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活动课教案(精选12篇),由笔构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活动课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感受欢快的音乐形象,模仿青蛙跳,捉虫的动作。
2、喜欢听音乐做游戏。
3、懂得青蛙是保护庄稼的益虫。
活动准备:
1、农田背景一幅,纸制害虫若干,青蛙胸饰人手一份,音乐磁带、录音机。
2、活动前让幼儿认识青蛙和了解青蛙的生活习性。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 律动:教师份青蛙妈妈,幼儿扮青蛙宝宝,宝宝和妈妈一起随着音乐做律动愉快地进教室。
2、 发声练习:1 2|3 4|5 6 5|5 4 3 2| 1- :||
我 是 一 只 小 青 蛙 呱 呱 呱 呱 呱
(二)基本部分
1、 复习歌曲《青蛙捉害虫》
2、 提问:1)宝宝先想一想,捉害虫的时候,为什么动作要轻,不能发出声音?
2)宝宝做给妈妈看一看,你是怎样捉害虫的?
(让幼儿用形体表现)
3、 教师示范"青蛙捉害虫"动作要领。
1) 青蛙跳:两脚分开,两腿屈膝,手心向前,五指张开,轻轻跳。
2) 捉虫动作:蹲下来,两臂在体前伸直,手触地,腿分开,眼睛盯住虫子,轻轻跳过去捉害虫。
4、 幼儿在教师指导下,练习两遍青蛙跳和捉害虫动作。
5、 游戏:"小青蛙捉害虫"
1) 教师讲解游戏规则。
2) 幼儿在教师指导下做游戏两遍。
音乐开始,幼儿唱歌"小青蛙捉害虫",唱完后,做模仿动作青蛙跳,来到农田,蹲下来,做捉虫准备。当教师说"轻轻跳过去捉害虫"小朋友模仿青蛙捉害虫的姿态,靠近"害虫"跳跃,捉住"害虫",假装吞食。
(三)结束部分
教师小结,做律动"小青蛙"离开教室。
活动课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热爱自然情感和关注自然现象的兴趣。
2、利用落叶展开想象,锻炼幼儿的创造性及动手动脑能力。
3、培养幼儿的亲情感及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多种形状、颜色、大小不同的树叶若干。
2、画纸、剪刀、水彩笔。
3、音乐《小树叶》
4、落叶图片
活动过程
(一)观察落叶
带领幼儿观察深秋的自然景色,从气温、农作物、树叶变化,感受秋天快要过去了。重点组织幼儿观看小树叶从树上落下来的情景,并让幼儿来拣落叶,追落叶。把拣到的落叶分开来拿,干落叶在右手,未干落叶在左手。
(幼儿在拣落叶过程中,来分辨干落叶和未干落叶,锻炼幼儿在不限落叶的形状、大小、颜色等来分类。)
(二)欣赏落叶
欣赏手重落叶形状、颜色,区别干落叶与未干落叶的特征。
(通过观察,幼儿发现干落叶的形状卷曲、不平坦,颜色呈黄褐色,叶脉干瘪,把它放在手中一握,成了碎片。而未干落叶的形状平坦、美丽,颜色呈黄色、黄绿色、红色等,叶脉柔软、有水分,把它放在手中一握,伸展开,还和原来一样。)
(三)展开幼儿想象
1、引导幼儿讨论,你还见过什么样的落叶,说一说它们的形状、颜色等,它们为什么落叶?激发幼儿的求知欲。
2、观看图片,教师准备一些落叶树的落叶情景及落叶原因,进行讲解。
(通过想象与观察欣赏,幼儿了解到,秋天来了,树叶有的变黄、有的变红飘落下来,这样的树叫落叶树,也叫阔叶树。)
(四)落叶的利用
1、通过谈话,引导幼儿说出落叶的用途。(落叶可以做什么?)
2、幼儿进行操作:
请幼儿利用落叶大胆想象,进行自由操作,做出自己喜欢的作品。
(1)、利用手中的未干落叶,编手工制品,如:小碗、小勺子、匙子、小船等,并让幼儿自由编制,展开想象编自己喜欢的作品,创编新的作品。
(通过编制,锻炼幼儿小手的灵巧,幼儿兴致很高,并展开想象、开发思维、大胆创编落叶作品。)
(2)利用落叶来粘贴作品,教师不限制幼儿粘贴内容,幼儿大胆想象,自由创意来粘贴自己喜欢的作品,要求幼儿保持画面整洁。
(让幼儿不受落叶的形状、大小、颜色限制,来动手粘贴作品,展开幼儿想象、开发幼儿思维、大胆创作,粘贴自己喜欢的作品内容。幼儿兴致很高,很快进入操作过程。)
(3)制作树叶面具。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在树叶上做出眼睛、嘴巴、鼻子,做出一个漂亮的树叶面具。
(五)作品欣赏、评价
欣赏
欣赏幼儿作品,要求幼儿说出自己的作品创意,说出用的是什么树的落叶。
(将作品放在展览区,让幼儿与小朋友之间相互交流作品内容,并说一说自己在活动中的感受,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评价
幼儿和教师共同来评价幼儿作品,并提出合理建议。
(通过评价,幼儿从中得到启发,应该怎样做会更好,为下次努力打好基础。)
(六)亲情活动
1、教师引导幼儿说出我们只以有这样好的作品,应该感谢树妈妈。让幼儿自由发言,说一说应该怎样感谢树妈妈?有的幼儿说:“我给树妈妈送礼物”有的幼儿说“我给树妈妈浇水”还有的说:“我是树妈妈的小卫士,我来保护它”等。
2、教师对幼儿进行保护树木教育,知道树木对人类的重要性。
3、进行幼儿给树妈妈送礼物活动,并对树妈妈说一句悄悄话。
(通过活动幼儿兴趣很高,表达了对树妈妈的亲情感,知道了落叶是树妈妈的孩子,幼儿将自己的编制品送给树妈妈,让树妈妈在冬季里不在寂寞,并对树妈妈说一句话,表达内心感情。)
(七)歌曲:《小树叶》
幼儿围绕大树手拉手来唱《小树叶》的歌曲,加深对大树妈妈的亲情感。
(八)游戏:树叶
玩法:
1、幼儿两手握住手中树叶的叶柄两端,与对方的叶柄相互交叉。
2、两人要同时用力。
3、两人要同时用力勒树叶。
活动结束
请幼儿找一找有哪一些树落叶,有哪一些树不落叶,为什么?
加深幼儿对自然科学的探索与求知欲望。
活动课教案 篇3
教育活动目标:
1. 学习用恰当的方式帮助和安慰别人,表达自己的爱心。
2. 能感受到他人的悲喜忧伤等情绪。
3. 愿意主动地与同伴交流。
活动准备:
1. 摩条做的麦克风两个
2. 故事《播报心情》 ppt
3. 云南地震内容、捐赠爱心活动ppt
4. “方法大比拼”课件
5.气球若干,彩纸、笔、红丝带
活动过程:
一、音乐伴奏,师生表演
播放《表情歌》音乐,师生边唱边表演进活动室。
二、欣赏故事,理解内容
1. 放映ppt,教师边讲故事便引导幼儿进行猜测。
2. 提问:心情预报说狮子今天的心情怎么样?
雨天是指怎样的心情?
为什么狮子的心情是雨天?
可能因为什么事情会让心情是雨天?(幼儿讨论)
森林里的小动物听到这一播报是怎么做的?
还可以怎么做?
狮子的心情会发生变化吗?发生怎样的变化?
三、相互采访,播报心情
今天,老师请你们当一回小记者,先相互采访一下心情,要说清楚感受和原因,
(幼儿结伴相互采访、记录)
四、 倾听心情故事,讨论方法
我们听到这样一则心情故事。(请故事中心情不好的幼儿到集体前)
我们有什么办法让他的心情变成晴天呢?比比谁的方法好,哪组的方法多?
(幼儿讨论,说方法,教师利用课件添入奖励标记)
(评选获胜小组)
五、观看ppt课件,升华情感
幼儿看图片,教师播报云南地震。
师:我们小朋友怎么做才能使他们的心情“转晴”呢?
(幼儿讨论,教师总结)
祝愿灾区的人们过上幸福、安定的生活,让我们带着这份美好的祝愿去装饰放飞爱心气球。
活动课教案 篇4
一、亲亲热热——向毛毛虫问好
指向:能响亮地说出自己的名字,接受大家的欢迎,也能友好地欢迎同伴。
准备:毛毛虫玩偶1个。
过程:
1、教师出示玩偶毛毛虫。
教师:“毛毛虫向大家问好:‘大家好,我是毛毛虫。你看我有好多好多的脚,可以到处跑,多棒啊!’”
2、鼓励宝宝起立,大胆地告诉大家自己的名字。教师和其他宝宝一起来拍手欢迎。对于说得好的宝宝,还可以请“毛毛虫”和他握握手以示鼓励。
3、点名游戏继续,直到每位宝宝都被介绍到。
二、做做玩玩——夹夹看
指向:练习三指捏,增强手指的肌肉力量,发展手眼协调性。
准备:
1、人手1份:没有脚的毛毛虫(或小甲虫、螃蟹)大卡片1张,红、黄、蓝色的小夹子各3个放于小碗内。
2、背景音乐。
过程:
1、教师以标准姿势取工作毯、玩具托盘。
2、教师创设情境,介绍游戏方法。
出示没有脚的毛毛虫卡片:“刚才和我们做朋友的毛毛虫有很多脚,可是这条毛毛虫没有脚,哪儿都不能去,它觉得很没劲,我们用夹子来给它当脚好吗?”
从小碗中取出一个夹子,请宝宝说说夹子的颜色,然后用拇指、食指和中指使夹子张开夹在毛毛虫的身体下面。用同法将剩下的夹子全部夹好。
完成后使“毛毛虫”站立在地上并移动,激发宝宝兴趣:“瞧,毛毛虫站起来了,它可以东走走,西看看,可开心了!”
逐一取下夹子,放回小碗中,将小碗、卡片放入托盘,送回玩具架。
3、教师出示没有脚的小甲虫、螃蟹等大卡片,引导宝宝游戏。
教师:“请宝宝也来帮这些小动物装上脚吧,让它们也能到处走走玩玩!”
提示家长:这个活动可以锻炼宝宝三指捏的力量,发展宝宝的手眼协调能力。可根据宝宝的能力调整游戏内容,如对于不太会夹的宝宝可先引导他学会打开夹子;要用语言激发宝宝的操作欲望,鼓励宝宝坚持夹完。
家长协助宝宝取工作毯和托盘,宝宝自主操作。教师逐一观察家长和宝宝的操作情况,并与家长交流,对家长和宝宝给予适时的指导。如宝宝一只手力量有限,可帮助宝宝使用两只手练习;对于手部力量较弱的宝宝,回家后可先为其提供弹簧较松的夹子练习。
4、15~20分钟以后播放収玩具音乐,提醒家长和宝宝一起収归活动材料。
三、说说唱唱——开火车
指向:感受音乐节奏的快与慢,会听音乐学习一个跟着一个走,体验集体游戏的快乐。
准备:钢琴弹奏歌曲《开火车》。
过程:
1、教师模仿开火车的动作引发宝宝兴趣。
教师:“我来请宝宝坐火车喽,被拍到肩膀的宝宝就可以跟老师坐火车去旅游了!”
2、集体游戏“开火车”。
请宝宝们起立,围成一个圈,家长站在宝宝的身后。
配班教师弹琴,主班教师当火车司机,边唱边在圈内慢跑,并用手轻拍圈上宝宝或家长的身体,被拍到的宝宝和家长即排在教师的身后,一个拉着一个的衣服,模仿坐火车的情景。游戏重复进行,直至全部坐上火车。
3、游戏时可变化歌曲弹奏与演唱速度,先慢后快,让宝宝感受不同的音乐节奏。请家长和教师一起唱歌,投入地游戏,使宝宝感染愉快的游戏情绪。
4、游戏2~3遍后家长可退到一边,鼓励宝宝单独参与,大胆地和同伴游戏;也可请家长带宝宝轮流做司机,其他家长、宝宝和教师跟在后面边唱边游戏。
附歌曲:开火车 1=C 2/4 柯岩 词 方叶 曲
5 5 5 3 2︱1 5 5︱6 6 5 3 2︱1 3 2︱1 3 2 . 3︱1 3 2︱
小板 凳 排一 排,小朋 友们 坐上来。坐上来, 坐上来,
6 6 6 5 3︱6 6 5 3︱2. 3 5 6︱3 2︱5 -︱
我们 的 火 车 就 要开。 我 当 司 机 把 车 开,
1 1 1 1 1︱3 3 3 3 3︱5 5 5 5 5︱1 -‖
轰 隆隆 隆 隆,轰隆 隆 隆 隆,轰隆 隆 隆隆 呜——
四、开开心心——神秘袋
指向:丰富手部触觉刺激,喜欢摸摸、猜猜的游戏,发展认知能力。
准备:人手1个小布袋,袋内放各种形状的物品4~5个(小球、汽车、书、积木、小碗、勺子、水彩笔等)。
过程:
1、请家长带领宝宝面对教师围成半圆坐下。
2、教师出示小布袋,引发宝宝的兴趣。
教师摇一摇布袋:“里面藏着什么呢?老师先来摸摸看!”
示范摸一摸的动作,并描述摸到的物品请宝宝猜测。如:“这个东西是圆圆的,可以用手拍一拍,也可以用脚踢一踢。宝宝猜一猜是什么?”(小球)
宝宝猜好后拿出来看看,比比谁猜得对,并和宝宝一起说出物品的名称。
3、宝宝自取“神秘袋”,和家长玩“摸一摸”的游戏。
先让宝宝通过触觉、视觉,认识一下袋里的物品;等宝宝熟练后,请宝宝闭上眼睛,伸手入袋摸一摸,告诉家长摸到的是什么;然后让宝宝将物品取出,和宝宝一起说说物品的名称。
初次游戏时可只放2~3件物品,降低难度,待宝宝熟练后逐步增加数量。
家庭延伸:在家为宝宝提供袋子或小包,装入不同质地的物品让宝宝玩“摸一摸”的游戏。
活动课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理解歌词内容,初步学习用自然声音愉快的歌唱。
2、尝试边唱歌,边根据歌词内容自由做动作。
3、积极参与歌唱活动并体验与别人一起歌唱的欢乐。
活动准备:
幼儿在园内的生活照片四张、幼儿园主建筑照片一张、小朋友做游戏的照片一张、小朋友拍手唱歌的照片一张、小朋友跳舞的照片一张。
活动过程:
1、欣赏小朋友在幼儿园的生活照片,倾听教师范唱歌曲。
——教师共同分享照片的内容,启发幼儿说说:照片上是什么?
——教师边指照片,边范唱歌曲一遍。
——教师以愉快的情绪边做动作边示范唱歌曲两遍。
2、学唱歌曲。
——教师用留白的方式提问歌词,引导幼儿有重点的学唱。教师:我爱我的……,幼儿园里……多,好朋友在一起干什么呢?又……又……,大家一起真快乐。
——引导幼儿跟唱,并尽可能带领幼儿边唱边做相应的动作。
3、师生共同演唱歌曲。
每唱到“大家一起真快乐“,引导幼儿和周围的好朋友搂一搂、抱一抱。
4、和朋友一起,分享幼儿园里哪些好玩的玩具呢?现在,让我们和好朋友一起去玩,好吗?在准备工作中看照片部分我改成:课前带领孩子参观校园环境,让孩子熟悉幼儿园,感受幼儿园优美的环境。
活动反思:
本活动是小班上学期的第一次音乐活动,因此,在整个活动设计中,主要以让幼儿听教师演唱歌曲为主,幼儿通过动作的参与来体验音乐活动的愉快。活动中对幼儿的动作表现和演奏技巧没有提出一定的要求,目的是给幼儿宽松的集体生活的氛围,减轻幼儿活动紧张程度,让幼儿在放松的状态下,自然地投入到音乐活动中,更好地促进幼儿接纳新生活。这里也体现和渗透了社会适应性的话题。
在活动实践中我觉得可以先让幼儿看幼儿用书,理解歌词,学唱歌曲,活动时可以让幼儿欣赏教师演唱,在反复欣赏中熟悉歌曲的旋律与歌词。在此基础上,学唱歌曲,就相对容易接受。
活动目标:
1、能够关注小学环境及小学生活动的主要方面,进而提高实地参观的愿望。
2、学习用语言表达自己对画面的理解.
活动准备:挂图第3号《美丽的小学》。
活动过程:
一、看看小学。
1、小朋友和豆豆、莉莉一样,在快要上小学的时候有好多担心,都想知道小学到底是什么样的,我们在参观小学之前先来看一张图片。
2、教师出示图片,这里有一幅小学的图片,它会让我们知道小学里的一些情况。
二、美丽的小学。
1、指出左下图,提问这是小学的什么地方?是怎么样的?从这里看到的楼底是做什么用的?楼房前面有什么?
2、小学生在什么地方锻炼身体?那里会有些什么?
3、小学生在什么地方大小便?和幼儿园有什么区别?告诉幼儿,小学的厕所有男女之分。
三、小学里的人。
1、小学里有些什么人?他们每天在做些什么?
2、揭示左上图,这是什么地方?有谁?在做什么?
3、揭示左中图,这是什么地方?谁和谁在一起?在做什么?
四、真想看看小学。
1、我们从图片上知道了小学是怎么样的,小学到底是什么样的,以后我们有机会去参观一下小学就知道了。
2、说一说,参观是你最想看的和最想知道的事情是什么?
活动课教案 篇6
古诗词活用活动
活动目的
古典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与瑰宝。通过“化诗入文”的古诗词运用活动,可以培养学生自觉运用古诗词的习惯,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同时得到情感的熏陶。
活动过程
1、学生收集活用古诗词的语句,初步感知“化诗入文”的语言特点。
2、通读课内外已接触过的古诗词,为运用作准备。
3、类型举例
①、借诗词来表达感受如:
他们年龄与我相仿,却已懂得靠勤工俭学来养活自己,屋里烛光闪烁,
让我感觉出一种“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滋味。
升起那降落的风帆,你来校时明白了“长风破浪会有时”,你明白自己一定能“直挂云帆济沧海”。
夜深了,我们划着船向回走,一路高高兴兴地谈着,山涧的景色在月色中更加朦胧,更加迷人,我们有一种“沉醉不知归路” 的感觉。
看着还对读书有厌恶的学子们,我蓦然有一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感觉。
语文让我们深味“逝者如斯”的感慨,“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的忧愁,“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无奈,“秋阳不散在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的萧瑟。
②、借诗词来抒写情景如:
夕阳西下,我们来到溪流的拐弯处,船驶进了一片树林里,月光淡淡地照在我们身上,照在整个树林里,“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我们不禁吟起诗来。
但那红色似乎很淡,淡得很寂寞,尤其是映衬在周围的浓绿之中,更显得“晚花酣晕浅”。
经过一番周折,终于赶到寒山寺,但已日落西山,只剩下太阳的余辉留在天际。因此并没有感到特别的地方,只有那欲滴翠色的大树和厚实的黄墙,能让人体味到“禅房花木深”的神韵。
梧桐树庇护着我不受太阳的照射,就像爷爷庇护着我不受半点委屈一样。傍晚,竟下了一点细雨,爷爷叹口气说:“梧桐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③、借诗词来写事如:
乡村四月,大人们“才了蚕桑又插田”,我学着大人的样子“傍桑阴学种瓜”
,是那么认真,那么专注。
每每初赛、复赛,你总能在赛场上发现一张张新鲜而坚毅的脸孔,全然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之势。
他失眠了,大叹一声“长夜漫漫无心眠”后,便出门闲逛去了。
④、借诗词来说理如:
不仅做生意“酒香也怕巷子深”,在生活中,许多的事情都是这样。
“不经一番风雨苦,哪得梅花扑鼻香”,学习就要吃苦,不吃苦就得不到好成绩。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使敌人闻风丧胆的人,区区十二道金牌便使他陷身囹圄,终于丧身于奸臣昏君之手。听听“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将人才”的肺腑的之言,树人之难则已令人望而生畏;听听“圣代也识无弃物,侯门未必用非才”的怯懦哀叹,毁人之易真正令人触目惊心。
⑤、借诗词代人、事如:
孔明“士为知己者死”,一生谨小慎微,鞠躬尽瘁,死心塌地为刘氏集团卖命,不愧千古一相;只可叹到了扶不起的阿斗继位时,仍遵先帝遗愿,小心伺候将倾的大厦。愚忠的后果是“出师未捷身先死”,后人的泪满襟,正如“隔叶黄鹂空好音”。
这感情,“没有风潇潇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那样悲壮,也没有“情也依依,梦也依依”那样的缠绵,有的只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留恋。
读书,是一道宁静而永恒的风景,在其中能欣赏“云破月来花弄影”的诗情,也能品味“山映斜阳天接水”的画意。
历代文人墨客曾将雪用来象征这,象征那,不过,对我而言,无论这雪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还是“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雪就是雪,不被泥淖沾染,不为世俗玷污,以一种“质本洁来还洁去”
的高雅风貌拂过人间,值得每个人去欣赏和喜欢。
现在小小年纪就这样女性化,再长大些岂不“回首依门嗅青梅”。
此时,朱自清笔下的父亲的背影让我无法忘记,孟郊慈母手中的针线在我心中穿梭,李白“低头思故乡”、岑参“双袖龙钟泪始干”的惆怅,王维“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感慨,我都能一一体会。
4、尝试写作:学生用接触过的古诗词写话。
5、小组交流
6、小组代表发言
活动课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感受欢快的音乐形象,模仿青蛙跳,捉虫的动作。
2、喜欢听音乐做游戏。
3、懂得青蛙是保护庄稼的益虫。
活动准备:
1、农田背景一幅,纸制害虫若干,青蛙胸饰人手一份,音乐磁带、录音机。
2、活动前让幼儿认识青蛙和了解青蛙的生活习性。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 律动:教师份青蛙妈妈,幼儿扮青蛙宝宝,宝宝和妈妈一起随着音乐做律动愉快地进教室。
2、 发声练习:1 2|3 4|5 6 5|5 4 3 2| 1- :||
我 是 一 只 小 青 蛙 呱 呱 呱 呱 呱
(二)基本部分
1、 复习歌曲《青蛙捉害虫》
2、 提问:1)宝宝先想一想,捉害虫的时候,为什么动作要轻,不能发出声音?
2)宝宝做给妈妈看一看,你是怎样捉害虫的?
(让幼儿用形体表现)
3、 教师示范"青蛙捉害虫"动作要领。
1) 青蛙跳:两脚分开,两腿屈膝,手心向前,五指张开,轻轻跳。
2) 捉虫动作:蹲下来,两臂在体前伸直,手触地,腿分开,眼睛盯住虫子,轻轻跳过去捉害虫。
4、 幼儿在教师指导下,练习两遍青蛙跳和捉害虫动作。
5、 游戏:"小青蛙捉害虫"
1) 教师讲解游戏规则。
2) 幼儿在教师指导下做游戏两遍。
音乐开始,幼儿唱歌"小青蛙捉害虫",唱完后,做模仿动作青蛙跳,来到农田,蹲下来,做捉虫准备。当教师说"轻轻跳过去捉害虫"小朋友模仿青蛙捉害虫的姿态,靠近"害虫"跳跃,捉住"害虫",假装吞食。
(三)结束部分
教师小结,做律动"小青蛙"离开教室。
活动课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会春夏秋冬不同季节景物的主要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
2、通过活动,激发兴趣,促使学生多看书,扩大阅读面,从中受到启迪,进而有效地提高写景的能力和水平。
活动准备
1、布置学生课外大量阅读,收集有关四季的词汇、古诗及相关常识,分类摘抄描写四季景色的精彩片断。
2、准备活动用具:记分牌、秒表、空白投影片、铅画纸。
活动过程
一、激趣入境:
迷人的春天是令人欢欣鼓舞的;夏日的晴空是灿烂的;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是大地生育的时节;而冬天,大地仿佛处于沉眠状态。冬去春来,夏去秋来,大自然就是这样神奇地变幻着日月星辰,风云雨雷,变幻着温度、湿度、色彩、光线……
今天的活动课,让我们一起走过春、夏、秋、冬,领略四季风光。
二、授队牌,介绍活动规则
三、活动①:积累词汇
1、各队选一名代表,写出3个表示季节的词,要求按照季节内气温变化的顺序。
(写对升一格)。
2、人们根据每一季节气温的变化分别赋与它们不同的名称,除此之外,代表季节的词还有很多,比如说,抓住季节的主要特征来描绘。谁能在1分钟内写出5个这样的词。注意:这五个词语中不能带有“春夏秋冬”这4个字,同队同学可
提示。
(规定时间完成5个上升2格,完成3个上升1格)
3、看来,这几位同学平时比较注意积累词语,其他同学呢?下面,我们来进行开火车比赛,每人说一个代表季节特征的词,不能重复,看哪一列火车开得又快又稳。
(根据速度分别上升4格、3格、2格、1格)
4、描写季节的词语还有很多,同学们在日常阅读中,要做有心人,及时地把词语分类并摘抄下来,为自己的“语言仓库”增加财富。
四、活动②:赏析片断
1、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你们最喜欢哪个季节?请说说理由。
2、古代诗人为我们留下了很多描绘四季风光的诗句,谁背背看。
(背一首上升一格)
3、现代的文人墨客又是如何描写四季景色的呢?同学们,请把你们平时摘抄的精彩片断读给大家听一听,我们来评选今天的“摘抄之星”。
①队内交流,队长负责评出本队最佳摘抄片断制成投影片。
②四队轮流上台交流摘抄,投影显示。
⑴由摘抄者介绍为什么摘抄这一片断。
⑵学生评论,这些片断好在哪儿?精彩在何处?
⑶一起赏读。
⑷评出名次,最佳者为“摘抄之星”。
(最佳队上升2格,其余3队各上升1格)
4、通过刚才的赏读,我们知道了描绘四季风光的重点是留意观察,抓住不同季节的主要特征,春天可以写——(引导学生答。新生的绿草,含苞待放的桃花,报春的燕子……),夏天可以写——(盛夏的太阳,又闷又热的空气,蒸笼似的房子……),秋天可以写——(金黄色的田野,丰收的果实,凄凉的秋风秋雨……),冬天可以写——(阴惨惨的乌云,落叶的枯枝,呼啸的北风,迷人的雪景……)
五、活动③——练写片断
1、每人动笔练写片断。
2、上台交流,打擂台(四队依次上台朗读片断,各升一格)。
3、评选“创作之星”(升一格)。
六、为优胜小队发奖
七、总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积累词汇,赏析片断,练写片断等一系列活动,初步掌握了描写四季风光的写作方法。其实,写景并不难,大自然千变万化的景象是呈现在每个人面前的,只要你迈出脚步,睁大双眼,做个细心观察的有心人,就能描绘出种种瑰丽多彩的风景画。
活动建议
1、以大组为单位把全班同学分成“春、夏、秋、冬”四队,每队把课桌并拢,队员围坐四周,以便讨论、交流。
2、记分牌设计:底色为绿、红、黄、白的格子,记分牌上挂四根细线,分别系上“桃花、荷花、菊花、梅花”为“春、夏、秋、冬”四队成绩升降标志。
资料附录
1、每一季节按气温变化顺序的词
早春阳春暮春
初夏仲夏盛夏
初秋仲秋深秋
初冬仲冬隆冬
2、记分牌
(绿)(红)(黄)(白)
(桃花)
(荷花)
(菊花)
(梅花)
春
夏
秋
冬
《四季风光》指导说明及总结
一、针对现状,确定选题。
描写景物的文章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是常见的,尤其是在中年级语文教材中开始更多地接触到这类文章和练写小片断。可是,在小学生的作文中,我们发现写自然景色的比较少,成篇写景的更少,一篇作文中有写景的语句也不多。什么原因呢?我想,一是因为不少人觉得写景好像很高雅的事,很难学好;二是由于没有掌握写景的技巧。针对这种现准状,我依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水平,选择学生比较熟悉的四季景色的描写入手,以活动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引导学生观察事物,抓住特征,写景抒情。
二、课前准备,积极主动
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是上好活动课的关键。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活动课首先应让所有的学生有充分的自主权利,主动参与、自主地活动。活动课主题确定以后,我让学生自找资料,自我准备,告诉学生只要平时注意观察,注意积累,就可以在此次活动中大显身手。学生兴趣盎然,通过各种途径积极准备,所搜集的资料大部分是课外的。这些知识的积累完全是学生自主的,充分体现了活动课的自主性原则,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主体意识。
三、形式多样,课堂活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情感外显,好动、喜欢丰富多彩形式灵活的各种活动。根据这一特点,设计《四季风光》我采取了笔循序渐进,动静结合,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
首先是进行“词语积累”方面的竞赛活动。这种形式符合小学生好胜心强,喜欢自我表现的特点。竞赛中人人动起来,动脑、动口、动手,全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个个情绪高涨。从活动效果看,学生的词汇积累相当丰富,写春天的有“乍暖还寒、莺飞草长……”,写夏天的有“炎风酷日,烈日灼灼……”,写秋天的有“丹枫迎秋,秋虫啾鸣……”,写冬天的有“山舞银蛇,银妆素裹……”在此基础上学生背诵古诗,边背诵边感受诗中意境,体会诗人丰富的想象力。接着以组内交流形式进行“赏析片动”,要求每个学生把自己的摘抄的片断读给别人听,并投影显示各组推荐的最佳摘抄片断进行评议。
春天组:春天到了,风儿轻轻地抚摸着柳树姑娘的面颊,把嫩嫩的柳芽从睡梦中引出来。顿时,黄绿色的柳芽绽满枝条。柳条舒展着它那柔软的腰肢,随着春风和谐的音乐,翩翩起舞,舞着、舞着,一片片嫩绿的柳叶伸出头,睁大了眼睛,争着观看这奇妙的大世界。
夏天组:夏日,天气非常闷热,大滴大滴的汗珠从人们脸上滚落下来。人们是多么需要风啊!然而,风却和我们捉迷藏,不知躲到哪里去了。即使有点风也是暖烘烘的,吹散不了炎热。怪不得叫“熏风”。
秋天组:枫树林给大地铺上了红色的地毯,秋风一吹,枫叶发出哗啦啦的响声,好似在鼓掌欢庆这丰收的景象。看,那菊花,它们开得多么热烈!多么旺盛!黄的、红的、白的、紫的……一朵朵,一簇簇,迎着秋风,披着寒霜,争妍斗艳,喷芳吐香,开得到处都是,简直成了一个锦簇的世界。
冬天组:隆冬季节,凛冽的寒风刮起来,卷起尘土,吹得人们睁不开眼睛。路上的行人渐渐地稀少了。小姑娘围上围巾。有些调皮的小男孩干脆倒退着行走,躲过风头。有些行人缩着脖子,把手放在袖筒儿里,快步向前奔去。
学生在评评议议中领会了写景的技巧:认真观察,抓住特征,写出变化。这种形式让学生在活动中接受知识,有力地促进了学生把学过的语言知识进行消化吸收,从而调动了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以上几项活动为学生开阔了视野,打开的思路,使学生产生了富有创造性的写作灵感。最后一项活动——“练写片断”也就水到渠成了,学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描绘出美丽的四季风光。
这节活动课的设计以学生为重心,强调自我准备,自我表现,自我发挥,使他们在愉快和合作的气氛中主动参与老师设计的学习活动,提高了学习兴趣,体现了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作用的有机结合。
四、课后延伸,发展能力
这节活动课我从学生最熟悉的四季景色入手,引导学生自悟自得,掌握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但这只是一个起点,目的是引起学生的兴趣,由此探究下去:如体描写山森原野、江河湖泊、花草树木、鸟兽虫鱼等自然景物,体会写景在文章中的作用。
语文活动课以它活泼多样的形式和内容,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语言材料,为少年儿童提供了集体活动的场所,从宏观的延伸看,我们可以让学生根据自身的需要,根据实际发展情况,推出新的活动方式和组织方式,以活动促发展,使他们成为当今社会所需要的开拓型的,创造型的人才。
活动课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引导并鼓励幼儿在感受不同类型音乐的基础上大胆地表现出自己认为的善与恶的形象。
2、通过活动,引导幼儿学习新授单词:wolf。
3、引导幼儿体验英语活动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情景创设(森林)、小兔的头饰若干、大灰狼的衣服、磁带
活动过程:
(一)情景创设(复习部分动物单词)
出示小兔的头饰,Who is it ? 今天我们就来做rabbit做游戏,(幼儿与教师一起带头饰)
Who are you ?
We are rabbits. (音乐):今天我们又要来做游戏了,Are you happy?
( Its carrot go go go carrot carrot eat eat eat.
Its grass go go go grass grass eat eat eat.
Thats mushroom mushroom mushroom eat eat eat
(二)新授单词wolf
(沉重地音乐)guess guess ,Who will coming?
(tiger 、lion、elephant、bear)
Look,Who is coming?
Its a WOLF.
纠正幼儿对新单词的发音。
Wolf 长得什么样?是怎么走路的?
幼儿跟着音乐学wolf。Wolf wolf 大灰狼
(三)Game
《Wolf and rabbit .》
(欢快地音乐)rabbit rabbit jump jump jump.
(沉重地音乐)Who is coming ? Wolf ,wolf is coming .Rabbit ,we are go home!Wolf go back!
(重复一次)
(欢快地音乐赶走大灰狼)
rabbits: wolf wolf go go go ,wolf wolf go go go .
We are winner. Yee!
活动课教案 篇10
一、活动目标
1.欣赏剪纸窗花,感受窗花的色彩美,图案美,对称美;
2.尝试剪出各种线条和图形来制作窗花,体验剪窗花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各色正方形蜡光纸彩纸;
2.剪刀;
3.喜庆的背景音乐;
4.窗花范例。
三、活动过程
(一)欣赏视频,感受贴窗花的喜庆气氛
1.老师:马上新的一年就要到了,你们是怎样过新年的呢?会做些什么事呢?
2.观看贴窗花视频,引导幼儿观看到了什么,他们在干么,他们把它贴在了哪里,贴在窗户上你感觉如何?
3.幼儿讨论,教师进行小结
窗花——装饰环境,渲染喜庆的气氛,辞旧迎新,暗示对美好生活的理想,是我们中国民间特有的艺术。
(二)欣赏感受剪纸窗花的颜色美、图案美、对称美,引导幼儿发现
1.颜色很丰富、漂亮。
2.图案很多。
3.两边(左右)的图案、花纹是一模一样的,叫对称。
4.形状也不一样:圆形、方形、花瓣形等。
(三)教师示范剪窗花
1.基本方法:折叠——剪图形——打开(用故事情境把剪的方法连起来)
2.今天,小剪刀要去旅行了,它爬上了高山,沿着弯弯的小路走着(剪弯弯的线),它又来到了平平的大路上,走呀走呀,“哎呀,小剪刀,小心,前面要没路了。”于是小剪刀只好回头了,左绕右绕,小剪刀可真调皮,终于走出了很可爱的方向。走了那么远的路,小剪刀的肚子饿了,“咔嚓”,它就咬了一口,咬了个三角形出来,“咔嚓”又是一口,咬了几个圆形,左一口,右一口,它咬了好多好多,肚子才会饱呢,玩得真是累了啊呀,该回家休息了……
3.(打开)一幅美丽的窗花就剪好了。
四、幼儿操作
1.教师鼓励幼儿大胆创作,注意观察幼儿的折法是否正确,提醒幼儿边角对整齐;
2.引导幼儿从开口处开始剪,不能把中间剪断;
3.多剪弯线条图形德等,剪的过程不断打开看;
4.帮助个别能力差的幼儿;
5.提醒幼儿注意使用剪刀的安全。
五、活动讲评
教师:谁介一下自己的作品?你是怎样剪的?用了什么方法?为什么这么漂亮?(从对称图案、颜色等方面说一说自己的剪纸作品)
六、延伸活动,欣赏更多的窗花,多种对称的窗花
1.还有许许多多美丽的窗花,回家后也可以自己再来剪一剪,看一看,去欣赏我们中国的传统剪纸艺术。过年时,你也可以剪一剪贴在你家的窗户上,打扮你的家;
2.自主性游戏中可以再来探索更多的剪纸方法,剪出更多的窗花。
活动课教案 篇11
活动目标
培养幼儿初步的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和初步的应变能力。
活动准备
情景表演“小明在家”
幼儿操作材料:“你会怎么办?”
活动过程
1、引出“突然遇到事情怎么办?”的话题。
生活中突然遇到事情的时候,你会怎么样?(不说谎、不害怕,尽力想办法解决问题。)你们遇到过什么事,当时你是怎样的?想过什么办法?
2、利用情景表演引导幼儿了解突发事件的处理办法。
让幼儿看情景表演(一),初步学会“妈妈突然生病了,你将怎么办?
小明发现妈妈病了,他是怎样做的/?
家里只有你和妈妈时,妈妈突然生病了,你将怎么办?
让幼儿看情景表演(二),学会家里突然来了陌生人的处理方法。
你认为小明这样做对吗?
如果你一个人在家里,一个泥不认识的人来敲门,你该怎么办?如果这个人是爸爸妈妈的'朋友有该怎么办呢?
3、小结:小明很机灵,遇到有陌生人来访,没有先打开门,而是先问清来人是谁。现在社会上有坏人,如不问清,很可能会让坏人钻空子,小朋友要当心,对待爸爸妈妈的客人要礼貌热情。
请幼儿看幼儿操作材料,思考画面上提出的问题。
教师小结
教育幼儿遇到突发事件,应沉着、有信心,做任何事都要用脑子想一下,相信自己能办好。
活动课教案 篇12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学会树立自信心;
2.通过故事使学生了解自信的重要性;
3.通过游戏活动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长处,尝试树立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
感受自信,尝试树立自信
三、教学难点:
帮学生消除自卑,树立学生自信心
四、教学对象:
八年级学生
五、教学方式:
讲故事,游戏,讨论,交流
六、教学准备:
小故事、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2分钟)
下面这个情景是我们在生活中经常见到的:
甲:“你怎么不去参加外语朗诵比赛?”
乙:“我怎么能行啊。”
后来他们认识的好几个外语成绩没有乙好的同学都取得了名次。
这段对话说明什么问题?
(学情预测:学生能够抓住本课程的中心,指出乙没有自信,是自卑的一种表现。)
教师总结:乙没有自信,所以根本不敢去尝试这件事情,因为他从一开始就觉得自己不行了。这是自卑心理的表现。自卑心理就是还没有开始做某件事时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