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幸福的种子读后感(精选9篇),由笔构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幸福的种子读后感 篇1
这是一本值得我反复拜读的书,是一本让我想要流泪的书,我不知道绘本还可以如此神圣,知道了什么叫做专业。读书也要如此的专业?而不是信手抽出一本来就给了儿子。
感谢在这样的一个时刻让我看了一本如此重要的书。
再次表达我对松居直先生的尊敬与感激。
“我的前面没有路,我的后面留下了路。” ——日本图画书之父”松居直
专家一致公认;日本战后教育的成功完全归功于图画书。以前我并没有什么太多的想法,对于日本的图画书我完全没有概念,后来在读了先生的书,突然才发现,绘本之中竟然有如此之多是出自于日本。而且想起自己小的时候的最爱,圣斗士星矢。二分之一之乱马……,想起了巴学园,《窗边的小豆豆》,又一本让我流泪的`书。我应该如何感谢让我走入绘本世界的人呢?其实还真的不记得从什么时候我算是进入了绘本的王国。但是我天生就爱书,家里有着数不清的书。然而有了儿子,我的书柜完
全被儿子的书放满了。一本本都是我挑选出来的。从最初的不懂走到了现在,一本又一本的书,让我跟儿子渡过了一个又一个快乐的日子,从最初的攻利心,到现在,真正的跟儿子去享受书带给我跟儿子单纯的小幸福。教育不教育不再是一个问题。学到什么不再是我所关心的内容。想起每一个周未,我跟儿子一起读着这些书的快乐时光。阳光。温暖,书,儿子和我。这都将是我这一生最最珍贵的回忆。
幸福的种子读后感 篇2
在上绘本讲师课之前,我曾听过某位讲师在线上的绘本讲读课,当时虽然反复听读老师在线上讲绘本是多么的重要,也是亲子沟通中的重要工具。可实际上我依然没有真正的体会到绘本存在的深刻含义。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当时选择了陪伴孩子,并将绘本作为最最重要的陪伴方式保留在我们日常的沟通片段里。
在讲师课程之后拿到了《幸福的种子》这本书,我一方面懊恼自己没有早点深入接触图画书的书籍,以至于浪费了很多曾经宝贵的读图画书时光,一方面又深深的感到了自己的幸运,为了一直以来的坚持。
母亲存在的意义:
作为一名单亲妈妈,要在工作和家庭之间的平衡一直是我最大的难题,曾经有过放弃每日陪伴孩子的念头,但依然会珍惜每日哪怕只有短短五分钟时间陪伴孩子成长时间。直读到松居直老先生的书后我深深的庆幸自己做过的决定。
“在孩子看图画书之前,先对他每年说话,对他们唱歌吧!让孩子清楚地感受到母亲在他的身边。母亲才是婴儿生存的最大力量和依靠,所以母亲应该用温暖、轻柔的爱抚和充满感情的语言来养育宝宝,而图画书则负责把词汇的种子一粒粒地播入母亲犁好的心灵土壤中。“作为单亲家庭的孩子,安全感注定会比其它的孩子更加缺失。但是因为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坚定的陪伴,和孩子共读一本本温暖的图画书,无疑是我们每日生活中最重要的仪式,它虽然比不上强心剂,却温润地缓缓地滋润着孩子日益成长的内心,让孩子坚定无论何时何地妈妈都是他最大的依靠。
丰富的语言体验:
曾经的我一直以为图画书就是需要有一定的字,向幼儿传达各种知识。但松居直先生认为,图画书对幼儿没有任何“用途”,它是用来感受快乐的。所以父母们在读图画书之前应该静下心来,注视孩子的脸,想想这本书能给孩子带来多少快乐,然后抑制住教育孩子的冲动,设法让孩子融入书中,获得真正的喜悦。
不知道有多少位妈妈曾经像我一样,因为有时候工作太忙,将当日睡前的阅读视为一种任务,迅速或者干巴巴的将书读过一遍,就匆匆的催促孩子赶紧睡觉,甚至于为了抓紧时间,我不愿意继续和孩子讨论书中的情节。就这样,我硬生生的折断了孩子/我/书之间的沟通,孩子无法真正从这个活动中获得喜悦,也得不到温暖的回应,更无法沟通。现在回想起,当我们时间充裕时,缓缓地沉浸于书中的图画和情节里,主动向我表达他的想法时,孩子的表情才是真正的满足。他甚至会常常的拉着我的手说,“妈妈这本书是买的还是借的啊?我好喜欢呢!”像读到类似14只老鼠系列书,他会主动的跟着我的语言扮演起小老鼠;看到《生气汤》、《菲菲生气了》他也会模仿爆发的火山,大吼大叫的样子来表达他的理解。这是只有父母自己用心的念读图画书,才能带来的效果,也只有这样就能使孩子拥有丰富的词汇,成为内心充实的人。
传递亲情的桥梁:
幼儿最大的财产是健康、亲情和语言。如果有人经常紧紧地拥抱他,用温柔的声音对他说话,孩子就能通过肌肤的接触和语言的交流,感受到亲情。
在崔老师的有道VI群曾看到一道育儿题。儿童的成长环境会影响儿童心理,哪些情况对儿童的心理影响会更大?其中孩子发起的话题少于20%会使儿童偏内向。因为儿童成长的心理环境更多的来自父母营造的家庭环境,父母与儿童在家庭中话语的沟通占比最重要,而妈妈对孩子有80%以上的时间是语言交流。如果父母对儿童的回复陷入更多命令和要求中,那么会让儿童屏蔽掉父母的话语,因而更有倾向成为一个内向的人,这个时候父母和孩子之间如果有一本有趣的图画书,那么孩子和大人之间的话题将源源不断,孩子也可能会发起更多感兴趣的`话题。
到现在,一直然让我骄傲的是孩子非常体贴我,我想这和从小就温柔的抱着孩子和他一起看书,一起玩要有关。这么多年碴磕碰碰的慢慢走来,我经常感恩,虽然有着那么糟糕的经历,虽然仿佛全世界都抛弃我了,可是依然有一个温暖的孩子。我们可以在空荡荡的家里一起读着喜欢的图画书,哪怕下一刻迎来家中的狂风暴雨,但在那一刻我们知道旁边还有爱的人,那一刻我们就是温暖的。拥抱成为我们每天最重要的仪式,彼此会说着今天也要开心哦!这就是语言的和拥抱的魔力。
图画书的价值因人而异:
讲图画书的人能决定图画书的最终价值。无论多好的图画书,如果讲的人态度数衍,那么就无法传达图画书的精神。所以一个讲画书的人如果能做到:
与好的图画书产生共鸣、充分理解书的内容、自得其乐。
只有做到以上几点,这样才能将更丰富的内容传达给孩子,同时察觉孩子内心深处的想法。我相信我也将努力铭记这几点,愿我们亲子之间的丰富语言交流,成为家庭最大的财富。
幸福的种子读后感 篇3
“前面我从各种角度说明图画书对幼儿的意义和价值,但是我希望母亲们在思考这个问题时,先回想一下自己小时候看图画书时的心情,以及从书中获得的乐趣。
如果小时候没有看过图画书,那么想想小学时的读书经验也可以。如果连这种印象也没有,那就回想一下所读过的最有趣的书,想想您在这本书中获得了多大的乐趣、有什么发现、为什么当时的喜悦到现在还忘不了。因为在思考图画书和孩子的关系,或如何教孩子看书等问题上,母亲的亲身体验能提供最重要的线索。”
我从小爱看书,父亲在我还没上小学时就给我订了一本图画书杂志叫做《看图说话》。在我印象中,《看图说话》类似连环画,一格又一格的图片,配着文字。当时我还认不得所有的字,就会根据上下文自己去猜测字的意思。每个星期还是每天,父亲都要求我写一篇文字,可以是自己写的日记,也可以是抄《看图说话》上的故事。那时感觉写故事是一个负担,但是还是非常开心地接到父亲带回来的那本带着车间机油味道的图画书。上小学了,小学一楼小图书室外面的玻璃窗和栏杆之间会压几本打开的图画书。我也很喜欢去看,也是很多字不认识,但是基本会猜出来什么意思。印象更加深刻的是,小学几年级的时候,借同学肖静的世界名著连环画看。A4的纸,黑白的图画,一页排2张。分亚洲、欧洲、美洲等不同卷,我全部都看了,还看了好几遍。印象最为深刻的.是雨果的《悲惨世界》和《巴黎圣母院》,我的心情跟着主人公跌宕起伏,泪水经常不自觉地涌出。后来都分别找了原著细细看过。现在想来,那时看过的不多的图画书,其实对我意义重大。帮我认识了世界,奠定了自己最初的价值观。
因此在孩子出生之前,我就开始关注孩子读的图画书,现在已经买了上百本了。宝宝现在15个月,能看懂的不多,但是儿时图画书给我带来的感动和充实让我记忆深刻,我也要让孩子享受到这种感动,因此对于买书从不吝惜。
幸福是什么?人为什么活着?该追求什么?人生的真谛是什么?
“念书给孩子听,也就是为了传达这些观念。
孩于们长大以后,我才真正了解到,当时我用自己的声音、自己的语言讲了这么多故事的意义在哪里。我也发现,通过念这些书,我已经在他们小时候,把一个做父亲的想对孩子们说的话说完了。
对一个人来说,什么是真正的幸福?活着的意义到底在哪里?人应该靠什么活下去?这一本又一本的故事书,已经用不同的方式把答案说得一清二楚了。
这就是书。
书里清楚地记载了什么是幸福。重要的是,父母要用自己的嘴、自己的声音,告诉孩子书里所写的事情。这比起让孩子自己看更有意义。
幸福,就是使人幸福,带给别人快乐。只有父母,才能带给孩子快乐,使孩子幸福,而这样的父母才算得上是真正的成年人。
用好的图画书,通过父母给孩子读书,从小让孩子树立正确积极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图画书对孩子而言,不只是“有用”或“有益”的东西。就像大人享受读书的乐趣一般,孩子读书也应该是一种享受。因此,在想通过图画书教育孩子之前,让他们获得乐趣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大人先亲身体验图画书的乐趣,会更清楚地知道它能带给孩子多大的快乐,这是了解幼儿与图画书的关系的最好方法。"
“图画书对幼儿没有任何“用途”,不是拿来学习东西的,而是用来感受快乐的;”——这个要不断地提醒自己。现在的我急功近利比较多,做一件事都会考虑投入产出。这样就会陷入很多误区。比如逼迫孩子读书,带着极强的目的性,干扰他读书的过程等等。要记住念书时要给他带来快乐和享受,而不是带有学东西等目的。
幸福的种子读后感 篇4
这是一本值得我反复拜读的书,是一本让我想要流泪的书,我不知道绘本还可以如此神圣,知道了什么叫做专业。读书也要如此的专业?而不是信手抽出一本来就给了儿子。
感谢在这样的一个时刻让我看了一本如此重要的书。
再次表达我对松居直先生的尊敬与感激。
“我的前面没有路,我的后面留下了路。” ——日本图画书之父”松居直
专家一致公认;日本战后教育的`成功完全归功于图画书。以前我并没有什么太多的想法,对于日本的图画书我完全没有概念,后来在读了先生的书,突然才发现,绘本之中竟然有如此之多是出自于日本。而且想起自己小的时候的最爱,圣斗士星矢。二分之一之乱马……,想起了巴学园,《窗边的小豆豆》,又一本让我流泪的书。我应该如何感谢让我走入绘本世界的人呢?其实还真的不记得从什么时候我算是进入了绘本的王国。但是我天生就爱书,家里有着数不清的书。然而有了儿子,我的书柜完
全被儿子的书放满了。一本本都是我挑选出来的。从最初的不懂走到了现在,一本又一本的书,让我跟儿子渡过了一个又一个快乐的日子,从最初的攻利心,到现在,真正的跟儿子去享受书带给我跟儿子单纯的小幸福。教育不教育不再是一个问题。学到什么不再是我所关心的内容。想起每一个周未,我跟儿子一起读着这些书的快乐时光。阳光。温暖,书,儿子和我。这都将是我这一生最最珍贵的回忆。
幸福的种子读后感 篇5
《幸福的种子》是我的一个做童书编辑的同学大力推荐的。她说这本书对她的影响特别大,是她职业生涯中很重要的一本书。
后来趁着当当打折买来,特别薄薄的一本,经常把它放到随身的包里,打算有时间的时候看,但是将近一年时间过去了,最近才逼着自己看完。其实,只要集中精力,两三个小时就能看完的,拖延症晚期患者真是无可救药。
书的作者是松居直,被誉为“日本图画书之父”。整本书看下来的感觉,可以借用 序言作者文中的话“其著作不那么系统化,不那么条分缕析,不那么引经据典”,虽然有章节之分,但是要从中提炼每个章节的主题思想还是有点困难,因为其全书都在翻来覆去的阐述那几个核心思想,但是书读起来很舒服,一如序言作者所说“那些娓娓道来的话语,让人觉得更可靠”。
作者从其亲身经历来引入话题,成年后的自己,对婴幼儿时期妈妈读过的图画书、摇篮曲、儿歌等记忆犹新,重新读或唱的时候有温暖快乐的感觉,而对上学后老师要求记忆和背诵的文字或歌曲却没什么印象,经过思考,其认为“快乐”与否是问题的关键。如果不是伴随着心灵的.满足,不管是歌曲或者词汇都很难留下记忆。
所以,这本书,通篇都是在阐述,家长应该充满爱意的为孩子读图画书,读书时候最好是抱着孩子,跟孩子有肢体接触,读书时不应有任何功利性,只是为了享受有趣的故事,这样的场景会永远的留在孩子的记忆里,对孩子心理和心智的发展都有积极作用。同时他指出,哪怕孩子已经会认字了,也可以继续给孩子读童书,因为大人拥有较丰富的人生体验和读书经验,在阅读时能充分体会作者的心情和思想,能这么深入解读图画书的人,如果满怀爱心地念书给孩子听,能将文字转化成生动、温暖的话语,并让这些话语传入孩子的耳中和心中。这种言语的体验和心灵的沟通,是孩子自己看书时无法体验的。
当然,在书中,松居直也很明确的提出了什么样的图画书才是好的图画书。图画书的插画最重要的是“能否充分的表达故事”,“形”重于“色”,画的可爱和颜色鲜艳不是好的图画书必备的要素。同时,图画书文字的好坏,必须用耳朵听听才知道,听起来历历在目的图画书才是好的图画书。此外,他还指出,好的图画书还要图文一致,插画应该比文字的描述更丰富、更正确。当图文完全一致时,孩子会满怀信赖的进入图画书的世界。
关于如何阅读一本图画书,松居直还指出,读图画书要从封面、封二、扉页、正文到封底,仔细阅读每一幅插画。大人习惯从有文字的地方才开始看,这样可能会遗漏非常重要的部分。
上面这些观点,毫无疑问几乎是没有争议的。书中还有两个观点,一个是迪士尼出版的图画书,一个是关于图画中的残酷与幽默,作者的态度很鲜明,但是估计读者中会有争议。
对于迪士尼出版的图画书,松居直是持完全否定的态度的,甚至能从他的语言中读出对这类图画书的厌恶。他认为,这种图画书是原著的简写版,”抽掉了世界名著的精髓,擅自改编,作出与原著内容似是而非的东西“,”使原著精神完全变质,把原本可以激发孩子丰富想像力的艺术创作,搞成追逐市场的廉价商品“。
关于图画书中残酷与幽默。松居直以《三只小猪》的不同版本结局为例,拿出专门的章节来讨论,到底哪个结局更好。第一种,小猪和大野狼成了好朋友;第二种,大野狼被烫伤后落荒而逃;第三种,大野狼死了。松居直考证了,英国童话原著中的结局就是当大野狼从烟囱滑下来时,小猪赶紧打开锅盖,把大野狼咕嘟咕嘟地煮了,当晚饭吃。他认为这种结局最符合逻辑,而且充满幽默感,小孩子们也最喜闻乐见。前两种结局是大人基于教育上的考量而设计的,小猪和大野狼成为好朋友,摒弃前嫌,团圆的大结局会对孩子未来的人际关系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大野狼最后逃之夭夭的结局,则是担心把大野狼杀了,会太残酷,对孩子不好。但是,松居直认为这种篡改的结局,是不符合逻辑的,小孩子可能会觉得受到了愚弄。
我倾向于认可他的观点。从迪士尼图画和《三只小猪》的例子,倒是更可以得出“读书还是要读原著,尽量少读精简版本”的结论,二手知识永远不如一手知识来的精妙。
书末还附了松居直推荐的图画书的名单。
我家哥哥小的时候,更喜欢认知类的图画书,故事类的他看的不多,而且由于认字特别早,三四岁就独立阅读了。所以在哥哥身上,松居直推荐的这种抱读、共同体验美好故事的经验并不是很多。
妹妹现在也到了看绘本的时候,她比较喜欢坐在我的腿上,一起看绘本。于是我们一起看了好多哥哥小时候买来却没怎么看过的绘本,也一起看了很多新的绘本,确实有不少松居直说的,大人看着很一般,但是孩子却特别喜欢的图画书,另外,真的静下心来看,发现很多绘本中有很多有意思的小细节,有的色彩搭配看起来真的很美。
珍惜可以共读图画书的时光吧。
幸福的种子读后感 篇6
前几日,有幸拜读了松居直着的《幸福的种子》,一口气看完,心中感触颇多。这本书是被誉为“日本图画书之父”的松居直先生的一部代表作。书中系统介绍了图画书在儿童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并列举了许多生动的实例教家长和教师如何为孩子挑选优秀的图画书、如何对孩子进行阅读指导。非常的有实际指导意义。通过阅读松居直着的《幸福的种子》,告诉我如何通过共读图画书,引导孩子感受爱和快乐,成为内在充实、有情有爱的人。通过阅读本书,使我开阔眼界,改变我对童书、对育儿的看法。
如何给孩子读图画书:其实也一直也是我很疑惑的问题,应该怎么样给孩子读图画书呢?是照本宣科,一字字的念插图所附的文字呢?还是对着图用自己的语言来讲解呢?如今我看了《幸福的种子》以后,这个问题终于迎刃而解了。松居直先生认为,父母在给孩子读图画书的时候,要尽量的去读“图”,而不仅仅只是念文字,因为孩子不识字,他们看书的方式和成人是不一样的,他们看书都是最先注意到书中的插图,他们会从插图中去理解书的意思,以及细节,而成人却是先看到文字,而忽略了图画,这样很难和孩子达成共识。
另外父母在给孩子读书的时候,一定要怀着愉快的心情去读,一定也要从心里喜欢这本书。只有这样,读书的人才能够把这种心情传递给孩子,让孩子也从书中体会到乐趣。松居直先生还特别强调图画书的作用,图画书不是为了让孩子学习知识,更不是为孩子以后的学习做准备,它唯一的作用是带给孩子乐趣,让孩子真正体会到读书的快乐!
松居直先生可以说是日本最久负盛名,同时也是最坚忍不拔的图画书阅读的推广者。几十年来他一直旗帜鲜明的坚持一个观点,就是图画书不是让孩子自己读的书,而是大人读给孩子听的书。他在书中阐述了自己的这种观点:图画书对幼儿没有任何“用途”,不是用来学习的东西,而是用来感受快乐的。父母亲用自己的的口,将这些文字一句一句地说给孩子听,就像一粒一粒地播下语言的种子。当一粒种子在孩子的心中扎根时,亲子之间就建立起无法切断的亲密关系。真正让父母与子女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不是户口薄或出生证明书,而是温柔的、人性化的言语。
念书给孩子们听,就好像和孩子们手牵手到故事王国去旅行,共同分享同一段充满温暖语言的`快乐时光。当我用自己的声音、自己的语言讲了这么多故事的意义在哪里。我也发现,通过念这些书,我已经在他们小时候,把一个做母亲父亲的想对孩子们说的话说完了。用自己的声音和话语拥抱孩子,让他在温暖生动的话语中成长。因为,亲子之间丰富的语言交流,是一个家庭最大的财富。用好的图画书,通过父母给孩子读书,从小让孩子树立正确积极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幸福的种子读后感 篇7
最近有幸读完《幸福的种子》这本书,通过对这本书的学习我受益良多。这本书的内容贴近家庭生活,针对幼儿早期亲子阅读提出了很多具体的、可行的.指导方法和建议。特别适合婴幼儿的父母和从事幼教相关行业的人士去读。下面简单向大家分享一下本书的内容。
《幸福的种子》是被誉为“日本图画书之父”松居直先生的代表作。这是一本有关亲子共读图画书的书籍,本书提出幼儿阅读图画书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快乐,而给幼儿看图画书的意义在于以图画书为媒介,与幼儿心灵相通,促进亲子关系。
该书从图画书与儿童的世界出发,系统介绍了图画书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生动的列举了如何教孩子看图画书以及怎样为孩子挑选优秀图画书的方法。
反观今天,我们在图画书的功能上赋予了太多的教育意义,希望幼儿从中了解或学到一些东西。结果因为耍了太多的小动作,反而忘了一本图画书能否给孩子带来快乐、满足。希望大家通过这本书,能在孩子生命中播下幸福的种子。
幸福的种子读后感 篇8
《幸福的种子》,这是一本让我和孩子都受益匪浅的图书。它通过让家长和孩子共读图画书来架起亲子之间沟通的桥梁。让我们懂得了如何去和孩子沟通,带领着孩子去感受这个世界上的爱与快乐。
这本书不同于平常,不是仅仅由孩子一味的去读,而是由家长与孩子共同分享, 引导孩子感受爱和快乐,成为内在充实、有情有爱的人。我想,这不仅能使孩子开阔视野,更重要的是,他教会了孩子如何去感受快乐和爱,我想这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我和孩子都非常喜欢这本书,因为图画书可以提高孩子的想象力。当孩子的想象力不够发达时,图画书可以弥补其不足,使孩子的想象力更丰富。
念书给孩子们听,就好像和孩子们手牵手到故事国去旅行,共同分享同一段充满温暖语言的快乐时光。即使经过几十年,我们仍然以自己的方式,将这些宝贵的经验和美好的回忆珍藏在内心深处。孩子们长大以后,我才真正了解到,当时我用自己的声音、自己的'语言讲了这么多故事的意义在哪里。我也发现,通过念这些书,我已经在他们小时候,把一个做母亲的想对孩子们说的话说完了。
幸福的种子读后感 篇9
拿到松居直的这本书后,我得说作为一名和绘本“交往”很久的妈妈,却不认识这位可爱可敬的**图画书之父,是我深以为憾的一件事。
翻开书后第一篇的手记就直击内心,我不禁深思,我经常在家最常对孩子说的话是什么?我给孩子读各类书籍,安排了那么多功课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最终孩子得到幸福吗?那么如果孩子在童年经历的每一天都不能幸福,都只是在“你快去写作业!时间快到了!”“今天没时间给你念书了,因为你磨磨蹭蹭的!”这类的催促中度过,那么孩子就真的会幸福吗?我们所要的是所谓最终的。
幸福,还是每一天都会拥有的.温馨片段呢?
我经常会怀念,把小小的孩子抱在怀里,指着图画书和孩子绘声绘色的讲读,模仿着各种有趣的'声音,一大ー小为了找出一点点特别有趣的地方对视而笑,甚至于我们会互相比赛看谁能发现更多绘本里的细节。这种乐趣,我相信永远会成为孩子内心中最温柔的力量陪伴他成长。
也正是因为自己经历中的不幸,所以会更加珍惜这种温柔的力量,相信讲读图画书的方式能一点点将幸福化作种子植入孩子的内心。
如果阅读图画书这件事能深深的植根于每一位家庭,幸福的种子能种在每一位孩子内心,这大概会是松居直老先生内心深处最向往的一件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