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安全教育教案

笔构网

2025-09-30教案

请欣赏八年级安全教育教案(精选7篇),由笔构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八年级安全教育教案 篇1

活动目的:

学习校园安全知识,接受安全教育,防患于未然。

活动对象:

二年级全体学生

活动过程:

一、导入班会

同学们,你们就是祖国的花朵,就是祖国的未来,你们的安全倍受家人、老师的关注。“下课不要拥挤,不要追逐打闹”这就是老师们每天都要对你们说的.话。可在学校里我们需要注意哪些安全问题呢?作为学生,更多时间都就是在校园里度过的。那你们应该怎样做呢?

二、学生讨论探究

1、像这种情况,我们班发生过吗?

A.用铅笔或其它尖锐的东西互相打闹。

B.在教室里互相追赶。

这样做对吗?为什么?(学生回答)

2、在我们学校还有许多地方需要注意安全,找一找哪个地方需要注意安全?(同学自由发言)

3、同学之间发生小摩擦时,下列处理方法正确的就是()

A、原谅同学或报告老师,让老师处理。

B、记恨在心,事后叫人一起教训对方。

C、据情节给予报复。 D、叫家长到学校来教训对方。

4、在预防饮食安全方面做的不妥当的就是( )

A、购买包装食品时,要查看有无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单位。

B、餐具要卫生,要有自己的专用餐具。

C、在外就餐时,选择较为便宜的,无证无照的“路边摊”。

D、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

5、遇到别人打架时( )

A、上前围观,给自己认识的人加油、帮忙。

B、不管他 C、去劝阻 D、告诉老师

6、遇到火灾时,拨打( )

A、110 B、119 C、120 D、121

7、判断题:

(1)用湿手触摸电器,用湿布擦试电器。()

(2)用手或金属制品去接触插头底部。()

(3)当不慎摔倒时,身体尽量往前,保护自己的头部。()

(4)用沙子或泥土打仗。( )

(5)下雨天,在湿的地面上奔跑。()

三、小组讨论,在校园怎样才能保证安全?代表发言,老师总结。

日常行为安全要做到:

不携带刀具、火种或棍棒等危险品进入校园;

不在教室、楼梯、走廊上追逐打闹;

不上乒乓球台、花池栏杆、亭子栏杆玩;

不趴走廊栏杆,也不从栏杆上往下扔东西。

课间活动不玩危险游戏,不打架,不骂人;

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吃不卫生的食品。

四、活动总结

通过这次活动,相信大家学到了许多安全知识,希望同学们在学校能够自觉遵守安全规则。珍爱生命,把安全牢记心中。时时刻刻注意安全。

送给大家安全顺口溜:

上课小腿莫伸长,走廊狭窄不疯狂,上下楼梯靠右走,危险游戏一扫光。

同学之间有磨擦,宽容谦让就是良方,食品卫生有讲究,平安校园人人讲。

八年级安全教育教案 篇2

一、学习目标:

1、让学生知道如何排除居家环境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

2、让学生知道平日如何防止家庭被盗。

二、学习重点:

让学生知道如何排除居家环境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

三、学习难点:

让学生知道平日如何防止家庭被盗。

(一)自学感悟:

1、让学生思考居家环境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

2.让学生交流展示。

(二)合作探究:让学生每四个人分成一小组,小组讨论:居家环境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如何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近年来,家庭被盗案件是有发生,我们平日如何防止家庭被盗呢?

(三)提示交流:居家环境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如何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呢?

近年来,家庭被盗案件是有发生,我们平日如何防止家庭被盗呢?

(1)遗失钥匙应尽快通知家人。

(2)自觉爱护小区内的各种防盗设施,出入公共防盗门要随手关门,不要将公共防盗门的钥匙借给朋友,不随便为不认识的人开启公共防盗门。

(3)居家的门、窗、排气口、空调口要经常检查。

(4)平时不要在家中存放超出日常所需的'现金。

(四)天天提醒:坏人作案惯用的手法。

(五)总结升华:总结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

(六)课外延伸:

用学到的知识,与父母一起对自己家里进行一次安全隐患大排查,并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

八年级安全教育教案范文

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八年级安全教育教案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八年级安全教育教案 篇3

一、教学内容:

学生体育运动安全常识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运动伤害事故的防范常识。

2、技能目标:知道运动伤害事故的防范方法,学会一些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和自我保护的技能。

3、情感目标:对安全科学的锻炼身体有认识,有自我保护意识。

三、教学的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体育运动的安全注意事项。

难点:体育运动安全意识得到深化,能在今后的体育活动中自发的运用。

四、教法与学法:

1、让学生自主探索、想象、发现、寻求答案。

2、启发、诱导学生进入教学情景,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体育锻炼经验以及活动经历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五、课型:

体育与健康室内理论研讨课

六、教学时间:

20xx年3月26日

七、教学课时:

一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导言:同学们,你们看过足球比赛么?有什么感受?有没有危险呢?

(1)学生各变己见。

(2)教师归纳出示课题。

2、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体育课与体育活动应该注意那些安全事项?学生讨论交流,各自发表。

(二)学习新知识

1、运动前的注意事项

(1)检查自己的身体情况

参加体育活动,首先要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要学会自我监督,随时注意身体功能状况变化,若有不良症状要及时向教师反映情况,采取必要的保健措施。切忌有心脏病或其他不适合参与体育活动的疾病而隐瞒病情,勉强参加活动。

学生有以下疾病或症状,禁止参加体育活动:

①体温增高的急性疾病;

②各种内脏疾病(心、肺、肝、肾和胃肠疾病)的急性阶段;

③凡是有出血倾向的疾病,如肺及支气管咳血,鼻出血,伤后不久而有出血危险,消化道出血后不久等;

④恶性肿瘤;

⑤传染病及慢性疾病,如乙肝等。

⑥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的学生,禁止参加长跑等长时间剧烈运动的项目锻炼。

(2)检查场地和器材

要认真检查运动场地和运动器材,消除安全隐患。要注意场地中的不安全因素,如场地是否平整,要清除石头土块;检查沙坑的松散度、是否有石子杂物等;检查体育设施是否牢固安全可靠,器材的完好度等。不冒险,确保自身安全。

(3)做好运动准备

要穿运动服装、运动鞋,不要佩戴各种金属的或玻璃的装饰物,不要携带尖利物品等。做好热身准备活动。

为什么要做热身准备活动?(合作探究)就是要克服内脏器官在生理上的惰性,以减低运动伤害发生的机会。

运动前不重视做准备活动,或准备活动做得不充分、不正确、不科学,是引起运动损伤的重要原因;准备活动不充分,肌肉、内脏、神经系统机能不兴奋,肌肉供血量不足,在这样的身体状态下进行活动,动作僵硬、不协调,及易造成损伤。

如果突然进行剧烈运动,就会出现心慌、胸闷、肢体无力、呼吸困难、动作失调等现象。

2、运动时的注意事项

(1)要掌握动作要领

在体育锻炼活动中,了解和掌握动作要领及方法,不仅能够在运动过程中发挥好技术动作,达到体育锻炼的目的,而且还能消除心理上的恐惧,增强自信心,避免不必要的伤害。

(2)要正确使用器材

要了解熟悉掌握器材的性能、功能及使用方法。要严格遵守相关操作规程,在一些体育器械(如铅球、实心球等)的使用中,要注意选择适当场地,确保自身安全,同时还要注意不要伤及他人安全。

(3)运动负荷要适当。

参加体育活动要根据身体素质条件,选择最有利于增强体质的'运动负荷。可循序渐进,由易到难,从小到大。负荷过小,对身体作用不大;负荷过大,会损害身体;只有适宜的运动负荷,才能有效地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

3、运动后的注意事项

(1)认真做恢复整理活动

做恢复整理活动的目的就是使人体更好的从紧张运动状态过渡到安静状态,使心脏逐渐恢复平静,放松身心。如果突然停止运动,就会造成暂时性的贫血,产生心慌、晕倒等一系列不良现象,对身心健康造成损害。

(2)自我检查运动反应

如果感到十分疲劳,四肢酸沉,出现心慌、头晕,说明运动负荷过大,需要好好调整与休息。运动后经过合理的休息感到全身舒服,精神愉快,体力充沛,食欲增加,睡眠良好,说明运动负荷安排比较合理。

(3)适当补充能量

参加体育运动要消耗大量的能量,所以在运动后(运动前也应适当补充能量)要科学饮食,保证身体的需要,确保取得最佳的锻炼效果。

①半小时至1小时后进餐

②避免喝含有色素的饮料

③5至10分钟后饮水(含盐)

(二)课堂小结:

1、学生自评,知道多少知识?

2、同学之间互评各自的表现,看谁学得多。

3、再次记忆学到的知识。

4、教师归纳总结

科学而安全地进行体育运动,可以增强体质,促进我们的身心健康。相反,体育运动如果不能做到科学、安全锻炼,就不能达到运动目的,运动不当还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因此我们懂得一些体育运动安全常识,掌握一定的安全防范知识,养成良好的安全运动习惯,就会达到健康身心的目的。

学生体育运动安全口诀

1、课外活动到操场,检查场地和器材;

2、运动服装先换上,手表饰品要摘掉;

3、锻炼前要做热身,活动四肢扭扭腰;

4、运动前后喝点水,剧烈运动要适量;

5、遵守规则讲文明,危险动作杜绝掉;

6、运动全部结束后,恢复整理要做好。

(三)拓展延伸

哪些体育运动少儿不宜过早参加?致使关节变形的项目、肌肉负重项目、负荷量大的项目、消耗能量大的项目等不宜过早参加。如:长跑、倒立、举重、拔河、掰手腕等。

九、板书设计:

学生体育运动安全常识

1、运动前的注意事项

(1)检查自己的身体情况

(2)检查场地和器材

(3)做好运动准备

2、运动时的注意事项

(1)要掌握动作要领

(2)要正确使用器材

(3)运动负荷要适当

3、运动后的注意事项

(1)做好恢复整理活动

(2)自我检查运动反应

(3)适当补充能量

八年级安全教育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教育学生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人身安全。

2、树立起正确的安全防卫心理,加强安全防卫意识教育,培养正确的安全防卫心理。

3、掌握紧急情况下的逃生策略。

教学要求:

知识方面:了解有关知识;明确危害安全的行为。

能力方面:通过学习,时刻提高警惕,自觉做好防范工作。

觉悟方面:认识安全的必要性,树立安全意识;增强安全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

危害安全的行为,及自救措施。

教学方法:

导、读、议、评相结合。

教学媒体:

多媒体。

课时:

一课时。

教学流程: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学生阅读,分析归纳→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小结

教学过程:

分明设情景、导入新课。

一、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人身安全。

了解学生中不遵守交通规则和不注意人身安全的事例。

自由发言。列举学生中不遵守交通规则和不注意人身安全的事例。

总结,并对同学的日常行为提出要求。

二、树立起正确的安全防卫心理,加强安全防卫意识教育,培养正确的安全防卫心理。

1、当前,在中学生中,有一部分学生缺乏正确的安全防卫心理,他们中有人被敲诈,有人被欺负,甚至有人被杀害,此类案件比比皆是,甚至有上升的趋势。因此,对我们中学生加强安全防卫意识教育,培养正确的安全防卫心理非常重要。

2、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例一、据《报刊文摘》报道:四川某学校的低年级学生张某,从入校常受到高年级一男生的敲诈,他自己不敢花零用钱,省下的零用钱“奉献”了哪位“大哥哥”。有一天,该学生被逼急后,偷了同班同学的随身听,被老师查出后,才说出了偷窃的原因,此案令人震惊。

例二、据《羊城晚报》报道,广州某中学生,由于上网吧,在网吧里结实了一位社会青年,该青年常以向家长、向老师通报他上网吧为由,向该中学生勒索香烟、钱等。后来有一次发展到在路上争吵,该生被社会青年动手毒打,幸好被“110”巡警发现,在家长的强烈要求下,开始了立案侦查。有少数学生被欺负,一直不敢告诉老师和家长,而是请社会青年来“摆平”,终于酿成了流氓斗殴,给学校、家庭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采取的应对措施:

第一、要学法、守法、懂法、用法。

第二,要有及时报告的意识。特别是个子矮小,体力单薄的学生遇欺时,要及时报告家长、老师,请求其出面解决。

第三、要有机警的报警意识,即遇危急时临危不惧,寻找脱身之遇,求助于警方帮助。

第四、要谨慎交友。

三、紧急情况下的逃生策略

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9分56秒,唐山市发生7.8级2004年2月15日中午11时20分,吉林省吉林市中百商厦发生特大火灾,造成54人死亡,70人受伤。

2005年6月10日12时20分,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峡山街道华南宾馆发生火灾,至15时30分大火被扑灭,造成31人死亡,23人轻伤,3人重伤。

2005年6月10日下午,黑龙江省牡丹江地区宁安市沙兰镇遭受百年不遇的山洪和泥石流灾害,沙兰镇小学被冲,死亡人数109人,其中学生105人。

一条条触目惊心的报道,有多少人无故的丧命于这些自然的或人为的灾害!我们不能说只要掌握了相关的知识就万无一失,一点危险都没有,但是起码能够将危害减少的最低限度。

(一)地震

地震,群灾之首。强烈的破坏性地震瞬间将房屋、桥梁、水坝等建筑物摧毁,直接给人类造成巨大的灾难,还会诱发水灾、火灾、海啸、有毒物质及放射性物质泄漏等次生灾害。

前兆:发生地震时:

(1)从人感觉振动到建筑物被破坏大约只有12秒钟,如果你住的是平房,那么你可以迅速跑到门外。如果你住的是楼房,跑已经来不及了,千万不要跳楼,应立即切断电闸,关掉煤气,暂避到厨房,洗手间等跨度小的地方,或是桌子,柜子,床铺等下面,震后迅速撤离,以防强余震。

(2)学校,商店,影剧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如遇到地震,最忌慌乱,应立即躲在课桌,椅子或坚固物品下面,待地震过后再有序地撤离。

(3)如在街道上遇到地震,应用手护住头部,迅速远离楼房,到街心一带。如在郊外遇到地震,要注意远离山崖,陡坡,河岸及高压线等。

震后:震后不幸被废墟埋压,要尽量保持冷静,设法自救。无法脱险时,要保存体力,尽力寻找水和食物,创造生存条件,耐心等待救援。

(二)火灾

水火无情,人所共知。来自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说,近5年来,全世界平均每年有2070多万人在大火中丧生,受伤的就更难以计数了。

在面对大火肆虐的危急时刻,必须坚持“三要”、“三救”、“三不”的原则,才能够化险为夷,绝处逢生。

1。“三要”

(1)“要”熟悉自己住所的环境

平时要多注意观察,做到对住所的楼梯、通道、大门、紧急疏散出口等了如指掌,对有没有平台、天窗、临时避难层(间)胸中有数。

(2)“要”遇事保持沉着冷静

面对熊熊大火,只有保持沉着和冷静,才能采取迅速果断的措施,保护自身和别人的安全。有的人因为乱了方寸,出现错误的行动,结果延误了逃生的宝贵时间。例如,只知道推门,而不会用力去拉门;错把墙壁当作门,用力猛敲;甚至不管三七二十一,盲目跳楼……在开门之前要先摸摸门,如果门发热或烟雾已从门缝中渗透进来,就不能开门,准备走第二条路线。即使门不热,也只能小心地打开一点点并迅速通过,随后立即把门重新关上。因为门大开时会跑进氧气,这样一来,即使是快要闷熄的火也会骤然燃烧起来。

八年级安全教育教案 篇5

第一单元科学饮食安全用药

第一课当心吃不得法

一、学习目标

1、使学生了解有关吃的一些知识,例如,垃圾食品,常见食物中毒及预防措施

2、使学生学会对食物中毒者实施简单救助的方法。

3、使学生了解过分节食的后果。

4、使学生了解容易引起肥胖的饮食习惯。

二、预习环节

(小组研讨,任务驱动)

1.为什么谨防病从口入?

2.几种常见的食物中毒及预防措施?3.对食物中毒者实施简单救助的方法?

4.过分节食的后果?

5.容易引起肥胖的饮食习惯?

三、情景导入

大家看一看课本右边这幅插图,你熟悉它吗?看了课本中这个案例请同学谈谈你的看法。

小结:防止病从口入,就要讲究饮食安全卫生,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不去没有卫生保障的饮食场所,少吃“垃圾食品”。

1.专家建议P2页(6条)。

2.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全球十大“垃圾食品”P3页。

3.信息平台

防止病从口入,还要少喝碳酸饮料和带甜味的饮料。详见P3页

二、提防食物中毒

1.案例

2.食物中毒,指食用了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食品或者食用了含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后出现的急性、亚急性疾病。中文名称食物中毒

英文名称:food poisoning

定义:因进食含有毒素的食物所致,以腹痛、呕泻等为主要表现的中毒类疾病。所属学科:中医药学(一级学科);内科疾病(二级学科);内科其他疾病(三级学科)食物中毒的特点:

(1)由于没有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传染过程,所以导致发病呈暴发性,潜伏期短,来势急剧,短时间内可能有多数人发病,发病曲线呈突然上升的趋势。

(2)中毒病人一般具有相似的临床症状。常常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3)发病与食物有关。患者在近期内都食用过同样的食物,发病范围局限在食用该类有毒食物的人群,停止食用该食物后发病很快停止,发病曲线在突然上升之后呈突然下降趋势。

(4)食物中毒病人对健康人不具有传染性。食物中毒的分类:

(1)细菌性食物中毒,是指人们摄入含有细菌或细菌毒素的食品而引起的食物中毒。

(2)真菌毒素中毒,真菌在谷物或其他食品中生长繁殖产生有毒的代谢产物,人和动物食人这种毒性物质发生的中毒,称为真菌性食物中毒。

(3)动物性食物中毒,食入动物性中毒食品引起的食物中毒即为动物性食物中毒。河豚美味而有毒

(4)植物性食物中毒最常见的植物性食物中毒为菜豆中毒、毒蘑菇中毒、木薯中毒;可引起死亡的有毒蘑菇、马铃薯、曼陀罗、银杏、苦杏仁、桐油等。发芽土豆是常见食物中毒因素

(5)化学性食物中毒

主要包括:

①误食被有毒害的化学物质污染的食品;

②因添加非食品级的或伪造的或禁止使用的食品添加剂、营养强化剂的食品,以及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而导致的食物中毒;

③因贮藏等原因,造成营养素发生化学变化的食品,如油脂酸败造成中毒。

对食物中毒者实施简单救助的方法:

催吐

如果服用时间在1~2小时内,可使用催吐的.方法。立即取食盐20g加开水200ml溶化,冷却后一次喝下,如果不吐,可多喝几次,迅速促进呕吐。亦可用鲜生姜100g捣碎取汁用200ml温水冲服。如果吃下去的是变质的荤食品,则可服用十滴水来促使迅速呕吐。有的患者还可用筷子、手指或鹅毛等刺激咽喉,引发呕吐。

导泻

如果病人服用食物时间较长,一般已超过2~3小时,而且精神较好,则可服用些泻药,促使中毒食物尽快排出体外。一般用大黄30g一次煎服,老年患者可选用元明粉20g,用开水冲服,即可缓泻。对老年体质较好者,也可采用番泻叶15g一次煎服,或用开水冲服,也能达到导泻的目的。解毒

如果是吃了变质的鱼、虾、蟹等引起的食物中毒,可取食醋100ml加水200ml,稀释后一次服下。此外,还可采用紫苏30g、生甘草10g一次煎服。若是误食了变质的饮料或防腐剂,最好的急救方法是用鲜牛奶或其他含蛋白的饮料灌服。

如果经上述急救,症状未见好转,或中毒较重者,应尽快送医院治疗。在治疗过程中,要给病人以良好的护理,尽量使其安静,避免精神紧张,注意休息,防止受凉,同时补充足量的淡盐开水。

食物中毒的家庭急救

一般的食物中毒,多数是由细菌感染,少数由含有毒物质(有机磷、砷剂、升汞)的食物,以及食物本身的自然毒素(如毒蕈、毒鱼)等引起。发病一般在就餐后数小时,呕吐、腹泻次数频繁。如在家中发病,就视呕吐、腹泻、腹痛的程度适当处理。

主要急救方法有:

(1)补充液体,尤其是凉开水或其它透明的液体;

(2)补充因上吐下泻所流失的电解质,如钾、钠及葡萄糖;

(3)避免制酸剂;

(4)先别止泻,让体内毒素排出之后再向医生咨询;

(5)毋须催吐;

(6)饮食要清淡,先食用容易消化的食物,避免容易刺激胃的食品。常见的相克食物

俗话说:“药食同源”,“药补不如食补”。但进补也要讲究科学,根据中医“五行”“生、克”规律的学说,有些食物是不能同时吃的。若吃,最好要间隔2小时以上。蟹、桃子田螺、木耳李子、鸭蛋红薯、石榴脚鱼、苋莱黄瓜、羊肉蟹、柿子田螺、玉米李子、雀肉芋头、香蕉脚鱼、芹莱黄瓜、花生米蟹、桔子田螺、冰李子、鲭鱼竹笋、麦芽糖免肉、芹莱蜂蜜、豆腐蟹、冰田螺、蛤虾、维生素c黄鳝、皮蛋牛肉、艽莱蜂蜜、鲫鱼蟹、花生米田螺、面食虾、金瓜龟肉、桃子牛奶、生鱼甘草、猪肉蟹、香瓜狗肉、大蒜头皮蛋、红糖甘草、鲤鱼牛奶、酸醋食物蟹、茄子狗肉、绿豆鸡蛋、消炎片鸡蛋、糖精鸡肉、芹菜》伤元气萝卜、木耳》生皮炎牛肉、栗子》会呕吐菠菜、豆腐》不宜羊肉、西瓜》互侵胡萝卜、白萝卜》相冲柿子、红薯》生结石番茄、黄瓜》不共食猪肉、菱角》肝疼萝卜、水果》不利甲状腺鹅肉、鸡蛋》损脾胃香蕉、芋艿》胃酸胀痛洋葱、蜂蜜》伤眼睛香蕉、马铃薯》面起斑豆浆冲鸡蛋》不宜甲鱼或黄鳝、蟹》孕妇忌常见的10种易中毒食物

鲜木耳

常见问题:鲜木耳与市场上销售的干木耳不同,含有叫做“卟啉”的光感物质,如果被人体吸收,经阳光照射,能引起皮肤瘙痒、水肿,严重可致皮肤坏死。若水肿出现在咽喉黏膜,还能导致呼吸困难。

应对方法:新鲜木耳应晒干后再食用。暴晒过程会分解大部分“卟啉”。市面上销售的干木耳,也需经水浸泡,使可能残余的毒素溶于水中。鲜海蜇

常见问题:新鲜海蜇皮体较厚,水分较多。研究发现,海蜇含有四氨络物、5-羟色胺及多肽类物质,有较强的组胺反应,引起“海蜇中毒”,出现腹泻、呕吐等症状。

应对方法:只有经过食盐加明矾盐渍3次(俗称三矾),使鲜海蜇脱水,才能将毒素排尽,方可食用。“三矾”海蜇呈浅红或浅黄色,厚薄均匀且有韧性,用力挤也挤不出水。

海蜇有时会附着一种叫“副溶血性弧菌”的细菌,对酸性环境比较敏感。因此凉拌海蜇时,应放在淡水里浸泡两天,食用前加工好,再用醋浸泡5分钟以上,就能消灭全部“弧菌”。这时候,你可以放心大胆地吃凉拌海蜇了。鲜黄花菜

常见问题:含有毒成分“秋水仙碱”,如果未经水焯、浸泡,且急火快炒后食用,可能导致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甚至体温改变、四肢麻木。

应对方法:想尝尝新鲜黄花菜的滋味,应去其条柄,开水焯过,然后用清水充分浸泡、冲洗,使“秋水仙碱”最大限度溶于水中。建议将新鲜黄花菜蒸熟后晒干,若需要食用,取一部分加水泡开,再进一步烹调。

如果出现中毒症状,不妨喝一些凉盐水、绿豆汤或葡萄糖溶液,以稀释毒素,加快排泄。症状较重者,立刻去医院救治。三.切忌盲目节食和暴饮暴食1.案例

2.过分节食的后果P5。

3.容易引起肥胖的饮食习惯P6。

四、课后小结

五、限时作业

八年级安全教育教案 篇6

学习目标

1.让学生理解敲诈、抢劫、绑架、恐吓的定义

2.让学生知道当遭遇到敲诈、抢劫、绑架、恐吓时该如何处理

学习重点

1.绑架、恐吓的定义

2.当遇到绑架、恐吓时怎么办

学习难点

让学生知道当遭遇到敲诈、抢劫、绑架、恐吓时该如何处理

一、自学感悟

1.让学生自己自学真实在线的两个具体事例,大致理解敲诈、抢劫、绑架、恐吓的定义,知道敲诈、抢劫、绑架、恐吓是社会恶性犯罪。由于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相对处于劣势,往往容易成为犯罪分子攻击的目标。因此,让学生每个人平日都应当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学习和掌握一些应对这类突发事件的方法和技能,从而避免减少对自己人身安全的伤害。

2.阅读课本P13页的警示台。

二、合作探究

让学生每四个人分成一小组,小组讨论:

1.如果有人强迫我们跟他走或者绑架我们做人质怎么办?

2.如果收到匿名信、接到匿名电话该怎么办?

三、展示交流

PARTA如果有人强迫我们跟他走或者绑架我们做人质怎么办?

(1)如果附近人多的地方或者有巡逻警察,我们可以大声喊叫,并抓住机会及时逃脱。行动一定要迅速,突然。

(2)如果已经被歹徒劫持或绑架,千万不要惊慌,不能于歹徒发生口角,避免激怒歹徒,应冷静思考对策,伺机逃脱。

(3)如果歹徒有凶器,应想办法让其放下,并估计一下自己的`体力、心理状态等,考虑能否跑掉,如果地方非常偏僻,要小心行事,避免激怒歹徒免遭不测。

(4)要努力记住路边的建筑物。

(5)遭遇绑架后,要顺从歹徒,以降低其戒备心理。当歹徒问起家中的情况,则可以用“不知道”“没听说”等搪塞。

(6)假如我们被拘禁在坏人藏身之地时,要寻找或创造机会,设法向外传递信息。

PARTB如果收到匿名信、接到匿名电话该怎么办?

(1)保持镇静。

(2)加以分析。

(3)稳住对方。

(4)及时报告。

四、走进生活

讨论P15“天天提醒”

五、总结升华

总结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

六、课外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是否遇到过一些违法犯罪行为?若遇到过,你认为在与违法犯罪分子作斗争的时候,怎样才能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不受到伤害?

八年级安全教育教案 篇7

学习目标

1.让学生知道如何排除居家环境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

2.让学生知道平日如何防止家庭被盗。

学习重点

让学生知道如何排除居家环境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

学习难点

让学生知道平日如何防止家庭被盗。

一、自学感悟

1.让学生思考居家环境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

2.让学生交流展示。

二、合作探究

让学生每四个人分成一小组,小组讨论:

居家环境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如何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呢?

近年来,家庭被盗案件是有发生,我们平日如何防止家庭被盗呢?

三、展示交流

1.居家环境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如何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呢?

2.近年来,家庭被盗案件是有发生,我们平日如何防止家庭被盗呢?

(1)遗失钥匙应尽快通知家人。

(2)自觉爱护小区内的各种防盗设施,出入公共防盗门要随手关门,不要将公共防盗门的钥匙借给朋友,不随便为不认识的人开启公共防盗门。

(3)居家的门、窗、排气口、空调口要经常检查。

(4)平时不要在家中存放超出日常所需的现金。

四、天天提醒

坏人作案惯用的手法

五、总结升华

总结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

六、课外延伸

运用学到的知识,与父母一起对自己家里进行一次安全隐患大排查,并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