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爱的教育》读后感(精选16篇),由笔构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爱的教育》读后感 篇1
《爱的教育》介绍了1881至1882年意大利小学生的生活与学习。写了发生在主人公身边各式各样感人的小故事和父母在他日记本上写的劝解启发性文章,以及十则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每月故事”。每章每节,都把“爱”表现得淋漓尽致,大致国家、社会、民族的大我之爱,小至父母、师长、朋友间的小我之爱,处处扣人心弦,感人肺腑。
《爱的教育》整本书里没有乏味的说教,也没有豪言壮语,更没有轰轰烈烈的英雄事迹,只是一些平凡而善良的人物:像卖炭人、小石匠、铁匠的儿子、少年鼓手、带病上课的老师……以及他们平凡的日常生活。正是这些看似平凡、实则真实可信的故事,把我们带入了一个爱的世界,让我们在爱中受到教育。
《爱的教育》这本书里充满了浓浓的人情与爱,在现代高度发展的社会里,这些朴素的、源自自然、发乎内心的“大爱”与“小爱”,尤显得弥足珍贵!世界在进步、科技愈发达,但人类的爱永远是可以战胜一切的、无坚不摧的力量。
书中的小人物我都很喜欢,比如仗义善良的卡隆品学兼优的代洛西。坚强勤奋的斯代第滑稽的小铁匠玻菜克西。写的都是长辈们对孩子的一颗勇于进取而善良真诚的心,爱祖国,爱人民同情人民的一切不幸与苦难。
我非常喜欢《新老师》中老师说的一段活:"我爱你们,希望你们也喜欢我!你们这些学生真认真。
读完这本书后,我觉的自己沉在爱的海洋中,爱是黑暗的一束阳光,只要你愿意付出,得到的就是惊人的收获。
同学们你们也来买一本这样的书吧,可以从中懂得了父母对你的爱、朋友对你的爱、兄弟姐妹对你的爱,不管是爱,还是被爱都是幸福的,珍惜别人给予的受,也会让你懂得怎么去爱人。
小“爱”影响家庭,大“爱”将影响人类繁衍与民族文化的传承。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及实行独生子女政策的现状下,《爱的教育》可以使孩子们明白爱其实很简单,爱是付出、爱是欣赏。
《爱的教育》读后感 篇2
最近,我读了一本由著名意大利作家亚米契写的小说到《爱的教育》,本书的作者出生于1846年,自幼热爱文学。1868年出版的《军营生活》使他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1886年出版的《爱的教育》,则将他的文学生涯推上了一个新的创作高峰。
这本书是以日记体的形式创作的,全书共一百篇文章,始终贯穿着一个爱的主题,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四年级的小男孩——安利柯。全书记叙着他在一个学年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展现着一百多年前意大利儿童之间的友情,反映着他们不为阶级及社会地位所阻隔的友情。“卖炭者的儿子与“绅士的儿子平起平坐。”在学校里,无论什么样的人,都成了平等的好朋友了。
在这本书中,我读后感触最深的是《囚犯》一文。它讲述着一年冬天,有位先生去监狱担任教囚犯的学科。这些囚犯中,有一个七十八号的,比别人更用功,更感谢先生的教导。六年后,他来找到了那位先生,并赠他一个墨水瓶。那墨水瓶,似乎是用钉子凿刻的,真不知要费去多少工夫哩!盖上雕刻着钢笔搁在笔记簿上的花样,周围刻着“七十八号敬呈先生,当作六年间的纪念”的字样,下面又用小字刻着“努力与希望”。要是犯了错,就悔改,去感谢一切。这位囚犯费尽心思、穷尽心血,做了这样一份饱念真情实意的纪念品给老师,感谢开导自己的老师,让人起敬。我们都应该向他看齐,闯了祸,就去改正,接受应有的处罚。
在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依稀记得学校里,有位同学犯了错,不但不承认,还抵赖,甚至还把“同伙”给供出来,想逃避责任。这样的行为是不可取的。我们应该勇于承认,敢于承担,做一个阳光向上、乐观豁达、诚实守信的好学生!
《爱的教育》读后感 篇3
刚上初中的时候,妈妈为我买了大量的课外阅读书。其中意大利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是我最喜爱的一本。《爱的教育》写的是一个国小四年级学生-安利科,他用写日记的方式记录了他生活周围的人、事、物,写出了世界上形形色色的爱。
我最喜欢的是《月故事》,每篇都是脍炙人口的经典故事。例如:《少年爱国者》描写一位贫穷的少年,拒收批评他国家的人所施舍给他的钱,展现了少年的爱国心;《少年斥候》和《少年鼓手》所描述的都是勇敢的少年,为拯救国家,甚至牺牲自己为国捐躯的事;《少年笔耕》是描写一位男孩为了减轻父亲的辛劳,半夜起来帮父亲抄文件,而导致体力不支,功课也退步,引起父亲责骂,最后父亲发现了原因而体谅男孩的孝心与苦心,实实在在让我松了一口气;《温馨看护情],是介绍一位少年阴阳差错而照顾别人的父亲,直到死去。这种作为我觉得我很难做到;[费鲁乔的血]是讲一位叫费鲁乔得男孩,为了救祖母而自己丧命;《船难》是描写小男生为了成全另一位女孩,牺牲自己,与船共沉的伟大情操;《千里寻母》是叙述一位小孩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她的母亲;《平凡中的伟大》是说一名少年不理会他人的劝阻,勇敢的跃入水中,救起即将溺死的朋友,她的胆识格外令我由衷敬佩,篇篇感人肺胕。
《爱的教育》许多篇都体现了“不抛弃、不放弃”“平凡中见伟大”的精神。今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级强地震,中央领导亲临灾区指挥,全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伸出了热情的双手,灾区人民“不抛弃、不放弃”,终于取得了抗震救灾的伟大胜利!作为一名学生,我能做的就是捐出我的零花钱,能为灾区的同学们多买几本书。这就是我读《爱的教育》的最大收获!
《爱的教育》这本书里每个人都是用真诚的爱来对待其他人,就让我们「化感动为主动」,用爱来灌溉这个世界,世界的明天将更美好!
《爱的教育》读后感 篇4
《爱的教育》是一部以“爱”为主题的儿童小说,让我意识到要成为所爱的人,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书中的主人公——安利科是一名四年级小学生,好像和我们是年龄一样。他和父母之间的感情,和老师的感情,和朋友的友谊都打动了我。《爱的教育》有很多小故事,我最喜欢的是安利科老师讲的故事。有一个贫穷的家庭,孩子替父亲抄文件,每天晚上抄160张。
他因睡眠不足而成绩下降。爸爸对他的成绩下降很生气,不再照顾他,但孩子知道他还是不把事实告诉爸爸。有一次,他没有小心翼翼地把书掉下来,把爸爸吓坏了。爸爸理解真相,忍不住流泪。他抱着儿子,把儿子放在床上,和儿子一起睡了。
这是一个多么懂事又孝顺的孩子啊!在父亲为生计而艰难的情况下,帮助父亲复印文件,始终没有告诉父亲真相。他对父亲的爱是默默行动,读了故事后,我的眼睛湿润了。(一个家庭)。这本书深深地打动了我,影响了我,我知道了:爱是伟大的,爱无处不在。我作为新世纪的小学生,在爱的环境中长大,也要为需要爱的人献上爱。
《爱的教育》读后感 篇5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爱是什么?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用这本《爱的教育》完美地诠释了爱。让我们翻开这本《爱的教育》去寻找爱的真谛吧!
《爱的教育》全书共分为三部分,分别是:主人公安利柯的日记、安利柯父母的教导信以及老师讲的每月故事。全书并没有豪言壮语,有的只是朴实无华的语言,但字里行间却洋溢着对生活、对祖国以及大自然的一种热爱。舍己为人的洛贝蒂,坚强爱国的卖艺少年,勇于承担错误的卡洛斐。勇敢拼搏的奈利、执着寻母的马尔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爱生活、爱祖国。爱自然。正是因为他们有爱,他们的生活才会因此变得多姿多彩。
翻开《爱的教育》,我感悟颇深;合上《爱的教育》我心潮澎湃!亚米契斯所描绘的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仿佛就在我的眼前。和他们相比,我显得非常地渺小,他们有许多地方值得我去学习。他让我懂得了什么是爱。让我领悟到了爱的真谛;爱是一种人性的闪光,一种博大的、无穷的,伟大的力量!
《爱的教育》读后感 篇6
你们爱自己的爸爸妈妈,你们爱自己的老师同学吗?你们爱美丽的中国吗?那么你们知道什么是爱吗?今天,围绕爱,我要向大家介绍一本书《爱的教育》。
爱的教育以安利柯安利柯的眼光,用日记的形式讲述了十月到第二年七月份在校内外的所见所闻和所感。全书共100篇文章,分为三部分,一是安利柯的日记,另一部分是父母教子篇,第三部分是老师讲的每月故事,描写了对父母、老师、同学、祖国、残疾人、英雄的爱等及亲子之爱、师生之情、同学之谊、乡国之感和社会之同情等。
1886年,意大利出版了这本轰动一时的书,光在意大利就印行100多版,销量达1000多万册,并被译成多种文字。这种作品还被多次改编成动画片和故事片,绘成精美的画报。作者亚米歇斯曾说,每一个读过这本书的人,都会受到灵魂的震撼。
这本书的内容讲述的是和我们同学几乎同龄的小朋友之间发生的故事,相信大家一定会在他们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自己好朋友的影子。相信读完这本书,你一定收获颇丰,那就先来看看动画版的介绍吧。
《爱的教育》读后感 篇7
《爱的教育》,教会我们把爱比作成很多东西。确实不仅仅是这些。我想,“爱是什么”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已经成了对于爱的思考。爱是什么,爱到底在哪里?我们的生活中有爱吗?读了《爱的教育》我开始明白了这些。
《爱的教育》讲述了一个叫安利柯的男孩,他一年里在学校,家庭,社会的所见所闻。文中洋溢着对祖国、师长、朋友的真挚的爱。文中所表达更多的是比明珠还闪亮的道德。一直是这本书引导着我们走向爱的王国,拥有着一颗勇敢进取而又真诚的心。最令我难忘的是“医院的天使”。
一个叫齐启禄的男孩,由于他的爸爸生病了,繁忙的妻子,由于有个二儿子在生病,还有正在哺乳的小儿子,不能分身,不得不叫大儿子去看望父亲了。可是孩子到医院后遇见了一个独居的人生了没人照顾,结果他一直照顾着一个外人,连自己的父亲都没办法照顾。看到这里我不禁感叹:爱自己的亲人是应该的,也是容易的,爱一个与自己毫不相干的人又谈何容易?看着这个故事,我想起了那一件事,在5.12大地震期间,老师要我们献出自己的一点爱心,我听了,很为难,想:我一个月只有50元零花钱,早已打算好去买3本书了。后来我想起了“医院的天使”。我看了看电视机里的小孩子,个个衣衫破烂,没吃没穿,一对对布鞋破烂,顿时想:我“牺牲”一下自己的零用钱吧!看!他们没吃没穿,这个时候应该要我们相助啊!我把我仅有的50元零用钱捐给了四川灾区,仿佛我的“爱心”已经飞到了灾区了……我微微地笑了一下。
生活就是这样,社会上有许多需要我们去爱的人,但在社会上又有多少人能真正去爱别人,去感受那种比珍宝还贵重的爱呢?《爱的教育》让我懂得了爱是伟大的、无穷的、博大的力量……它使我一生受用不尽!
《爱的教育》读后感 篇8
人,总是会被人间的亲情而感动,被小事而震撼。而我读的这部《爱的教育》饱含真实的爱和热切的情感,使人流下滚烫的热泪。
“爱”是我们每个人经常挂在嘴边的一个字,可是,有时候,我们也常会忽略周围的爱:如父母对子女无微不至的爱护;老师对学生循循善诱的关爱;朋友与朋友互相安慰的友爱……这些往往都被我们视为理所当然,而没有细细地加以体会。而如果你细细体会,你就会感觉到,人生,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东西啊!
有时候,当我们遇到挫折时,常常会怨天尤人,就好像全世界都在跟我们作对一样,甚至抱怨这世上没有人爱自已,有的想更悲观,则会自杀,表示他的抗议,这多可悲呀!
其实,如果我们能够静下心来,细细品味我们周围的一切,一定会发现,在这个世界上,居然有那么多人疼我、爱我、帮助我,我多幸福呀!
当你能够感受那份极为普通的爱的时候,相信你一定不会吝惜付出你的爱心给一些需要帮助的人,对不对?
朋友们,请你带着一颗圣洁的爱心,投入到全世界中。你就会发现: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请乘上“爱”的小舟,走完属于你自己的“爱的人生”。
《爱的教育》读后感 篇9
我一口气读了《爱的教育》这本书,那平凡而细腻的笔触中体现出的近乎完美的亲子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情、乡国之恋……令我不由得被感动。这部处处洋溢着爱的小说,所蕴涵散发出的那种深厚、浓郁的情感力量,无不诉说着崇高纯真的人性之爱就是一种最为真诚的教育,教育使爱在升华。
它让我感动的同时,也引发了我“爱”的一些思索。爱,是什么?爱,如空气,每天在我们身边,因其无影无形常常会被我们所忽略。可是我们的生活不能缺少它。其实它的意义已经融入生命。就如父母的爱,恩里科有本与父母共同读写的日记,而现在很多学生日记上还挂着一把小锁。最简单的东西却最容易被忽略,正如这博大的爱中深沉的亲子之爱,很多人都无法感受到。
我想,“爱是什么”并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爱”是没有限制的,小到同学之间的友好交谈,老师对同学的鼓励,父母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爱,甚至萍水相逢的人们的一个微笑……大到捐献骨髓,献血,帮助希望工程……虽然如同空气般的爱有时会被“污染”,“稀释”,甚至“消失”。但还有更多的人能感受到朴实的爱,深厚的爱。
《爱的教育》读后感 篇10
千灯湖的夜晚更美。
离人心上秋。有的灾区没有孩子们的学校,如果我给他们画上几所漂亮美丽的学校!只见它顺着沙发的边沿,爬上了沙发,伸出了两只小爪子,在沙发上抓啊、挠啊。记得有一次考试,我前面的基础题就扣了四分,并不是我不会做,而是因为我粗心大意,没有认真审题。
《爱的教育》的书,这本书采用日记的形式,讲述一个叫埃瑞克的小男孩成长的故事,记录了他一年之内在学校,家庭,社会的所见所闻,这本书洋溢着对祖国,父母,师长,朋友的爱。
读《爱的教育》,我走入埃瑞克的生活,目睹了他们是怎样学习,生活,怎样去爱,我们要全身心的去爱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爱的教育》中,把爱比成很多东西,爱是无穷的,伟大的。
是一个人生命中所不能缺少的。爱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书中描写了一群充满活力,积极要求上进,如阳光般灿烂的少年,他们有的家庭贫困;有的身有残疾;当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这些孩子虽然从出身到性格都有不同,但他们身上却都有着一种共同的东西――对自己的.祖国深深的爱,对亲友的真挚之情。
这一个个小故事,让我深受感动,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付出爱心,只有世界充满爱,我们才会更幸福。
《爱的教育》读后感 篇11
我读了一本书,叫《爱的教育》。书中讲述了一些三年级学生的故事。以主人公恩里科的日记形式记述。他从他的同学:乐于助人的卡罗内,朴实的普雷科西、成绩优秀的德罗西、可爱的小泥瓦匠和卖菜人的儿子奈利等等人身上学到了什么是爱。
一次,卡罗内看见班里最差的学生弗兰蒂嘲笑柰利穷,还不时骂几句脏话。卡罗内冲上去打了弗兰蒂一拳。在别人有难时保护他,是爱。
铁匠的儿子普雷科西住在恩里科楼上,恩里科每天都看见普雷科西的父亲打骂他,踢他。但是在学校问起,他硬是不说。直到有一个同学告诉普雷科西爸爸普雷科西的事,普雷科西的爸爸才知道,原来儿子为他忍了九年。
容忍,也是一种爱。
冬天,喜爱集邮的卡洛菲不小心用雪球打伤了一位老人的眼睛,他承认了错,还把自己的集邮册送了老人。
敢于承认错误,也是一种爱。
爱,是世上最美好的感情,爱,让世界美好,爱,代表和平。书中人物虽是孩子,但那大爱却没有减少。如果人人有爱,世界更美好。
《爱的教育》读后感 篇12
最近一周,我有幸读了阿米奇斯的《爱的教育》本书,心里感触很深。《爱的教育》讲述情感教育,用爱教育孩子。书以小学生安利科的身份,利用日记详细记录了安利科成长的故事,详细记录了他一年来在学校、家人、社会上看到的东西,行间洋溢着对祖国、父母、师长、朋友的真爱,有着暖人心的力量。读完这本精彩的《爱的教育》,其中同学、朋友之间的友情、兄弟之间的关怀、子女和父母之间的伟大爱情、师生之间的爱情。天真无邪的心,处处为别人着想的品格,知道错误就改正的行为习惯,一切都影响到我的心,激发我的想法。
这本书的作者认为素质教育是爱情的教育,爱情是人的根本,是学习爱情才能学习其他品质的基础。书中的所有故事,包括每月的彩画,都充满了爱。一个连爱情都不知道的人如何才能立足社会,如何理解素质教育?读完这本书,我深刻地体会到了什么是爱。爱是做一切事情的基础。只有懂得爱,才能成为完美的人!你可以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爱的教育》读后感 篇13
《爱的教育》文字虽然简单朴实,所描写的也是极为平凡的人物,但是,其中流露出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会让人感受动不已。例如,每月故事中——马可尔万里寻母的故事。文中讲到了因父母负债,马可尔的妈妈决定去工资丰厚的布宜洛斯艾利斯工作。妈妈刚离开时,还和家里保持着联络。可自从上次马可尔的妈妈写信说身体有些不适后,就和家里失去了联络。家里用尽各种方式寄去的信也石沉大海。收不到妈妈的信,家里更冷请了。
父子三人每日以泪洗面,马可尔想妈妈想的快死了。终于,13岁的马可尔自告奋勇决定去找妈妈。马可尔的坚持使父亲无奈地相信了这个理解事物程度并不逊于成年人的孝子一定能成功。筹备好了一切,马可尔开始了万里寻母的旅程。途中,他历尽了各种艰难险阻,尝遍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凭借着马可尔坚持不懈的努力加上人们的帮助,终于找到了失去了生活意识的奄奄一息的妈妈。
马可尔的出现使母亲找到了生命的价值,在医生的帮助下,马可尔和妈妈终于重逢了……读到这里,我不禁为马可尔对母亲深深的爱肃然起敬。再想想自己。和马可尔同样的岁数,却显得样无知,那样渺小。只要发生一点芝麻绿豆的小事,就把火往妈妈身上撒。真是太不应该了……
“爱”是我们每个人经常挂在嘴边的一个字,可是,有时候,我们也常会忽略周围的爱:如父母对子女无微不至的爱、老师对学生循循善诱、朋友间互相安慰……这些`往往都被我们视为理所当然,而没有细细地加以体会。而如果你加以体会,你会感觉到,人生,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东西啊!
《爱的教育》读后感 篇14
上回我读到《玩具的小火车》一章,小作者送了泼来可西一辆小火车。泼来可西约小作者到铁工厂玩,再送给小作者一束铁钉。小作者的父亲带着他来到了铁工厂。
小作者在铁工厂找了好久也不见泼来可西,往砖上一看,泼来可西正在砖上用功呢!他一见小作者马上招手问好,泼来可西说:“这里有碳、灰、锤子、铁棒及旧铁之类的东西。屋里还有一个小小的炉子。”泼来可西的父亲去了帽子让小作者看他工作。让我感受最深的句子是,泼来可西的父亲夸他的话,“全托了这家伙的福!做父亲的只管自己喝酒,像待狗一样的虐待他,他却用了功把父亲的名誉恢复了!”
读这个故事使我明白了:天下的儿子,不管父母对我们多么的不好,我们都要好好的学习,将来有了大出息,好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爸爸的话:读了这个故事,你能明白作儿子要孝敬父母的道理,这本书算买对了。是的,“谁言寸草心,报的三春晖”,我们都应该守住孝道这个人生的道德底线,然后才可以有大作为。
《爱的教育》读后感 篇15
最近我读完了十大名著之一《爱的教育》这本书。这本书让我明白了爱是什么。
《爱的教育》以一个意大利小学生记日记的形式,记录了发生在他小学四年级期间的一个个小故事。故事里有善良的卡隆,他身材高大,总是挺身去帮助弱小;有坚强而懂事的波列科西,他一次次受到爸爸的无理暴打却从未失去孝心······这里,洋溢着父母子女间的亲情、老师学生间的深情、同学朋友间的友情、小小少年的爱国之情。
在这本好看的书里,令我最感动的是勇敢的罗伯特。故事说的是:一位二年级的学生,看见一年级学生摔倒在马路上。这时,离他不运的地方正好有一辆马车行来。眼看,这小孩就要被压伤了,他迅速扑过去救那位小朋友,小朋友得救了,可他自己的脚却被马车压伤了,没错,这位小勇士正是罗伯特。
看了这篇故事你们是不是觉得爱很伟大,嗯,我也是这么认为。
当翻开这本书的最后一面时,我的耳边仿佛回响起《爱的奉献》这首歌: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爱,像空气,每天在我们身边打转,因为它无影无形,所以常常被我们忽略,可是我们的生活不能缺少它,其实它的意义已经融入生命中,成为了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爱的教育》读后感 篇16
几天前,我阅读了一本名叫《爱的教育》的书,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它是通过一名小学生记日记诉说的形式,讲述了一名小学生的所见所闻,反映了当时社会各个阶层的基本状况。以爱心加感情联合打动了我的心。并且,这本书没有任何虚伪的说教,没有宗教式宣传,没有任何豪言壮语以及宣传语。它是一个19世纪的伟大再生,让人感受到人与人之间是多么需要互相关心、互相理解和互相帮助。
书《爱的教育》讲述的是一个名叫安利柯的6年级的孩子的日记,日记中包括了爸爸妈妈写给他的信,当天发生的事情以及当天干的事情等等,这样就把一个孩子的日记改变成一本书。
如果一本书是这样写出来的话,那我们为什么不每天记日记,把当天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长大出一本类似于《爱的教育》那样的书呢?“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是高尔基的经典名言,想必大家都听说过。是的,文学是比鸟儿飞的还远的梦想,比花开的还美的感情,比星光还闪烁的智慧……
所以,我倡议:读书长知,思考长智,虚心长识,应用长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