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头脑和不高兴》读后感

笔构网

2025-08-30读后感

请欣赏《没头脑和不高兴》读后感(精选7篇),由笔构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没头脑和不高兴》读后感 篇1

最近的一段时间里,我阅读了可爱的任溶溶爷爷写的童话故事《没头脑和不高兴》。我觉得这是一本既有趣又能够教给我们很多生活上的道理的好书。书里面的很多情节常常令我捧腹大笑,可是笑完之后我又陷入沉思:我身上有没有书上所描写的这些小毛病?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书中的小故事:《一个天才杂技演员》。泰焦傲和甄用工是故事中的两个主要人物。泰焦傲身材匀称、英俊潇洒是杂技团的顶梁柱,反观只有十岁的'甄用工又小又瘦只能在杂技团当一个小丑演员。但是泰焦傲太骄傲,甄用工真用功。泰焦傲在休息日的时候整天都是大吃大喝大睡,并不注重身材的保养和技能的训练。因为他太骄傲了,总是把:“我是天才!不用练功!”挂在嘴边。他就这样每天吃了睡,睡了吃,身体也逐渐膨胀了起来。而我们的甄用工呢?每天都很早的起床练功,从早到晚从不停止。甚至有时候还会半夜的时候苦苦训练。但是我觉得甄用工的付出是值得的,他的这种爱学习的精神也是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的。

终于有一天电报来了,休息日过去了,演出又要开始了。可是泰焦傲因为他自己的放纵使得身体太过肥胖、行动不便。最后落得:起床靠“滚”、出门靠推、外出靠坐大象车的地步。最后历经千难万险终于到达了演出场地,可是因为泰焦傲的确太胖了,连他最拿手的杂技走钢丝的高台都上不上去,需要起重机帮他吊上去。上到高台上后,他像滑滑梯一样滑到钢丝当中,就悬在那里。钢丝立马变成了三角形,他不能上也不能下,只能在空中荡秋千、打滚。最后钢丝越坠越细。最终,“嘣!”的一声,竟把钢丝也坠断了,像颗大炸弹似的掉下来。这么大个人从上面掉下来,那还得了,观众吓得都闭上了眼睛。但是等了许久,观众都没有听到泰焦傲落地的声音。于是有人就偷偷从指缝里观察台上的情况,原来是我们的甄用工接住了肥胖的泰焦傲。他成功的接替了泰焦傲在杂技团顶梁柱的位置。因为泰焦傲太骄傲,所以他演出失败了。因为甄用工真用功,所以他演出成功了。

读完这个故事使我明白了:勤能补拙,天才不是天生的而在于积累,聪明也不是天生的而在于勤奋!

《没头脑和不高兴》读后感 篇2

今天,我读了《没头脑和不高兴》的故事,我觉的好像在讲我自己的故事,没头脑记性不好丢三落四,我经常也犯这些毛病。我读了故事后才知道这些坏毛病有多严重,没头脑他想快快长大,恰巧他有个好朋友不高兴遇到了仙人,仙人问他们长大想干什么,没头脑想了想说:”仙人,我要当建筑工程师“。不高兴想了想说:”我想当演员“。

仙人决定把没头脑和不高兴变成大人。没头脑建了一座三百层的少年宫,里头什么都有,总而言之应有尽有。可是,唯独少了一样电梯。不高兴当上了演员,演的是《武松打虎》的`故事,不高兴演的是老虎,武松打了三天三夜的老虎,累的手都抬不起来了,老虎还是精神十足不高兴。这时没头脑才明白过来不高兴的毛病正好跟自己的毛病一样,都给大家带来了害处。

于是,没头脑上台抓住了”老虎“尾巴,拖着不高兴一起去找仙人,要求仙人把他们变回原来,让他们从头来过。这篇故事告诉我,从小养成好习惯非常重要,我以后再也不丢三落四,我要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养成一个好的生活习惯。

《没头脑和不高兴》读后感 篇3

《没头脑和不高兴》这个故事里面讲了两个小男孩的故事,他们两个是一对好兄弟;他们一个叫“没头脑”,另一个叫“不高兴”。

没头脑不是不聪明,就是做事情总是马马虎虎,丢三落四的。他平常不是拿了帽子忘了书包就是拿了书包忘了别的东西;有一次他设计了一座三百层的'摩天大楼做少年宫,忘记了设计电梯,同学们要到二百二十五楼看戏,结果害的同学们上下楼梯一次就要一个月。不高兴呢则是做什么事都不高兴,他和别人搭档演武松打虎,他扮演老虎,根据剧情需要他要被武松打死,可他却不高兴,结果急坏了坐在下面的观众。所以,通过事情的日积月累,人们管他俩叫“没头脑和不高兴”。

通过读这个故事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做事情不能学“没头脑”马马虎虎,丢三落四;也不能学“不高兴”那样任性固执,不听别人的劝告;我们无论在今后的学习中还是生活中做事情要多动脑子,多听别人的建议或意见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完美。

《没头脑和不高兴》读后感 篇4

我看完了《没头脑和不高兴》里面有一篇我最喜欢的文章,奶奶的怪耳朵。

故事讲了闹闹是一个很爱闹的孩子,每天要么就是喊:“饿坏了,你快给我吃点心!”要么就是“咚咚咚”的下楼声。有一天爷爷说奶奶的耳朵真怪!一天中午吃饭,闹闹看见满桌的菜要吃草鸡蛋,就对奶奶大声喊:“我要炒鸡蛋!”,奶奶看着闹闹的嘴型,就说:“闹闹,你的牙疼对吧!我给你吃药。”闹闹小声的说:“奶奶谢谢你啦!我的牙不疼。”又接着喊:“我要吃炒鸡蛋!我要….我要….”嗓子都喊哑了,奶奶说:“你的牙又疼了,快吃药!”闹闹站在椅子上对奶奶九十度鞠躬,筋疲力尽的.说:“奶奶我要吃炒鸡蛋!”奶奶说:“看我这记性!明明把鸡蛋炒好,不端出来,你都不提醒我!”我的嗓子都喊哑了,还不算提醒你!闹闹心里想。

一天,我去公园,问了一位老爷爷,我大声说:“ 鲁迅公园怎么走?”爷爷没听见,我小声说:“鲁迅公园怎么走?。”爷爷告诉我了去鲁迅公园的路程,那位爷爷也是一对怪耳朵。

《没头脑和不高兴》读后感 篇5

我在暑假读了一本好书,书名叫《没头脑和不高兴》。

这本书给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为什么他叫没头脑呢?是因为他丢三落四,至于不高兴,他的特点是“唱反调”你说他向东走,不高兴偏要向西走,你向西走,不高兴偏要向东走。

一天没头脑被妈妈骂了,说没头脑长大了做不了大事!没头脑回房间里正伤心着呢,突然外面发出了熟悉的`声音,正在叫他,没头脑快来,我看见仙人了,原来是没头脑最好的同学,不高兴和没头脑一起去了仙人那里,把不开心的事情跟仙人说了,我们都想变成大人,证明自己是个有用的人!没头脑当了建筑师,准备设计一个300层能提供人们吃喝玩乐住的少年宫!虽然建好了!但是没头脑设计没有电梯,只有楼梯!放假了许多同学少年宫看戏,没有电梯,楼梯要爬16天啊!

这本书活生生的告诉我们干什么事情都要认真思考,不能丢三落四,更不能乱发脾气,发现自己有坏习惯及时改正过来!以后才能会有更大出息!

《没头脑和不高兴》读后感 篇6

看了《没头脑和不高兴》这本有趣好笑的故事书后,我不仅笑了起来,现在想起来还忍不住想笑呢!

这本书介绍了两个小朋友《没头脑和不高兴》的故事,没头脑不是不聪明,只是做事经常打个折扣,而且很马虎。常常丢三落四,因此总批评。和没头脑并不在乎这些,他长大后当上了工程师,设计了一座300层的摩天大楼,做少年宫,里面有剧场,有运动场,有游艺…总而言之,应有尽有,可就是忘了设计电梯要去225层楼去看场戏,得背上干粮,被子,上下一次要一个月。而不高兴为什么叫不高兴,其实他不是不会笑,而是执着任性,总不愿与他人协调配合,有一次他跟人搭档演武松打虎,他扮演老虎,却总不高兴按照剧情的要求被武松打死,结果急坏了台下看戏的小朋友,说简单点儿就是别人让他上西,可他并不乐意,偏上东你们看,这就是他们名字的由来。

读完这本书,我有很多的感悟,想与大家分享,其实没头脑和不高兴两个人物给我们了很大的启发,没头脑告诉了我们做事要仔细,无论什么事情都来不得半点马虎,否则必定会徒劳无功。也告诉了我们在学习上,工作上更要仔细,如果你建好了一座大厦,但却忘了装电梯,那前面的坚持和汗水不就白费了吗?所以,在生活上,只要你细心,坚持,努力,什么事情都全成功。而不高兴告诉了我们,要用微笑善待每一天,与别人也要团结相处,要多听取别人的意见和建议,多尊重身边的每一个人,那和每一个人都会和睦相处的'。如果你每天板着脸,自然就觉得身边每一样东西都不好。那换一种想法你每天都笑嘻嘻,乐呵呵的,那就会觉得大自然是如此美好,我们也应该多发现大自然中的许多乐趣,自然就觉得每一天都过的充实、快乐。

这本书告诉了我们的的确很多,只要我们慢慢领悟,大自然中就会有我们意想不到的人与事,那必定每一天过的开心、快乐!

《没头脑和不高兴》读后感 篇7

我读了任爷爷写的《没头脑和不高兴》这本书,高兴极了,也受到了很多启发。故事中的“没头脑”并不是没有脑子,只是他做事总马马虎虎,丢三落四,不想动脑去思考问题。“不高兴”也不是不会笑,只是他固执任性,不愿与他人一起配合。

这本书中有好多故事,但我最喜欢的是《名人效应》这个小故事:他们在旅途中,没头脑和不高兴的钱包被盗了,好不容易找到一份可以挣到路费的'工作,由于他们想着急回家,黑心商人就利用他俩的《名人效应》大量推销劣质营养品,后来经过警方调查,他俩成了受害者,还好最后他俩协助工商部门端掉了这个黑窝。

看完整本书后,我懂得了许多道理:从小要养成好习惯,刻苦学习,团结同学,敢于冒险,尊敬长辈,做事不拖拖拉拉,努力做一个文明快乐的好孩子。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