生生之间的交往互动不够。换言之,“预设”的弹性不够,生成的把握不到位。
3.反思与讨论。
教学前的设计是生成的一般指导,生成的情境,生成的结果要靠教师进行调控。它由诸多因素相互作用才能完成,特别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情感等因素的积极配合才能得以实现。它需要教师冷静地分析、灵活地运用。首先,要把握好生成的起点。它是最为基本的'、前提性的条件,也就是学生的现有水平,这是生成的基点,也是生长点。备课,要充分地了解自己的教育对象,了解学生的方方面面,整体发展情况。如果在课前就能对学生的阅读状况、阅读水平有一个较为清晰的了解,对教学的实际生成就有了一个充分的估计。针对学生读的状况就会有一个应对的措施。如自读、齐读、个别读、小组读、同桌互读等阅读方法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让学生在接触阅读课文的初始就能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在生成中就可以把这作为教学的一个目标来实现。
无论是学生的学,还是教师的教,读文本是基础。学生因读而发现领悟;教师因读而认识把握。如果不让他们充分读书,他们在课堂上的语文学习只能是盲目和无的放矢的。如果没有学生的读书,或者没有充分地读书,那么,无论教师如何引导点拨对于学生来说都没有太大的效果,更谈不上师生互动。但对学生充分读书的度的把握,我们又不能不正视。这个度应体现在以下几点:首先,在阅读时间上要充分,“工欲善其事,必先得其器”。没有时间和空间的阅读只能是浮光掠影。其次是读通读懂,能够挖掘出学生的生活积累和生活体验,从书中读进去又读出来。没有学生自己的感悟,过多的讲,即使是再精彩的演说也不能使学生进入状态。因此,教师应该放开手脚,让学生自己读自己悟,不应把自己的一些体会、感受强加于学生对课文的体验中。
在预设缺乏弹性的课堂中,生成的动力不足。师生间、生生间的交往面不够大。一般情况下,它只限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往,并且是以教师和全班同学交往为主的单向交往,学生接受来自他人的信息和同时向他人发出信息量较少。特别是对低年级学生生来说,由于他们的年龄特点和知识面较窄、在交往中容易出现无法进八状态的情况。也就是只有师生之间的互动,而缺乏生生之间的互动。在预设中对这些生成性情况都应有一个充分的估计、及时进行调控,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互相交流,互相促进。
雨后教学教案(通用9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雨后教学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雨后教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8个生字,认识12个生字。了解词语的意思。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情感目标:领略雨后的美景,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熟读、背诵课文,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方法:
采用朗读感悟法。
教具准备:
课文课件、图片、生字卡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教学情境,唤起生活经验
1.上课一开始,多媒体展示下雨后的场面。
2.教师问:“夏天,一场雷雨过后,你最喜欢干什么?”指名学生回答。
3.教师绘声绘色地描述:“夏天,一场雷雨过后,空气特别清新,一条彩虹挂在天空。
池塘里水满了,明晃晃的,像一面大镜子,碧绿的荷叶上晶莹的水珠滚来滚去。青蛙在大声地唱歌,蜘蛛在树杈上忙着织网。家家户户打开门窗,大人们尽情地呼吸着新鲜空气,孩子们一溜烟地跑出家门,尽情地玩耍起来。著名作家冰心奶奶看见了,觉得非常有趣,就把孩子们玩耍的情景写成了一首诗,题目叫《雨后》。”教师板示课题。
4.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我们学习诗歌时首先要做哪些预习准备?”
生说,师总结:要先读通课文,再查字典了解字义,勾出不理解的词语。
5.谁有兴趣来读读课题?(指名读,齐读)
6.想知道诗里写了些什么吗?那就赶快去读一读吧!
二、营造乐读氛围,激发自主阅读
1.乐读的第一步:
(1)小朋友,老师给你们几分钟时间,请你们借助汉语拼音自由朗读课文,一遍可以,两遍也行,三遍、四遍就更好了。遇到生字圈起来多读几遍,还要把句子读通顺。不会的可以请教同学、老师。哪个小朋友读得特别好,等一会儿请他当小老师领大家读。
(2)检查自读情况。
出示词语指名读、小老师领读、男女生比读、打乱次序开火车读。
2.乐读的第二步:
(1)小朋友,生字新词认识了,下面我们来分节读课文,你喜欢读哪一节就读哪一节,坐着读可以,站着读也行。
(2)小朋友,敢和别人比赛读课文吗?赶快去找对手比一比吧!看谁最厉害?”
3.谈谈总体感受:小朋友,读了这么多遍,你有什么话想和大家说说?
三、学习生字词
1.出示四张胖乎乎的小手卡片,问学生:“你认识了几个?又是怎么记住它们的?”
2.书写时你想提醒小朋友注意什么?
3.在本子上练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认读生字
三、运用想象,感受童心童趣
过渡:小朋友都说得这么带劲,一定很向往,那就让我们一起到雨后的广场去看一看,玩一玩吧!
1.学生自由读第一小节。
2.说说你仿佛看见了什么?
3.如果你就是他们中的一员,你会怎么玩呢?
4.刚才,你们玩得那么开心,说得那么起劲,现在,能用有感情的朗读来表达出你们的快乐吗?请你采取自己喜欢的方式,想读几遍就几遍,看谁读得最快乐。
学生可以轻声读,也可大声读,可一个人单独读,也可以同桌合读,还可跑下座位找好朋友一起读,反正方式不拘。最后指名读,并让其他同学评议一番,说说理由。
四、通过表演,体验生成快乐。
1.学生自由读第二节。
2.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3.这节内容我想让小朋友来演一演。要想演得好,就一定得把这节内容读熟,而且还要想一想可以怎么演?下面我们再好好读几遍课文,好吗?
4.谁愿意来演一演?
(1)一男一女两个学生表演。
(2)学生评议:你觉得他们哪儿演得最有趣?
(3)学生在小组内再演一演。
5.你们能把这种有趣读出来吗?可以自由读,也可以找好朋友比赛读。教师相机出示插图,评价:“读得真不错,把这图上的有趣情景都读出来了。”
6.教师采访表演的`孩子:“你滑了一跤,觉得怎样?心里怎么想?”
7.我们再来看看书上的男孩是怎么做的?
8.学生采取多种方式读第三节。
9.谁愿意来演一演?
10.老师觉得很奇怪,滑了一跤的男孩子,一边嘴里说着糟糕,糟糕,一边脸上却发射出兴奋和骄傲,这是为什么呢?
11.学生自由说说。
12.下面我们再来读这一段,你能在读时,把语气读得更像,表情更逼真吗?
13.回归整体,分角色朗读课文第一至第三节内容。
六、总结课文:
学完这一课大家有什么收获呢?请学生课后收集童年趣事,并在班上以讲故事的形式进行交流。
七、作业:
1.让学生收集童年趣事,并在班上以讲故事的形式进行交流。
2.让学生收集反映童年生活的儿歌,在班上举行儿歌朗诵会。
板书设计:
22.雨后
孩子们像神仙
雨后小哥摔一跤快乐
小妹想滑跤
教学反思:
《雨后》一文,是一篇反映孩童生活,富有童趣的诗歌。诗中运用极其细腻笔触,描绘了一对兄妹雨后踩水嬉戏的有趣情景,准确而又传神地刻画了兄妹俩不同的个性特点及喜雨爱水的心理特征。全诗语言欢快流畅,富有节奏韵律,读来琅琅上口,是一篇优美的儿童诗,适合低年级学生学习。
要培养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重视学生阅读感受和体验。归根到底就是要突出学生阅读行为的自主性,重在感受体验、整体把握,让学生对诗歌中所描写的景物、人物形象留下深刻印象。特别是对诗歌的朗读更要让学生采用不同形式反复朗读,获得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雨后教学教案 篇3
教学要求:
1、认识6个生字,会写5个字,积累成语,理解词语含义,并学会用这些成语说话。
2、培养学生欣赏漫画的兴趣,感受幽默的魅力。
3、使学生养成勤于思考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理解成语的含义。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1、同学们,你们喜欢看漫画吗?你能说一说你看过的漫画吗?(学生介绍)
那么你们知道三毛的故事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中国著名漫画家张乐平笔下的三毛形象幽默《雨后春笋》
二、欣赏漫画,理解图意。
1、请同学们默默地把这几幅漫画看一看。
2、老师看见有的同学发出了会心的'笑,那说明你看懂了这几幅漫画的意思,体会到了其中的幽默。
三、逐幅讲解,相机识字。
1、齐读课题,出示生字“笋”是下舌音,你们知道什么是“笋”,老师分析:笋sǔn形声字,是竹子的嫩芽,可以食用,笋生长迅速,故从旬声,注意第八笔要出头。
2、下面请同学们仔细看第一幅图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组内交流,这幅漫画的目的是“悠然自得”师领读,指名读、齐读,出示“悠”字认读组词,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那么“悠然自得”是什么意思?你能用它说一句话吗?
3、出示生字“欲”。
①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吗?
②“谷”+“欠”就念欲
③组词;
④这个字在第二幅图,同学们看一看,读“随心所欲”,你能说出意思吗?能否说一句话。
4、再观察第三幅图,学习生字“津”组词,看看三毛在干什么?那么“津津有味”是什么意思?能否说一句话。
5、三毛正津津有味的看着书却睡着了,他睡的很香,很畅快地进入了梦乡,这就叫“醋然入梦”领读词语指名读。
6、同学们观察五、六幅图,一场大雨把三毛浇醒了,看到了自己的帽子长高了,三毛怎样了,同学们齐读“大吃一惊”也就是非常吃惊,谁能用“大吃一惊”说句话。
6、三毛看着帽子心里在想什么?
(心里不明白,找不到答案)这叫“疑惑不解”指名读、齐读,说一句话。
学习生字“解”;
① 字理识字:用刀把角分割下来就念“解”。
② 组词。
四、理解幽默;
1、观察:三毛的帽子和那根竹笋一起长高了,三毛摘不到自己的帽子了。
思考:为什么会这样呢?
2、再观察:前三幅图中没有下雨,后三幅图中下了一场雨,竹笋就是因为这场雨长高的。
3、思考:课题:“雨后春笋”的意思,原来就是下雨后,竹笋生长的非常快,三毛仅睡了一觉,帽子就摘不到了,谁能具体地说说“雨后春笋”的意思。
雨后春笋:春天下雨后,竹笋长得很快,很快,现在比喻新鲜事物的大量出现。、
4、看了这组漫画,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五、总结;
同学们漫画能带给我们快乐,能让我们在欢笑中学到知识,能让我们更喜欢学习。张乐平关于三毛的作品还有《三毛的诞生》《三毛从军记》《三毛流浪记》等,希望同学们收集一下,好好品味。
雨后教学教案 篇4
教学目的:
1、使同学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完成能读、会读和读好的过程。
2、掌握要认的生字和课文中的局部其他生字,体会夏天雨后游玩嬉戏的欢快心情。
3、鼓励同学们读而优则背,试着背诵。
教学重点、难点: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掌握要认的生字是重点。
2、能够依照老师的要求自主学习,朗读认字,读出愉悦的心情是难点。
教学构想:
以读为本。设三关,要求读的正确、流利、有感情,识字、理解与想象交叉其中。层层递进,引人入胜,达到能读、会读和读好的目的。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实际导课。
1、师:同学们,前两天,我们这儿下了大雨,大雨过后,你们在学校里怎么玩的?(可根据同学说的相机教学几个生字,比方“踩”、“溅”等)
2、师:谁能用一句话来说说自身雨后玩水的感受?
3、揭题。师:也是在一次大雨过后,著名作家冰心老人看到一群小朋友尽情地玩耍,觉得非常有趣,就把小朋友们玩耍的情景写成了一首诗,题目叫《雨后》。齐读课题两遍。师:说不定,诗里所写的就有你们的影子哦,大家想不想听听课文呢?
二、听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录音朗读课文。
请同学们认真听,听完后,告诉大家,你知道了什么?
2、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小朋友,老师给你们几分钟时间,请你们借助汉语拼音自由朗读课文,一遍可以,两遍也行,三遍、四遍就更好了。遇到生字圈起来,用来喜欢的方法去认识它们。
(师巡视参与,褒扬查字典的同学、小组合作识字的同学和其他采取新颖有效的`学习方式的同学,给其他同学启示,使学习方式更加多样,更适合自身。)
(2)交流识字效果。
A、师:通过学习,你们认识了哪些字?能把你的识字的好方法推荐给大家吗?
简单一点的生字,如“踩、跤、糟糕、射、奋、骄傲”等字,可让同学自身说出记忆方法。
(教师要以激励性的语言褒扬这些同学)
对于“唇、撅、赤”等难记的字,重点拿出来与同学们讨论识记方法。
如“唇”字:“唇”在哪里啊?用手摸一摸。“赤”字:书空笔顺。
B、全班齐读生字词。
c、听音辩字游戏。(老师或同学说生字,同学快速举出这个字,并由他请另一个同学组词或造句。)
三、细读课文,深入感悟。
小朋友,生字新词认识了,下面我们再来感受一下这首诗歌。
1、先默读课文,划出你所喜欢的那一节诗歌,再大声朗读出来。并想一想,你从这一段,想象到了什么或者你想说什么?
2、(1)读。你喜欢哪一节?能读一读吗?(评议)喜欢读这一节的同学请举手,(哇,瞧,你有这么多的志趣相同的同学。)
(2)问。好,你们能说说为什么喜欢这一节吗?
对于这节,你还有什么疑问吗?同学自由质疑,解疑。
(3)再读。喜欢这一节的同学,咱们一起美美地读一读吧。
强调有感情朗读。
每一节都学完之后,让全班同学跟着录音齐读课文。
(4)再问。学完诗歌后,对于课文重点,同学没提出的,老师再提,可组织讨论。
师:读了诗歌后,你还有哪些问题想问吗?(或老师还有些不明白的,你们能帮老师解决吗?)
1为什么哥哥跌了一跤,说糟糕的同时,脸上却发射出兴奋和骄傲?
2为什么妹妹轻轻地跑,心里却希望自身也这么痛快地摔一跤?
师: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以自身喜欢的方式进行学习:讨论后交流。
师:从你们刚才的精彩回答中老师知道你们已经读懂了课文。雨后,一切都是那么清新,兄妹俩陶醉在属于小朋友们的“海洋”快乐的好像神仙一样,多么让人兴奋和骄傲啊!这是不是和你们上次雨后玩水的感想一样呢?
四、背背课文,画画雨后。5-6’
以下两种可让同学自由选择。
1、背一背这首诗歌中你最喜欢的那一节。可以找同学背或找老师背。
2、这雨后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你可以画画冰心老人这首诗歌中所讲的哥哥和妹妹的故事,也可以画画上次在学校里,你和同学们雨后玩水的故事。
雨后教学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雨后》是一篇反映孩提生活,富有童趣的诗歌。诗中运用极其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对小兄妹雨后踩水嬉戏的有趣情景,准确而又传神地刻画了兄妹俩不同的个性特点及喜雨爱水的心理特征。
教学目标:
1.技能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生字词,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情感目标: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感受童年生活的幸福快乐。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能够按照老师的要求自主学习,朗读认字,读出愉悦的心情。
养成教育训练点:
1.堂习惯。
2.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姿势。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正确书写“射”和“短”两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刚刚与春姑娘告别,夏姐姐就悄悄地向我们走来。你瞧,刚才还是晴空万里,一转眼,天空下起了一场暴雨。雨过天晴,空气中洋溢着阵阵清新,嫩绿的树梢闪着金光,我们迫不及待地冲出了家门,此时此刻你会做些什么呢?谈谈自己的趣事,和自己喜欢做的事,由此引入课文。
2.大家都曾有过玩水的快乐,著名作家冰心奶奶把小朋友玩水的欢快情景写成了一首诗,说不定,诗中还有我们的影子呢!大家想不想读一读呀?(板书:5 雨后)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生字词:
(1)出示生字词(不带拼音):
树梢 赤脚 使劲 妹妹
糟糕 发射 兴奋 短粗
辫子 咬着 嘴唇
(2)自由读,遇到不会读的到课文里去找。
(3)指名分行带读,相机板书易错字的读音,如:
使(shǐ)劲(jìn) 兴(xīng)奋 (fèn)
(4)读给同桌听
(5)同桌互相交流,你已经知道了哪个词语的意思。教师相机点拨。
(6)开火车读、齐读词语。
大家一起商讨,解决一些生词。
3.把词语带入课文中去读,把句子读通、读顺。
再读课文,回答问题:诗歌中有哪些人物,什么时候,他们做什么,心情怎么样?
4.检查读书:
(1)指名分段朗读
(2)相机指导难读的句子,以点带面,扎实训练。
回答问题
5.反馈置疑:通过读书,你知道了这篇诗歌写的是雨后的哪呢?雨后的场面是什么样的?
(这是第几自然段告诉我们的?引读第一自然段)
三、学写生字
1.按结构出示本课生字齐读:
梢 劲妹射短粗咬(左右结构)
奋(上下结构)/赤(独体字)
2. 重点指导并范写:
赤:第二“横”要拉长,像顶帽子遮住身体。
射:新偏旁“身字旁”和“身”字的区别。
3.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练写,教师巡视。
4.反馈、点评。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感受诗歌的节奏韵律。
2.进一步复习掌握课后第三项的生词,随文理解词义,当堂默写。
3.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感受童年生活的幸福快乐。
教学重、难点:
1.指导学生朗读背诵,在朗读过程中加深对重点词句的理解。
2.理解小哥哥“嘴里说糟糕糟糕,而他通红欢喜的脸上却发射出兴奋和骄傲”的`心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反馈,回顾课文
1.听写词语:
赤脚 使劲 发射 咬着
2.批改并点拨:
赤脚:注意赤的第三笔横要写长一点,就像一顶帽子。
发射:射的身字旁要和身字区分开来,撇不能出头。
3.齐读词语。由这四个词你想到了课文里的哪些内容?
4.引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看视频用自己的语言说说雨后的情形
上节课我们通过读课文知道了雨后嫩绿的树梢闪着金光,广场上成了——生接:一片海洋,水里一群赤脚的孩子——生接:快乐得好像神仙一样。
提问:为什么会闪着金光?为什么说孩子们象神仙?用什么语气读第一自然段?
二、精读赏析,理解词句
A.精读第二、三、四自然段:
1.在这群赤脚的孩子中,有一对兄妹,他们呀可有意思啦!咱们先来看看小哥哥是怎么玩水的,好吗?
(1)相机出示小哥哥的贴图,贴在黑板上。
(2)找快乐:
自读2、3小节,想想你从哪里读出了小哥哥的快乐?
生自由读,可圈圈画画,师巡视。
(3)反馈:“我的发现”
①小哥哥使劲地踩着水,把水花溅起多高。
指导读出“使劲”、“溅”。板书:踩
②他喊:“妹,小心,滑!”说着自己就滑了一跤!
指导朗读小哥哥的话:
指名读,指导声音要喊出来。齐读。(生拖长音大声喊小哥哥的话)
“妹——,小心——,滑——!”
听老师读的和你们有什么不同?
“妹——,小心——,滑!”做了个差点滑倒的动作。
比较体会“滑”的读法,为什么这样读?引出下句意思。
板书:喊、滑。
一起学着老师的样子读读看!齐读。
③而他通红欢喜的脸上,却发射出兴奋和骄傲!
联系上文,体会小哥哥兴奋什么,骄傲什么?(因为前面说他摔跤了)指名读第三节: 他拍拍水淋淋的泥裤子,嘴里说“糟糕——,糟糕——!” 而他通红欢喜的脸上,却发射出兴奋和骄傲!
读到这里,你产生什么疑问了吗?(为什么明明摔跤了,脸上却发射出兴奋和骄傲?)
体会小哥哥的心情,虽嘴上说糟糕,心里却因为觉得摔跤好玩而快乐。自读第三小节,练习体会、读出快乐。
(4)整和、感受快乐。如果你就是那位小哥哥,你读的一定更好!请你带着小哥哥的感受来读读2、3小节,练读。
2.小哥哥玩的这么高兴,其实小妹妹玩的同样快乐!相机贴小妹妹贴图。自由读第4小节。
(1)小妹妹是怎么玩水的?请一女生回答。你能演一演吗?一男生在前踩,女生在后表演踮脚尖、小碎步跑。为什么咬着唇?为什么提着裙?为什么要跑不走?跑为什么是轻轻的小心的?
(2)观看后的同学回答小妹妹怎么玩的。相机板书:跟、咬、提。
指导:“轻轻地小心地跑”读起来声音要轻。练读、齐读。
(3)小妹妹这么小心翼翼地跑,其实心里怎么想的?(希望自己也摔这么痛快的一跤)你对最后一句话有什么疑问吗?指名回答或讨论。
(4)那该怎么读呢?自己练练。
让我们听听咱们班的小妹妹读,怎么样?全体女生读第四小节。
男生也来试试吧!“果然,还是女孩子更能体会小妹妹的心!”
5.同学们可真会读书!喜欢这篇课文吗?让我们从头开始快乐的自由读读吧!
B.背背课文,画画雨后。
以下两种可让学生自由选择。
1.背一背这首诗歌中你最喜欢的那一节。可以找同学背或找老师背。
2.这雨后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你可以画画冰心老人这首诗歌中所讲的哥哥和妹妹的故事,也可以画画在校园里,你和同学们雨后玩水的故事。
三、写字教学
1.出示左右结构的生字:短 粗
2.重点指导并范写:
粗:和“组”对比区别并范写。
3.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练写,教师巡视。
4.反馈、点评。
板书设计: 雨后
踩
喊 滑
跟 咬 提
课后作业:
1.完成补充习题
2.补充阅读
3.搜集有关雨的成语
教后记:冰心老人总是能把儿童的心理描写得入木三分,不仅孩子们读了会感受到身心的愉悦和满足,就是大人读了也会亲切地回忆起自己的童年。特别是本文中哥哥和妹妹的矛盾心理。在授课中,我感觉到哥哥滑倒反而兴奋和骄傲的心理孩子们很快就理解了,只是妹妹“提着裙儿、咬着唇儿、轻轻地、小心地”与“跑着、希望自己也摔一跤”的心理,孩子们不是那么容易就理解了。
雨后教学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鼓励学生试着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掌握要认的生字。
【教学难点】:
能够按照要求自主学习,认读认字,读出愉悦的心情。
【教法】:启发引导法
【学法】:自学与讨论相结合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5分)
1.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夏天)在这个季节里,你最喜欢什么天气?(注意语句通顺,欣赏小池的景色)
2.你们喜欢雨天吗?雨后你们在校园里怎样玩的?
3.冰心奶奶知道同学们喜欢玩水,就为大家写了一首小诗(师板书:雨后)
二、听读课文,整体感知。(5分)
听录音朗读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听的`时候,注意生字的读音。她读得美吗?同学们想不想也读得这样美?要想读得这样美,就得先认识课文里的生字。(回答:这篇课文里面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三、初读诗歌,随文识字。(18分)
1、小朋友们,老师昨天布置了预习,要求大家把黑色的生字用圆圈圈起来,都圈好了吗?同桌的同学互相检查一下。
现在我们就来拼一拼这些生字,注意读准平舌翘舌。(自由拼读)
2、交流识字成果。
认读生字(出示课件)。全班齐读生字词(要求会认的),要求读准字音。孩子们真聪明,学得真快!同学们还想不想认识其他生字朋友呢?
3、翻到课后的描描写写。昨天布置预习时还要求大家把音节写在旁边。不知有没有写好?同桌再检查。拼读(自由拼读,全班拼读)。
我们要怎样来记住它们的样子呢?同桌同学互相讨论一下。看看哪些孩子的方法最多、最容易记。我想问一问,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问别人、查生字条、查字典等。)
4、自学不认识的字。
(师巡视参与,表扬查字典的学生、小组合作识字的学生。)
5、检查识字情况
(1)出示生字。
(2)同桌互相检查。
(3)师检查,让学生用字组词,个别的字进行说话练习。
四、 指导难字练习书写(5分)
1.出示要求会写的字,先让同学们在小组内讨论字的书写。
2.汇报难写的字,教师指导重点字。
3.学生练习书写,同学之间互评。
五、当堂检测 (7分)
1、听写生字
踩水 喊叫 短小 粗心 紧跟 哥哥 妹妹
2、填空
1、“嫩”是(女左右 )结构,部首是(女 ),音序是(n )。
2、“裤”先查( )部,再查(七 )画,音序是(k )。
3、“傲”共( )画,部首是( ),组词:(骄傲 )。
六、布置作业。
把这首诗有感情地背给家长听。
【板书设计】:
雨后
音序:g c h m d c j
雨后教学教案 篇7
教学要求:
1、认识6个生字,会写5个字,积累成语,理解词语含义,并学会用这些成语说话。
2、培养学生欣赏漫画的兴趣,感受幽默的魅力。
3、使学生养成勤于思考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理解成语的含义。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1、同学们,你们喜欢看漫画吗?你能说一说你看过的漫画吗?(学生介绍)
那么你们知道三毛的故事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中国著名漫画家张乐平笔下的三毛形象幽默《雨后春笋》
二、欣赏漫画,理解图意。
1、请同学们默默地把这几幅漫画看一看。
2、老师看见有的同学发出了会心的笑,那说明你看懂了这几幅漫画的意思,体会到了其中的幽默。
三、逐幅讲解,相机识字。
1、齐读课题,出示生字“笋”是下舌音,你们知道什么是“笋”,老师分析:笋sǔn形声字,是竹子的嫩芽,可以食用,笋生长迅速,故从旬声,注意第八笔要出头。
2、下面请同学们仔细看第一幅图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组内交流,这幅漫画的目的是“悠然自得”师领读,指名读、齐读,出示“悠”字认读组词,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那么“悠然自得”是什么意思?你能用它说一句话吗?
3、出示生字“欲”。
①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吗?
②“谷”+“欠”就念欲
③组词;
④这个字在第二幅图,同学们看一看,读“随心所欲”,你能说出意思吗?能否说一句话。
4、再观察第三幅图,学习生字“津”组词,看看三毛在干什么?那么“津津有味”是什么意思?能否说一句话。
5、三毛正津津有味的看着书却睡着了,他睡的.很香,很畅快地进入了梦乡,这就叫“醋然入梦”领读词语指名读。
6、同学们观察五、六幅图,一场大雨把三毛浇醒了,看到了自己的帽子长高了,三毛怎样了,同学们齐读“大吃一惊”也就是非常吃惊,谁能用“大吃一惊”说句话。
6、三毛看着帽子心里在想什么?
(心里不明白,找不到答案)这叫“疑惑不解”指名读、齐读,说一句话。
学习生字“解”;
① 字理识字:用刀把角分割下来就念“解”。
② 组词。
四、理解幽默;
1、观察:三毛的帽子和那根竹笋一起长高了,三毛摘不到自己的帽子了。
思考:为什么会这样呢?
2、再观察:前三幅图中没有下雨,后三幅图中下了一场雨,竹笋就是因为这场雨长高的。
3、思考:课题:“雨后春笋”的意思,原来就是下雨后,竹笋生长的非常快,三毛仅睡了一觉,帽子就摘不到了,谁能具体地说说“雨后春笋”的意思。
雨后春笋:春天下雨后,竹笋长得很快,很快,现在比喻新鲜事物的大量出现。、
4、看了这组漫画,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五、总结;
同学们漫画能带给我们快乐,能让我们在欢笑中学到知识,能让我们更喜欢学习。张乐平关于三毛的作品还有《三毛的诞生》《三毛从军记》《三毛流浪记》等,希望同学们收集一下,好好品味。
雨后教学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8个生字,认识12个生字。了解词语的意思。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情感目标:领略雨后的美景,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熟读、背诵课文,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方法:
采用朗读感悟法。
教具准备:
课文课件、图片、生字卡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教学情境,唤起生活经验
1.上课一开始,多媒体展示下雨后的场面。
2.教师问:“夏天,一场雷雨过后,你最喜欢干什么?”指名学生回答。
3.教师绘声绘色地描述:“夏天,一场雷雨过后,空气特别清新,一条彩虹挂在天空。
池塘里水满了,明晃晃的,像一面大镜子,碧绿的荷叶上晶莹的水珠滚来滚去。青蛙在大声地唱歌,蜘蛛在树杈上忙着织网。家家户户打开门窗,大人们尽情地呼吸着新鲜空气,孩子们一溜烟地跑出家门,尽情地玩耍起来。著名作家冰心奶奶看见了,觉得非常有趣,就把孩子们玩耍的情景写成了一首诗,题目叫《雨后》。”教师板示课题。
4.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我们学习诗歌时首先要做哪些预习准备?”
生说,师总结:要先读通课文,再查字典了解字义,勾出不理解的词语。
5.谁有兴趣来读读课题?(指名读,齐读)
6.想知道诗里写了些什么吗?那就赶快去读一读吧!
二、营造乐读氛围,激发自主阅读
1.乐读的第一步:
(1)小朋友,老师给你们几分钟时间,请你们借助汉语拼音自由朗读课文,一遍可以,两遍也行,三遍、四遍就更好了。遇到生字圈起来多读几遍,还要把句子读通顺。不会的可以请教同学、老师。哪个小朋友读得特别好,等一会儿请他当小老师领大家读。
(2)检查自读情况。
出示词语指名读、小老师领读、男女生比读、打乱次序开火车读。
2.乐读的第二步:
(1)小朋友,生字新词认识了,下面我们来分节读课文,你喜欢读哪一节就读哪一节,坐着读可以,站着读也行。
(2)小朋友,敢和别人比赛读课文吗?赶快去找对手比一比吧!看谁最厉害?”
3.谈谈总体感受:小朋友,读了这么多遍,你有什么话想和大家说说?
三、学习生字词
1.出示四张胖乎乎的小手卡片,问学生:“你认识了几个?又是怎么记住它们的?”
2.书写时你想提醒小朋友注意什么?
3.在本子上练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认读生字
三、运用想象,感受童心童趣
过渡:小朋友都说得这么带劲,一定很向往,那就让我们一起到雨后的广场去看一看,玩一玩吧!
1.学生自由读第一小节。
2.说说你仿佛看见了什么?
3.如果你就是他们中的'一员,你会怎么玩呢?
4.刚才,你们玩得那么开心,说得那么起劲,现在,能用有感情的朗读来表达出你们的快乐吗?请你采取自己喜欢的方式,想读几遍就几遍,看谁读得最快乐。
学生可以轻声读,也可大声读,可一个人单独读,也可以同桌合读,还可跑下座位找好朋友一起读,反正方式不拘。最后指名读,并让其他同学评议一番,说说理由。
四、通过表演,体验生成快乐。
1.学生自由读第二节。
2.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3.这节内容我想让小朋友来演一演。要想演得好,就一定得把这节内容读熟,而且还要想一想可以怎么演?下面我们再好好读几遍课文,好吗?
4.谁愿意来演一演?
(1)一男一女两个学生表演。
(2)学生评议:你觉得他们哪儿演得最有趣?
(3)学生在小组内再演一演。
5.你们能把这种有趣读出来吗?可以自由读,也可以找好朋友比赛读。教师相机出示插图,评价:“读得真不错,把这图上的有趣情景都读出来了。”
6.教师采访表演的孩子:“你滑了一跤,觉得怎样?心里怎么想?”
7.我们再来看看书上的男孩是怎么做的?
8.学生采取多种方式读第三节。
9.谁愿意来演一演?
10.老师觉得很奇怪,滑了一跤的男孩子,一边嘴里说着糟糕,糟糕,一边脸上却发射出兴奋和骄傲,这是为什么呢?
11.学生自由说说。
12.下面我们再来读这一段,你能在读时,把语气读得更像,表情更逼真吗?
13.回归整体,分角色朗读课文第一至第三节内容。
六、总结课文:
学完这一课大家有什么收获呢?请学生课后收集童年趣事,并在班上以讲故事的形式进行交流。
七、作业:
1.让学生收集童年趣事,并在班上以讲故事的形式进行交流。
2.让学生收集反映童年生活的儿歌,在班上举行儿歌朗诵会。
板书设计:
22.雨后
孩子们像神仙
雨后小哥摔一跤快乐
小妹想滑跤
教学反思:
《雨后》一文,是一篇反映孩童生活,富有童趣的诗歌。诗中运用极其细腻笔触,描绘了一对兄妹雨后踩水嬉戏的有趣情景,准确而又传神地刻画了兄妹俩不同的个性特点及喜雨爱水的心理特征。全诗语言欢快流畅,富有节奏韵律,读来琅琅上口,是一篇优美的儿童诗,适合低年级学生学习。
要培养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重视学生阅读感受和体验。归根到底就是要突出学生阅读行为的自主性,重在感受体验、整体把握,让学生对诗歌中所描写的景物、人物形象留下深刻印象。特别是对诗歌的朗读更要让学生采用不同形式反复朗读,获得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雨后教学教案 篇9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夏天)在这个季节里,你最喜欢什么天气?
2.你们喜欢雨天吗?雨后你们在校园里怎样玩的?
3.冰心奶奶知道同学们喜欢玩水,就为大家写了一首小诗(师板书:雨后)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自主识字
1.师范读,生看书思考:从中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2.学生自读课文,自主识字。
3.检查识字情况
(1)出示生字。
(2)同桌互相检查。
(3)师检查,让学生用字组词,个别的字进行说话练习。
三、细读课文,理解感悟。
1.学生自读第一小节。
(1)雨后的广场怎样的情景?“快乐的好像神仙一样”是什么意思?让学生体会到此时的快乐。
(2)雨后是清新的美景,有一群孩子正在欢快的玩乐,应用怎样的语气去读?
2.细读二、三、四小节。
(1)诗中描写了哪些人物?
“小哥哥使劲地踩着水,把水花儿溅起多高”说明了什么?
小哥哥摔倒后是不是很沮丧?你是怎么看出来的?你觉得小哥哥是怎样的一个人?
(2)小妹妹长得什么样子呢?她跟在谁的后面呢?“泥裤子指的是什么?哪些句子是描写小妹妹的动作和神态的呢?但她心里是怎样想的.呢?
(3)小朋友们的心情是怎样?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读?
(4)再读课文,用欢快的语气读。
四、拓展延伸
1.在这雨后的美景中,同学们,你想做些什么呢?
2.用心观察和体会画一下雨后的美景。
五、练习书写
1.出示本课要求写的字,师生共同讨论字的笔顺及占格。
2.学生练写,教师指导。
3.学生互评,提高书写质量。
六。课堂练习
背诵课文,体会夏天雨后游玩嬉戏的欢快的心情。
七。作业安排
书写本课生字
八附录(教学资料及资源)课件
九。自我问答
雨后的情景是怎样的?你喜欢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