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到无穷大读后感

笔构网

2025-08-29读后感

请欣赏从一到无穷大读后感(精选8篇),由笔构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从一到无穷大读后感 篇1

参加读书会已经有几次了,先谈谈自己参加读书会的感受。首先是我对“读”有了更新的认识,读这个字本身无论是繁体的“讀”还是简体的“读”都是表达的同一个意思,我没有查过说文解字,也没有考证仓颉造字的具体含义,我个人的理解都是带有言论推销的意思,或许是观点的有价传播,但是如果这个说法放到封建王朝,我肯定没有什么活路,毕竟那是一个王权与士大夫当政的时代。在这里,这个读就是有点意思了,我们花钱,花精力在茫茫书海中择取我们认为值得欣赏的东西到读书会与大家分享,让大家通过我们的眼睛,看世界,翻译这个世界,欣赏这个世界。我们因相同而联接,因不同而成长。

我觉得读书有三层境界,一是看书本身的内容,体会书中传达的悲欢离合,恩怨情仇,了解人生百态和书者的智慧卓见;二是看书的结构以及写作技巧的运用,达到的效果如何;三是看作者的目的,以及他文字背后要传达的信息。

我现在谈谈读《从一到无穷大》后的体会与大家分享。这本书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数字的游戏,第二部分是时空和爱因斯坦,第三部分是微观世界,第四部分是宏观世界。

看到第一部分对数的组成系统有了基本的认识,有了虚实的概念,但是让我产生了一个问题,既然有虚数和负数,为什么他要起名字是从一到无穷大呢?不是无限小到无穷大,带着这个问题我进入了第二部分。

看了第二部分后理解了我们的感官感知的这个世界是由点、线、面组成的,而作者为我们的认识增加了一个“时间”概念后,世界的一切都为之动了起来,我们不再是静止的',在一个时空点去观察世界的一个片段,以个人为参照物乘坐超过光速的飞行器我们将能够漫游过去和未来,更深刻的体会了这一个变化运动的世界。

进入第三部分微观世界。感慨人的探索精神,我们要知道这个世界到底是什么组成的,有没有一个不可分割的“原子”存在,答案在一段时间内是肯定的,只是随着人们认识手段的提高,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原子”罢了,我认为这个事情会持续不断的进行,也许到最后,我们看到的仅仅是一团能量和信息。看到这里,我体会到那个年代人们也许是认为自己已经知道了“最小”但是“最大”确实是神秘莫测的、浩瀚的,于是产生了敬畏定义到无穷大,也许是因为无穷小或无穷大其本质是一样的,所以,那个1就是我们人类,而无穷大表明了人类永不停止的探索精神。

第四部分是宏观世界。作者为我们勾画了出足以令人震撼的、现在可知的宇宙。它的作用就是让我们明白人的认识有四个象限,我知道我知道,我知道我不知道,我不知道我知道,我不知道我不知道。

全书中较少篇幅是关于生命的,生物和非生物,定义生物是具有吃、长、生的特点。作者对于生命没有给我们更多的答案,留给我们更多的是读后的思考。生命的原动力是什么,作者已经提出基因,但我理解那是一个生物发展的程序,作者也提到物理定律是否适用于生物呢。这让我联想到熵,也就是热力学第二定律:“一切有赖于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物理过程,都是朝着概率增大的方向发展,当过程停止达到平衡状态时,达到了最大概率”。我理解这种平衡状态的产生是能量的释放,还不能是消耗,因为能量是守恒的,他只是能量在一个特定环境中达到一种相对稳定的过程。就好象是人类活动,随着人类的发展,大陆探险后,一定会有大航海时代,我们一定会经历航空时代,也必然走进航天时代,这是必然的,而且这种发展是无限的,然而发展的快慢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可以利用的能源,所以现在各发达国家都在争夺地球能源甚至外太空能源就不足为奇了。

简单的看生物发展好像细胞的任务就是繁殖,繁殖无论有多快,都是受到环境的制约的,在这种状态下就会造成突变,有些细胞会变化,趋向于复杂,扩大自身的生存环境,也许就是达尔文的物竞天择吧。复杂生物的出现并不会让简单生物消失,事实是他们的生存环境相对独立又相对制约,好像数学中集合的概念一样,高级生物在大的自然中,保持着相对独立的较大的生存环境集合,会与其它动物的生存集合相交,其食物的丰富性、其生存环境的相对制约性造就了这种生物的复杂性。

最后我们再回到“从一到无穷大”,试想人类何尝不是这样,每一个个体都想让自己从一到无穷大,尤其是男人,虽然受到条件的制约,但只要有条件,他们无意识的就要去复制自己。不过当今世界,“复制”是多样化的,其中一种就是思想的复制,让大家都有被复制者的价值观、世界观,这比原始的复制更快、更广也更持久,因此繁殖也是由简单趋向于复杂的。

从一到无穷大读后感 篇2

作为一个理科生,后来学了管理,渐渐地远离了理化生,但是兴趣依然。偶然在网上看到《从一到无穷大》又勾起了我对自然科学的那份热爱,记得小时候我的科普启蒙读物是《十万个为什么》,前前后后读了可能有十二三本,对我影响很深,培养起了对自然科学的浓厚兴趣,后来长大一点发现适合青少年的科普书籍实在是太稀缺了,期间读了一些阿西莫夫的书觉得挺好,但是类似的科普经典依旧寥寥无几。每次去书店都会去科普类找找,但每次都是失望而归,要么太幼稚,要么太深奥,像伽莫夫这样的深浅适中,语言生动的读物真是宝贝中的宝贝啊。

伽莫夫自然流畅的思路,简单通俗的描述,平易,有趣的风格,令人折服,从数字游戏到时空观一直到微观的各种粒子,最后回到无垠的宇宙,每一部分衔接的那么无暇,觉得作者就是信手拈来,不亏为科学大家,不时穿插的有趣插图让读者理解更加透彻。书中理论我觉得有高中理化知识的.人都接触过,但都好像又没有这么近距离的接触过,读《从一到无穷大》会让人忘记置身何处,完全被作者带进了科学的世界,畅游一番,别有滋味。一会被数字整的头晕脑涨,一会又跟随着一群醉汉去研究分子的扩散,一会去碰碰原子,一会又随着约瑟夫去撞撞原子核,好不畅快啊!

慢慢读,细细品,科学一样可以写的很精彩~

正如刘兵所说“所谓素质,就是当你把所学的具体知识都忘记后所剩下的东西。如果你在阅读时能够真正动些脑筋,能够体会到作者写作的匠心,能够意会到一种独特的东西,感觉到一种魅力,那么即使没有百分之百的读懂《从一到无穷大》,也仍然会有很大收获,甚至于比读懂或背下了一些迟早会淡忘或过时的具体科学知识会收获更大。”

从一到无穷大读后感 篇3

今天很高兴,终于把伽莫夫的《从一到无穷大》看完了,可以写点读后感了。

对我来说,这是本很有难度的物理科普书,不好理解,硬着头皮看了大半本,看不太懂,决定先放下,休息一下再看。看过几本文学书后,身心得到放松,重拾这本物理科普书。

与看小说不同,阅读科技含量高的科普书,要费些脑筋。看书的同时,脑子要飞快的转动、思考、计算、判断,能跟上作者的思路和所指就是阅读者的成功,当翻到最后一页时,总算松了口气,哈哈,终于在年底前还清了旧债。

这是本百读不厌的科普书,像我这样没啥基础的,更要多看几遍之后才会有感觉,现在只能是滥竽充数似地翻了一遍,根本不能算作心领神会,可以原谅自己的是:不是搞物理的,没必要懂太深。

上学时我的物理一直不太好,导致我至今对物理一点感情都没有,上学时一直想着能早点摆脱物理最好不过。

时过境迁,近些年来,随着科技进步,俺的思想也产生了很大转变。我发誓,死也要多看科普书,即使是讲物理的,看不很懂也要看!这是摆脱对自然科学愚昧无知的唯一办法!

科普书里最爱看生物类,其次就是物理类,这完全是受了某人的影响。我偶尔翻翻别人爱看的书,也觉得很有意思,科普书嘛,不是大家都可以看的吗?又不是科学家的专利!干脆也看看吧,又不会吃什么亏!还能多条出路,多些思路不是?

作者乔治·伽莫夫是俄裔美籍科学家,世界著名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科普界的一代宗师。

《从一到无穷大》是伽莫夫的代表作之一,享誉世界的科普著作,一直畅销不衰。

伽莫夫在科学前沿从事物理和天文学研究,造诣极深,是有名的大科学家。与此同时,他热衷于撰写科普著作,为使普通大众能了解物理和天文等科学领域的发展状况,让大众也得到智慧女神的青睐,付出了很多真诚而切实的努力,为此,伽莫夫获得了广泛的崇拜和喜爱。

大师给予人的力量是无穷的。

之前读过另一位物理学和天文学科普作家卡尔·萨根的科普书,伽莫夫和萨根有相似之处:也很幽默,而伽莫夫的幽默是俄罗斯人的幽默。

著名翻译家暴永宁(译者)在《译后记》中说伽莫夫的幽默是“移民美国后感染的开朗乐观的`情绪”,我则认为不然,伽莫夫的幽默依然是俄罗斯人的幽默,而非到美国后受影响才有的幽默。试想,果戈理、契科夫、布尔加科夫,不都是俄国人吗?

感谢伽莫夫的幽默和通俗易懂的举例以及亲手绘制的漫画式插图,不然对像我这样物理和天文学的门外汉来说,看科普书就如同吃黄连,再痛苦不过。

家里还有一本伽莫夫的书,可以抽空看看。

对著名翻译家、科普作家暴永宁老师(校对吴伯泽老师也是著名翻译家、科普作家)精彩的翻译和辛勤工作,表示感谢!

从一到无穷大读后感 篇4

前几天母亲给我们买了一本叫《从一到无穷大》的科普读物,很多看过的人都说很难,很枯燥书也看不懂。看这本书只是为了挑战一下自己。

这本由美国的G·盖莫夫写的《从一到无穷大》主要以生动的语言介绍了二十世纪以来科学中的一些中的进展。这本书除了具有内容生动、通俗易懂这些科普读物所共有的.特点外,还具有内容丰富、图文并茂等特点。特别应该指出的是:一般科普读物往往怕数学太“枯燥”和“艰深”而不敢使用它,只局限于作定性的概念描述。这本书则恰恰相反,全书都用数学贯穿起来,并讲述了许多新兴的数学分支的内容。正因为使用了数学工具,本书才达到了相当的深度。在我读这本书的时候,文字易读懂,可讲到数学概念方面就立刻呆住了。的确,有些基本概念还是我们尚未学过的。

要说然我喜欢的地方,那可不止一些小故事,还有那些有趣、新颖的话题,就像数字游戏中的你能数到多少?说了些很可笑的事,从前的人只会数到3,超过3就是不计其数……都让人联想现代文化知识的进步。

我在不知不觉中了解了许多新的数学知识,并与其他学科有着重大的联系。现在虽然还没有全部读完它,但是书的精彩却让我等不及要看完它。我相信读完了《从一到无穷大》这本书后,会对我以后的学习有更大的帮助。

从一到无穷大读后感 篇5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世上只有一样东西是珍宝,那就是知识;世上只有一样东西是罪恶,那就是无知。读一本好书,可以让我们增长知识,开拓视野,今天,我就给大家推荐一本书《从一到无穷大——科学中的事实和臆测》。

这本书的作者是著名的美国天文学家乔治.伽莫夫。这本书的内容覆盖很广,涉及了自然科学的方方面面。但是,这本书与其他按主题分类来写作的书可大不一样,作者用一个又一个妙趣横生的故事打头,由浅入深,把数学、物理乃至生物学的许多重要内容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在读者们不知不觉间把一些非常实用的理科知识甚至技巧信手掂来,让读者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浏览了自然科学中的基本成就和最前沿的进展。

这简直是一个绝对大手笔的典范!作者把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地质学、以及遗传学的许多内容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我们可以尽情的跟这本书一道天马行空地遨游科学的世界。

这本书让我们第一次知道了,原来枯燥的数学公式、物理概念、化学符号之间,还有那么多妙趣横生的故事;原来无穷大的宇宙、无边无际的遥远星系,并不是跟我们毫无关系;原来分子、原子并不是真正的微观世界、并不是那个基本单元的“1”,它们仍然是由质子、中子、中微子,甚至更下一台阶的夸克粒子组成;原来爱因斯坦的四维空间和时空相对的概念并不是那么抽象,那么遥不可及,:原来我们眼见为实的直线、平面,也可以是弯曲的、循环的,甚至空间、时间都可能是弯曲的……我觉得,这是一本很值得一读甚至一读再读的好书。下面我给你们来举个例子。

乔治.伽莫夫在其中的一篇中写道:在无穷大的世界里,部分可能等于全部。随后,他举出了这样一个例子:我们设想有一家旅店,内设有限个房间,而所有的房间都已客满。这时来了一位新客,想定一个房间。“对不起,”旅店主说,“你没法住进去了,因为所有的房间都客满了。”现在在设想另一家旅店,内设无限个房间,所有的`房间也都客满了。这时也有一位新客来临想定个房间。旅店主答应了。他把一号房间的客人移到二号房间,把二号房间的客人移到三号房间,把三号房的旅客移到四号房间,以此类推,这样一来,新来的客人就住进了已被腾出的一号房间。如果还有一家旅店,有无限多个房间,但是来了无限多位要求订房间的客人,那么该怎么办呢?旅店主仍有办法。他把一号房的旅客移到二号房间,把二号房间的旅客移到四号房间,把四号房的旅客移到六号房间,以此类推,那么所有的单号房间都腾出来了,新来的无限多位旅客可以住进去了。这个故事使我们明白了:无穷大数的性质与我们在普通算术中所遇到的一般数字大不相同。

这本书中有许多这样有趣的故事,怎么样,你动心了吗?动心了就去看一看吧。

从一到无穷大读后感 篇6

第一次看到《从一到无穷大》这个书名,就敬而远之,觉得这是一本高深且枯燥的学术著作。而一个偶然的机会,公司让我们自己选择读物,恰巧提供的书目里就有这本书,既然再次相遇,那就是它了。拿到手翻开书页,在可笑的贵族故事吸引下,我津津有味地读了下去,尽管很多内容并没有读懂,但书中无处不在的思考依然让我感到震撼,引发了自己的一些思考。

《从一到无穷大》是美国著名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乔治·伽莫夫的代表科普作品,这部优秀的科普著作中,乔治·伽莫夫不仅以通俗的语言、浅显有趣的例子准确清晰地讲述了科学真理以及真理之间的联系,更在轻松乐观的语调中从入门的“一”开始,引领着人向纵深的“无穷大”去努力。其中“大数”这一部分最让我着迷,作者在一串真实的'故事中,不断追问、思考、并进而阐释“数有多大”、“无穷大是什么”、“无穷大的数能比较大小吗”,让人豁然开朗,原来这些都不是可笑的问题,原来这些问题可以这样来分析和解决。

这也让我想起了自己,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与生活中,也是应该以快乐而坚持的态度,从最基础的小事做起,面对问题从不同角度着手,不能安于现状止步不前,要勇于追问与思考,敢于打破常规,在更大的空间去尝试,我们也会有自己的“无穷大”潜能!

从一到无穷大读后感 篇7

我这个学期读的《从一到无穷大》,此书是当今世界上最有影响的科普经典名著之一。我一共用了两月的周末时间读完。读这本书之前,听朋友推荐此书的,他们对这本书赞不绝口。我还不相信呢,于是我想看看是否真实,我去图书管找不到只好到网上查,弄了好久才查到就网购买下了,快递员送来的第一个晚上,我就开始读了。

我开始就像读小说一样的。在一个晚上就手就不稀卷地一口气读了第一部分。后来每当周末晚上都读这本书,直到读完。现在想想此书真的'很好,是我从小到大读过最好的一本书。无论从其作者的身份、背景等来说,还是从自身水准来说,都是一流的。全书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做做数学游戏,内容简单又有趣,深受广大师生欢迎。第二部分是写空间、时间与爱因斯坦,第三部分是写微观世届,第四部分宏观世界。

这本很有特殊与个性的书,与其他科普书相比,很不同。完全是一种大家的写作的风格把数学、物理乃至生物学的许多内容有积地结合起来。仿佛作者是想说什么就写什么。将叙述的内容信手载来,事实上,仔细思考,就会感到各部分之间的内容存在的内在的紧密联系。

从一到无穷大读后感 篇8

《从一到无穷大》是上世纪经典的科普读物,一直想读,后来还送了学生一本,但是直到最近才好好的把它读完了。

这是一本非常引人入胜的科普着作,像书名一样,作者从自然数“一”一直讲到无穷大的宇宙空间,内容涉及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天文等,然而可贵的是尽管涉及这么的内容,但是确是非常有内在逻辑的一本书。对在读研究生的我来说,读这书的最大收获莫过于从中感受到的一种联系,知识与知识之间、各个学科之间的联系。殊途同归,我始终相信各个学科所追求的真理应该是同构的、本质上相同的.。而品读这本书就让我发现了这样的联系,而发现联系又是学习中多么让人兴奋的感受啊!

说了整体感受,再说说具体内容吧。这本书不厚,两百多页,还包括很多插图。全书共四部分,在这四部分中我最喜欢的是讲解时空和爱因斯坦的那部分。对相对论我始终抱着一种敬畏,认为仅凭我这样的智商大概是一点也不能理解了。我曾经确实完全不理解,小时候的科普读物给我的仅是不能理解的科学事实,在我看来荒谬的毫无逻辑可言,以至于此后我竟对相对论产生了如此大的偏见(看来科普也要分时段,普及的同时也要考虑孩子的可接受程度,不然可能适得其反)!但是这本书,打破了我的这种偏见,让我对相对论有了从新的认识,特别这本书对这个问题的讲解从数学开始,不仅让我这个数学科班出身的人对时空有了新的认识,也对数学、数学与其他科学间的关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总之,这是一本非常不错的科普读物,中学生可读,但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从中也同样会有所收益。我想我还会再读,虽然这本书中的内容已经不再新潮,但是我相信我仍然可以从中体会新的观念,获得新的理解!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