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欣赏《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读后感(精选7篇),由笔构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读后感 篇1
看到很多人在书评中写上了“生而为人,我很抱歉”,可我却并不觉得松子不想作为人而继续活下去,反而在度过了常人无法想象的悲惨的一生时,她还是一次又一次地重燃起对生活的新希望。她是有着难以弥补的性格缺陷,但她也是无比坚强的。
松子大概就是“一手好牌打得稀烂”的最好诠释,我在觉得她自作自受的同时,又没办法地觉得她可怜可敬。漂亮,智商高,学习能力强,毫无疑问这种人无论在什么地方都会作为绝对的闪光点而存在。但只有她看不起自己,无法赋予自己足够的安全感,一直把自己生活下去的意义寄托在另一个人身上:被人赞赏、肯定、需要和爱。一旦有人给予了她想要的感觉,她就甘愿如飞蛾扑火般付出一切,自尊、肉体甚至生命也在所不惜。但一旦失去了她认为的依靠后,她就会立马坠入无止境的堕落深渊。但与很多绝望的人不同的是,她终究还是会靠自己站起来。
松子太缺爱以致太需要爱,所以她犯的最大的错大概就是,任何人和事都爱的太满,巴不得把整个心都掏空,以依附的姿态继续人生,却始终忘记了爱自己多一点。
她的不幸不是来自于无法对抗的命运,而是由于一次次错误的选择。失去自我,或者说一直执拗地过度自我,都会让人生坠入地狱吧。可是松子说,只要有人永远爱我,就算是地狱,我也会去。她太孤独了,或许离开这令她失望的人世间,她才能永远被爱吧。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读后感 篇2
几年前看松子的一生,没有看懂,并不觉得她很可怜,只觉得一个人怎么会过成她那个样子。刚才又看了一遍,觉得她并没有错,她一辈子都在为别人好。为了讨好父亲,做着父亲想要她做的一切;为了班里的学生好,替其承担了盗窃的罪名;为了喜欢的人,去向家里人借钱,和家人断绝关系。谁对她表现一点关系,她就给别人自己的一切。
她错就错在对别人太好了,不知道为自己打算,没有自己的人生目标。谁对她好,她就爱谁。最终,她终于找到自己喜欢的人了,可是人家根本就不知道她是谁。把爱当作自己的目标,真是愚蠢的事情。最后什么都得不到。
松子不是贪心的,谁对她好,她就对谁倾尽所有。可是又怎么样呢?她把所有的钱都给了和她同居的第二个人,可是对方却背叛了她,和别的女人在一起了。即使是陌生人,她也希望陌生人好。在看到很多中学生在很晚的时候还没回家时,她为了他们好,让他们早点回家,可是却被他们打死了。
我并不觉得她是孤独的,她只是不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可能她的目标就是为了所有人好吧。你可能会说,既然是为了别人好,她为什么要去掐她的妹妹?我觉得那是因为她无能为力吧。她怎么做都不能让父亲开心,她觉得这是因为她妹妹的原因。她怎么做也不能让她妹妹好起来,让她觉得自己无能为力。
她没有反抗吗?她反抗了。在她承认自己偷钱之后,看到别人要惩罚她,她想要解释,可是别人没有给她解释的机会。在和她同居的第一个男人死后,她做了别人的情妇,她不想一直做情妇,想要成为别人的老婆,可是人家直接把她甩了。她沉沦,做了洗浴女郎,可是却被同居的男人戴了绿帽子。这次彻底激怒她了,她杀了那个男人。她想要死,却又还想活下去。她一直在挣扎,遇到美好的东西就以为自己得救了。
进了监狱,出监狱后,她还是那个样子。要说她有什么错,就是不知道总结,不知道自己到底错在哪里。其实她没有错,我觉得她一点错都没有。保持自己的初心有什么不对,追求美好的爱情有什么不对?可能她错就错在为了所有人好吧,把所有人都当做好人。
那么,其实我们要选择和谁在一起,选择相信谁的话,要有自己的判断,要学会为人处事。
人最重要的就是在自己一个人的时候,还能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但是这是一种奢求,现实社会告诉我,既然生而为人,就应该融入世俗活得更好。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读后感 篇3
爱就对了错的是别人自以为懂爱!
第二本因为电影精彩而想要买来读的原著,毕竟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从看完到现在依旧稳居我的电影榜top1。
之所以之前读的电影原著不多,是因为我认为除非是文学性比较强的一类书,其他的在看完电影故事之后再去阅读会缺少应有的惊喜与触动,这本其实也没有让我觉得避开了这个逻辑。首先电影里的配角给我的感觉更加立体,尤其是彻也这个角色。
即使镜头不多依旧令我触动颇深,尤其是他临死前雨中的那个笑容,有歉意有不甘有太多的内容,而书中的每个配角都完全是为主角的悲喜而服务,可能这也是文字媒介一贯的劣势吧,另外这本书也不算薄,在对松子本人内心刻画上也没有让我觉得有很惊喜的部分,毕竟作者专门用了两个人的视角去创作理应对心情的起伏有更好的详述。故事方面松子还是那个荒诞的、失败的她,看电影时我对她完全不同情甚至认为很多事情她有一些咎由自取,但通过看原著我仿佛能理解她了。
松子不过是一个对于人类本质情感具有原始冲动与真切需求的人,她只是敢爱敢恨,而这个世界又确实凉薄,她到底错在了何处呢?为什么这个世界在批评一个人不够理性的时候不先思考自己为什么不能用温情去融化一点点可能没那么必要的理性呢?因为很多人在面对问题的时候以为理性比温情更管用,实际上理性只是比温情更容易漂亮地解释逃避,更容易让自己陷于我这是为你好的漩涡,最终究竟是为谁好就不得而知了,所以我也无法再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去指责她应该戒骄戒躁得换一种更理性的方式生活了,我开始想要反思自己对周围的人到底有没有过这样的温情。松子原谅了所有不可原谅的人,最后甚至原谅了最无法原谅的自己。
可惜世间很多事情,在你以为它已经结束的时候它却还在继续,你以为它要重新开始了它却已在内部灭亡。松子死了,死的莫名其妙,我依然不同情她,但我佩服她的爱,她是不是神我不知道,但被嫌弃她始终是我的英雄。
去做吧,再做一次吧!不行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啊!尽量试着去做吧!不管我如何失败,只要勇敢地生活,就不会是无家可归,总会人紧紧抱着我,让我在熟悉的味道中说一句,我回来了。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读后感 篇4
每个勇敢去爱的灵魂,都本该被世界温柔对待。
这是一个渴望被爱的故事,同时也是一个悲剧。作者用最美文字讲述了一个最残酷的现实。某天下午在东京大学生活的川尻笙,收到了30多年前失踪的松子姑姑最近在东京被人杀害的消息,负责整理姑姑遗物的笙,在女友的话语下开始调查松子姑故的一生,从中学教师到风俗女郎,松子一生都在追寻名为爱之物,被家人驱赶,遭情人抛弃,被命运百般羞辱,却始终对人心毫无戒备,对于爱她不懂的绝望只知道要勇敢的去追寻......
有人说松子的一生是完全的悲剧,但我看来松子的一生是比任何人都要绚丽的,面对命运的百般刁难,她仍然不放弃希望,去勇敢的热爱生活,在生活中的我们如果真遭受如此磨难,恐怕早已自暴自弃,放弃生活下去的希望了。所以我无比的佩服松子,佩服她的坚强,佩服她“生活虐我千百遍,我待生活如初恋”的精神。
虽然我敬佩松子的坚强,同时我也很痛恨松子对爱的过分依赖。松子把她的所有的希望都依托那虚无缥缈的爱情。无论是因事业不如意,对她拳打脚踢的落魄作家,为报复作家而欺骗松子感情的渣男,还是与她情投意合却和别人结了婚的理发师,对利用她感情的那位以前的学生,她都选择了原谅与隐忍,只因为他们是松子的爱情,真是悲哀。
毕淑敏曾说过:"我从不相信手上的纹路能给我带来什么,我只相信十指合起拳头的力量"。生而为人,我们应该不屈服于命运,多多为自己而活。我们身体,生命都是属于自己的,不属于其他人,我们最不应该想的就是为别人而活,过分依附于他人。如果松子还在,我一定会紧紧的抓住她瘦弱的肩膀,对她说:“生而为人,请多为自己而活。”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读后感 篇5
以前有个同学看过这个电影,评论有一句我记得很清楚: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联系电影名,我多少对这个故事有一点自己的先入为主的概念。但是我不怎么看电影,所以前几天看到有这本书,就毫不犹豫看了下去。
说起来,看到她说被田所校长猥亵然后自己无声地忍耐下来时,我想到房思琪,心里沉重得差点弃读。由于好奇继续看下去,就发现停不下来了。松子的一生,从20几岁到去世,之间有没有30几年,作者只用了几天(侄子的调查时间)就让我们看完了,总是让我有一种在时空里穿梭来穿梭去的错乱感,但是就是停不下来。
说回大部分人评论松子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作为留守儿童长大,并且一直不被爸爸认可的我,很能理解松子的这种缺陷性格。要不是因为我生活在这个时代,看到很多女性的楷模,也看到很多书,里面的人物有和我一样自卑,害怕不被爱,渴望爱的,但是很多人都通过自己某一方面的努力增强了自信,改变了人生,我恐怕也会如松子一般,为了得到爱和认可,温暖和幸福,而变得毫无底线,丧失理智。
所以我不责怪松子,要怪就怪她的爸爸,怪彼时日本社会的人文环境,怪她的弟弟,都是残酷无情的。所以松子才会那种隐忍,懦弱,委屈求全,为了别人给的一丁点温暖而甘愿献出自己的一切:尊严,生命。
最后,就怪那几个不懂事的混蛋,我希望他们都受到惩罚,可怜的松子本来已经接近幸福了:打算重新振作,龙洋一也出狱来找她了。偏偏她的生命却戛然而止了!
若有来生,希望她像明日香一样,善良,勇敢,为自己而活。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读后感 篇6
看到书评忽然又哭了,有很多书评写的真的很好,也忽然发现自己之前怒其不争哀其不幸的态度有些偏激。只能说心疼又愤怒吧,心疼松子的一生,愤怒她一步步作死把自己推向地狱还把原因放到别人身上。
开始觉得松子一直为了父亲而耿耿于怀太过偏激(我家也有点重男轻女不过我还是在好好热爱家人感谢朋友),她的讨好型人格其实也有点像我自己吧,很多人说我性格很张扬,但是其实我会一直小心翼翼维护身边的关系,害怕得罪人,其实有时候真的会很累。松子很纯粹,像一个孩纸一样天真,她无论被伤害多少次都能热爱生活并且努力工作做到最好这一点很棒。
不过里面随便的男女关系实在……只能说,愿所有人被世界善待。从叶藏到松子,忽然开始理解他们,当然,两个人有很多地方仍然不敢苟同。叶藏一直觉得自己有罪我无法认同(好像两个人的原生家庭都是根源……),而她的纯粹与是非不分简直到了极致甚至会让人觉得有些蠢。如果她能带有锋芒地活着会不会好一些。
看到有书友说看完人间失格要么抑郁要么治愈,我想说,那我应该是被治愈了吧,世界还很美好,生而为人已经很不容易了,生而为人我很感激,那,就好好热爱吧。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读后感 篇7
纵观松子的一生,的确是坎坷苦涩的,可是所有的结果背后,都不仅仅因为她的“命”不好,更多的原因其实还是要归咎于她自身。
每一件事对松子来说,明明都有更好的选择,可是她的性格缺陷却让她一次次地误入歧途,最终万劫不复。松子的家庭成长环境让她比常人更渴望得到认可、渴望被爱,然而我以为这并不构成她堕落的理由。为了保住自己的名声,面对校长的猥亵行为,她不敢站出来揭发,而是选择沉默;为了所谓的“爱”,她不愿离开常常对她施暴的彻也身边,而是选择继续忍受,甚至听从了他的话,去面试土耳其浴女;而面对小野寺的几句甜言蜜语,她又忘了在冈野身上栽的跟头。
松子是个努力的人,做什么事都力求最好,学生时代成绩名列前茅、在土耳其浴女店当上了头牌,甚至在监狱里也不断升级成为仅有的几个发艺师,她做什么似乎都能做好,明明可以成为一个普通人里的佼佼者,可是对于爱的极度渴求却让她常常做出一些令人难以理解的行为,她总在别人身上寻找爱,可是她却忘了,真正的爱要靠自己,而不是一味地依赖他人的给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