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五年级《我盼春天的荠菜》教学设计

笔构网

2025-10-21教案

请欣赏小学语文五年级《我盼春天的荠菜》教学设计(精选7篇),由笔构网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语文五年级《我盼春天的荠菜》教学设计 篇1

小学语文五年级《我盼春天的荠菜》教学设计2篇[精华]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五年级《我盼春天的荠菜》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五年级《我盼春天的荠菜》教学设计 篇2

一、教学目标

1、能在教师指导下用自然段段意归并法概括大意。

2、学会本课的15个生字,理解29个新词语的意思。

3、能分别用“简直、可是、渐渐”写句子。

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9、10自然段。

5、了解旧社会农村贫苦人家孩子的苦,财主的恶,感受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用自然段段意归并法概括段落大意。

教学难点:用自然段段意归并法概括段落大意。了解旧社会农村贫苦人家孩子的苦,财主的苦,感受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时间:3课时

四、教学准备: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读通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第9、10自然段,理解“坦然”的意思,初步了解作者喜爱荠菜的原因。

(二)教学过程:

1、读题并质疑: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齐读)13 我盼春天的荠菜。谁见过荠菜、知道荠菜?(出示荠菜)谁挖过荠菜,对荠菜有什么感受?请大家再一起读课题,想一想:读懂了什么?有什么问题?(2分)

(从“盼”字可以看出作者非常喜爱荠菜。作者为什么喜爱荠菜?)

2、作者为什么喜爱荠菜?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读通课文,边读边想,作者喜爱荠菜的原因是什么。(10分)

交流:(10分)

(1)字词:同学们,在自学的过程中,你觉得哪些字词容易读错、写错?(豌、掰、呛、巢、葱、绽)把易、难写的字写一写。

(2)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读得正确吗?

(3)说说通过自学,你认为作者为什么喜爱荠菜?你还知道什么?

3、学习课文9、10自然段。(15分)

(1)哪些自然段直接写出了作者对荠菜的喜爱?(9、10自然段)

(2)自由地读课文9、10自然段,想一想、划一划,我读懂了什么?有什么问题?

(3)交流:

①“春天带给我多大的希望啊”“希望”是指吃的希望。田野里长满了各种野菜,我就有吃的希望了。

②“我最喜欢荠菜”“最”说明了在各种野菜中我最喜欢荠菜。(指导朗读“春天带给……最喜欢荠菜”)原因是把它下在玉米面的糊糊里,再放上点盐花,别提有多高兴了。而挖荠菜时的那种坦然的心情,更可以称得上是一种享受。

③“别提有多好吃了”就是非常非常好吃!(指导朗读)

④“坦然”形容心里平静,毫无顾虑的样子。“更”表示意思进一层,就是说挖荠菜时的坦然心情比吃荠菜感觉还好。“享受”的意思是挖荠菜时的坦然心情感觉非常好。从哪里可以看出呢?“向田野奔去”“奔”的意思是跑得速度很快,说明心情很高兴,非常喜爱挖荠菜,迫不急待地去挖荠菜。“嫩生生的荠菜用它们绿色的手掌,招呼我,欢迎我。”这里用了拟人的写法,写出了荠菜和我成了好朋友,也写出了我高兴的心情。“我可以不时地抬头看看天空中吱吱喳喳飞过的小鸟,树上绽开的.杏花,蓝天上白色的云朵”挖荠菜时看到的景色真美啊!天空中飞过的小鸟多自由啊!我此刻的心情多自在啊!(指导朗读,读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读出我此刻的心情。)

⑤荠菜别提有多好吃了,而挖荠菜更是一种享受,我情不自禁地发出了感叹:荠菜,我亲爱的荠菜!(指导朗读)

(4)有感情地朗读9、10自然段。

4、再读9、10自然段,质疑:刚才,我们一起学习了9、10自然段,读懂了许多,下面再请同学们读一读,有什么问题?(①荠菜并不好吃,可文中的我为什么觉得别提有多好吃了?

②为什么说挖荠菜时那种坦然的心情是一种享受?为什么说“我再也不必担心有谁会拿着木棍凶狠地追赶我”?)

同学们的问题提得非常好,下堂课我们再来解决这些问题,好吗?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学习课文第1至8自然段,理解“简直、可是、渐渐“等词语的意思,了解旧社会农村贫苦人家孩子的苦,财主的恶,感受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过程:

1、复习回顾:上一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9、10自然段,请有感情地读一读9、10自然段,说说作者喜爱荠菜的原因之一—?

在上堂课的学习中同学们不仅知道了作者喜爱荠菜的原因,而且还提出了一些问题:(点击课件)

那我们先来探究第一个问题。请同学们浏览课文,找一找哪些自然段回答这个问题?(2、3自然段)

(1)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读2、3自然段,分别说说两个自然段的段意。

(2)课文怎样写出我馋?(刚抽出、才开放、更别说)

(3)用“因为()所以()“把两个自然段的意思连起来说说。

(4)其实我并不馋,只是饿得发慌,没法子才吃嫩蔷薇枝、映山红、青玉米棒子、青枣、青豌豆,可财主家胖儿子却跟在我身后,跳着脚叫“馋丫头!”“馋丫头!”羞得我头也不敢回。“财主”是什么意思?此时我的心情怎样?(没东西吃,才吃一些嫩蔷薇枝、映山红、青玉米棒子、青枣、青豌豆还被叫:“馋丫头”,心里既羞又痛苦。)

(5)练习有感情地读2、3自然段。

(6)现在谁来说说我为什么觉得荠菜别提有多好吃了?

(1)浏览课文,找一找哪些自然段回答了这个问题?

(2)自读课文4——8自然段,思考:读懂了什么?有什么问题?

(3)交流

①课文4——8自然段写了我因为实在饿极了,掰财主家的玉米棒子,被财主家人凶狠追赶而跳进河里,后来不敢回家,独自游荡在广阔的田野上这件事。

②财主家的人凶狠、冷酷,因为——(拿粗木棍、紧紧追、冷酷地笑)

③当时我可怜、悲惨,因为——

*我没命地逃……害怕到极点,便不顾一切,纵身跳进河里。“不顾一切”就是连生命都不顾。

*没过……挣扎……失去了平衡……呛得我透不过气来

*简直……丧气……掉了一只(“简直”:表示“完全这样”或“差不多这样”、“实在是,真是”的意思,带有夸张的语气,说明我害怕到了极点。

*没有勇气……又不敢回家……

出示:“我并不是怕妈妈打我,我是怕看见她那双哀愁的眼睛。”读一读,有什么问题?(“哀愁”是什么意思?愁什么?我为什么怕看见哀愁的眼睛?)(愁的是,担心自己的孩子会遭到财主毒打,担心财主会借此逼债,而穷苦的孩子与自己的父母相依为命。(很懂事,很体谅父母。)

*……独自……游荡……晚霞渐渐地退去……羊儿……乌鸦……升起……越来越浓……静得可怕……不敢答应……

渐渐——慢慢,说明我想回家而又不敢回家,觉得时间过得真慢。出示:太阳下山了,晚霞渐渐地退去。稍远处,羊儿咩咩地叫着,被赶回羊圈了。乌鸦也呱呱地叫着回巢去了。(这里,为什么要写“羊儿回圈”“乌鸦归巢”)(衬托出我想回家而又不敢回家的悲惨)

④练习有感情地朗读4——8自然段

⑤说说问题的答案。文中的我小时候曾经因为实在饿极了而有过这样一段经历,所以说“我再……”。

4、通过学习2——8自然段,我们理解了作者喜爱荠菜的深层原因:小时候因为贫苦,没有吃的,靠荠菜充饥,荠菜带给他多大的希望。挖荠菜时是那样的自由自在,不会有粗木棍追赶。让我们知道作者确实是非常非常喜爱荠菜的——盼荠菜,让我们再有感情地朗读第9、10自然段。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5、学习自然段:特殊——不一般——最喜爱、亲爱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给课文分段;学习用自然段段意归并法概括段落大意的方法,并给课文第三段概括段意,完成作业本4、5、6题。

(二)教学过程

1、给课文分段,学习单元提示语,并概括第三段段落大意,落实单元训练重点(完成作业第4题)。(15)

2、指导完成作业本第5题,在理解“简直、可是、渐渐”的基础上造句。(15)

附:板书

13 我盼春天的荠菜

特殊的感情

别提有多好吃!

最爱荠菜

坦然的心情是一种享受

小学语文五年级《我盼春天的荠菜》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语文五年级《我盼春天的荠菜》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语文五年级《我盼春天的荠菜》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理解课文内容。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荠菜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荠菜的喜爱之情。

难点:体会“盼”字的含义,理解作者盼春天的.荠菜的.原因。

教学准备:

荠菜图片、课文录音、小组合作学习任务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荠菜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这是什么菜?你们吃过吗?”

揭示课题:《我盼春天的荠菜》,并让学生齐读课题。

二、小组合作,初读课文

学生分组,每组4-5人,分发小组合作学习任务单。

小组合作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小组合作讨论:“我”为什么盼春天的荠菜?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

三、全班交流,深入理解

每组选派一名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盼”字的含义。

提问:“你们喜欢荠菜吗?为什么?”

四、拓展延伸

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荠菜的了解和感受。

提问:“你们还知道哪些野菜?它们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珍惜食物、珍惜大自然。

五、课堂小结

总结本课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查找关于荠菜或其他野菜的资料,并准备在下节课上分享。同时,鼓励学生多观察大自然,发现身边的美好。

小学语文五年级《我盼春天的荠菜》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的15个生字,29个新词。

2、初步学会自然段段意归并法概括段意。

3、懂得旧社会财主的罪恶,穷苦人家生活的艰苦。

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9、10自然段。

教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引题,激发动机:

1、出示实物荠菜,教师和同学一起谈谈自己对荠菜的认识。(从生长季节、生长地点、形状、味道等方面展开)

2、揭题后解题,质疑:

(1)揭题:我盼春天的荠菜(板书)

(2)读题,你觉得课文重点会写什么?课题重点词是什么?

(3)质疑:据题你会认为课文会写哪些内容?你有什么疑问?那么我们来看看作者到底为什么盼春天的荠菜吧。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尽情地读,可轻声读,放声朗读,也可独自读,小组合作读要求:

(1)读准生字,理解新词,读通课文,(2)读出你的感受,读出你的感情,并提出疑难问题。

2、交流读书结果:

(1)检查生字新词的认读,提出不懂的词语适当解决。

(2)谈谈自己读了课文后的初步感受,提出疑难问题

3、这个故事发生什么年代,从哪里看出来?

师简介旧社会穷人生活有关情况(如同学谈话中涉及此问题即穿插进去)

4、课文的哪些段落具体描述了作者盼春天的荠菜的?(9、10自然段)

课文其它部分写了哪些内容?

给课文分段,并交流。

{分四段:一(1)二(2-3)三(4-8)四(9-10)}

5、再读9、10自然段,简单回答作者为什么盼春天的荠菜?

(板书:好吃坦然的心情是享受)

师引: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呢?这与她的经历有关。让我们深入地学习课文吧!

三、导学--探究,学习新课

1、研读第二段:

(1)分节指读,归纳节意

(2)联系全文主要意思,你认为“馋”与“饿”哪一点更主要?为什么?

(3)指导感情朗读全段。

2、研读第三段

(1)自由轻声读,一边读一边想象文章描写的画面。

(2)指名再读,其他同学闭目再次想象文章描写的画面。

(师在此告诉大家这种读书方法叫“初读想象画面”)

(3)在你想象到的画面中,给你印象最深的是怎样的画面?为什么会给你留下最深刻的印象?

要求对照文中句子,分析品读,体会感情,先在小组内交流

(4)全班集体交流(分两方面-财主家人残酷和“我”心里害怕,可怜)

A、第一方面:研究财主家人残酷

重点研读,并进行朗读训练:

a、那家伙立刻拿着一根粗木棍,紧紧追来。

b、冰凉的河水呛得我透不过气来,脑后却传来一阵阵冷酷的笑声。

想象说话:财主家人当时的语言、神情

c、我实在没有勇气回去找,可又不敢回家。(为什么会没有勇气?)

B、第二方面:研究“我”心里害怕,可怜

重点研读,并进行朗读训练:

a、追赶我的人越来越近了,我害怕到了极点,便不顾一切,纵身跳进那条河里。(“一切”在这里包括哪些,“不顾一切”说明什么?)

想象说话:当时的气候环境和“我”此时的心理

b、河水没过了我矮小的身子。我挣扎着,扑腾着,身子失去了平衡。

c、我怕妈妈知道。我并不是怕妈妈打我,而是怕看见她那双哀愁的眼睛。

(假如妈妈知道这件事,她心里会怎样想?会哀什么,愁什么?)

d、我听见妈妈在村口呼唤我的名字,可是我不敢答应……

师述:是啊,羊儿咩咩地叫着回圈了,乌鸦也呱呱地叫着回巢了,而“我”独自一人在空旷漆黑的田野上,有家不敢回,有家不能回,“我”的命运真是连羊儿、乌鸦也不如啊!“我”心里有许许多多的害怕,这样的生活真是受罪!(板书:心里害怕是受罪)

(5)说话训练,激发感情:

“我”仅仅因饥饿难忍而去偷财主家的玉米棒,就落得如此下场,我想同学们此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假如你就是文中这位主人公,你此时最想说什么,说给大家听听,好吗?

(6)配音朗读全段

四、作业练习

简要复述第三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简要复述第三段

2、师引:所以在那么让人感到饥饿的冬天,让人受罪的冬天里,“我”多么盼望春天的到来啊,因为春天

二、导读--探究,学习第四段

1、接上引读

2、从哪里感受到“我”盼春天的荠菜的急切心情?朗读

3、理解“我”盼春天的荠菜的两点原因:

(1)用关联词把描写原因的两个句子联接起来

(2)荠菜真的那么好吃吗?这句话怎么理解?

(3)读下一个长句子,想象画面,思考:此时,我的心里没有(),也没有(),非常()。

(4)这样没有担心,也没有顾虑的心情,就是“坦然的心情”。具体找找有关的词句。

(5)a、再次读句子,想象画面,让我们也一起到那美好的境界中,你还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你又会说些什么?

b、请大家把这种美好的境界用文字描写下来。

c、交流。

4、师引:同学们,比起冬天偷玉米棒时那种紧张害怕的心情来,现在这种放松坦然的心情真可以称得上是一种享受啊,自由,太好了!

让我们也来一起分享一下这种快乐吧,感情朗读全段。

5、配音朗读,试背全段

三、回归整体,升华主题

1、作者说自己对荠菜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你们说这是一份怎样的感情?

2、“我”仅仅是盼春天的荠菜吗?那“我”实际上是盼什么?又仅仅是“我”一个人的'盼望吗?

3、是啊,我们现在就生活在这样美好的社会里,这可是旧社会的人们日思夜想,却想也想不来,盼也盼不到的生活啊,我们应该怎样珍惜这幸福的生活呢?

四、学习“自然段段意归并法”归纳段意:

1、学习“单元提示”,小结“自然段段意归并法”的方法:

一、归纳节意;二、舍次留主;三、进行归并

2、共同归纳第二段段意:

(1)归纳节意:第一节:“我”小时候很馋。第二节:“我”馋是因为饿。

(2)联系全文主要意思,你认为“馋”与“饿”哪一点更主要?为什么?

(3)所以这一段的段意归纳为:“我”小时候馋是因为饿。

(4)再次小结“自然段段意归并法”的方法

3、尝试归纳第三段段意:出示课后第三题

读题后选择下面你认为最合适的答案,并说明理由

(1)我在掰财主家的玉米棒时,被他家的人发现和追赶,逃跑时害怕得跳进了一条河。我在河水中挣扎,爬上对岸但不敢回家,傍晚,我独自一人游荡在静得可怕的田野上。

(2)我在掰财主家的玉米棒时,被他家的人发现和追赶,逃跑时跳进了一条河,爬上对岸但不敢回家,傍晚,我独自一人游荡在静得可怕的野上。

(3)我在掰财主家的玉米棒时,被他家的人发现和追赶,逃跑时害怕得跳进了一条河,爬上对岸后也因害怕,一直不敢回家。

4、自主归纳第四段段意:让学生自主归纳、交流

五、总结全文,再次质疑

齐读全文

六、布置作业:补充课外阅读

小学语文五年级《我盼春天的荠菜》教学设计 篇5

【教材分析】

《我盼春天的荠菜》是浙江省义务教材小学语文第九册第六单元的打头课文,作者是我国知名作家张洁。文中描写旧社会农村的穷苦孩子以野菜充饥,以挖野菜为乐的故事,抒发了作者对幸福自由生活的向往,也从另一个侧面揭露财主的罪恶。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学会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圈”;理解10个新词语的意思,能用“简直”、“可是”、“渐渐”等词语写句子。

2、能根据提示较深入地理解词语在句子中的含义。

3、能用自然段段意归并法概括段落大意。

二、过程与方法

1、借助语言文字和课文情景,通过反复研读,品味分析,了解“我”为什么会盼春天的荠菜,披文入情,读中悟情。

2、培养学生自读感悟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旧社会穷苦孩子的生活是多么痛苦。

2、感受妈妈疼爱孩子的感情。

3、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教学重点】

学会运用自然段段意归并法概括段落大意。感受旧社会穷苦孩子的生活是多么痛苦。

【教学难点】

由于课文所写的事情发生在旧社会,距现代生活较远,学生体会该文的思想情感有一定难度,因此必须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感悟的学习情景。

【教学准备】

布置学生课前查一查关于荠菜的资料,向老人们询问旧社会时穷人的生活状况。

第一教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揭题

导入

投影出示荠菜图片,同学们,相信大家一定吃过不少的菜。(青菜、白菜、花菜……)但对于荠菜,大家知道多少?(从生长季节、地点、形状、味道等方面展开说说)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盼春天的荠菜》,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尽情地读,可轻声读,放声朗读,也可独自读,小组合作读。

要求:(1)读通课文,读准生字字音,记记新词的字形,想想词义。

(2)读出你的感受,读出你的感情,并提出疑难问题。

2、交流读书结果:

(1) 投影出示词语,指名认读。

(2) 做作业本第一题。做完后交流。

3、四人小组分工读课文。要求:读者尽情,听者尽心。

谈谈自己读了课文后的初步感受,提出疑难问题

4、这个故事发生什么年代,从哪里看出来?

5、迅速浏览课文,想想课文哪些自然段具体描述了作者盼春天的.荠菜的?(9、10自然段)

课文其它部分写了哪些内容?

给课文分段,并交流。

分四段:一(1)二(2-3)三(4-8)四(9-10)

6、再次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第二教时

一、 读课题,自由读,指名读。

1、你想读出哪个词语?(盼)“盼”是怎样的一种感情?(盼望、渴望、期待)

2、分别用这三个词语再次读读课题。

我盼望春天的荠菜——我渴望春天的荠菜——我期待春天的荠菜

3、可见作者对荠菜有着十分浓厚的感情,课文哪个自然段告诉了我们这一点

4、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5、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具体写了我对荠菜有着特殊的感情?(9—10)

二、研读全文,感悟我对荠菜的那份感情

1、自由读课文9—10自然段,把描写作者喜爱荠菜的句子划下来,圈圈点点,读读议议。

2、四人小组交流,读读你划的句子,说说你的体会,听听别人的朗读和理解。

3、集体交流

探究主题1:我最喜欢荠菜,把它下在玉米面的糊糊里,再放上点盐花,别提有多好吃了。

一、好吃,咱们来读读。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二、真的很好吃吗?

1、交流研究成果。

2、既然荠菜味涩难咽,为什么作者认为“别提有多好吃”呢?(因为她饿)

3、研读课文2—3自然段。

我没有饿过,我相信你们也从来没有饿过,因为我们的爸爸妈妈绝对不会让我们挨饿。作者饿过,饿到怎样一种程度?请大家读读2—3自然段,找出文中有关句子,体会体会她饿到什么程度?

(1) 谁来读读? 自由读,指名读。

A、刚抽出来的嫩蔷薇枝,把皮一剥,我就能吃下去。

B、才开放的映山红,我会一把把塞进嘴里。

C、更别说青玉米棒子、青枣、青豌豆了。

(2)你想要说什么?

A、青玉米棒子?青枣?青豌豆?什么味儿?能吃吗?

B、蔷薇枝?吃下去?

C、映山红?一把把塞进嘴里?

D、从吃的样子看狼吞虎咽:“一……就……” “一把把” “塞” “更别说”

E、从吃的食物看都是未成熟的野菜野果:“青” “嫩” “才”

(3)真让人辛酸哪!咱们一起来读读吧!出示:

我真没想到,她饿得竟然去吃青玉米棒子!你还能说吗?

A、我真没想到,她饿得竟然去吃青枣青豌豆!

B、我真没想到,她饿得竟然去吃刚开放的映山红一把把塞进嘴里!

C、我真没想到,她饿得竟然去吃剥了皮的嫩蔷滚枝吃下去!

我们都没有想到,她竟然饿到了如此的程度!齐读A、B、C。

小女孩为什么会这么饿?(贫穷)

(4)说说那时的人们过着怎样的生活。(如有实物、图片或相关的文字资料则效果更好。)

教师激情演讲,渲染情景: 翻开人类的史册,我们才知道不管在昨天还是今天, 饥饿仍然威胁着人类。在埃塞俄比亚的难民营里,一个孩子已经衰弱得无法移动去寻找食物了。他快要死去的身体已经成为大群苍蝇的美食。你能想象他此刻最需要什么吗?同样,在炮火纷飞的阿富汗、巴勒斯坦、伊拉克,还有许许多多的儿童像文中小女孩一样饱受饥饿的折磨。谁能饱含感情地读读这两小节呢?指导课文朗读。

正因为如此,所以小女孩看到春天的荠菜才会如此高兴。你能有感情朗读第九自然段里的这些句子吗?

出示:“最使人感到饥饿的冬天过去了……别提有多好吃了。” 学生怀着愉悦、轻松的心情读。

探究主题2:而挖荠菜时的那种坦然的心情,更可以称得上是一种享受。

一、怎么会是一种坦然的心情?(我也不必担心有谁会拿着木棍凶狠地追赶我)

二、研读4-8自然段,默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我因为饿掰了财主家的玉米棒子,被追赶跳入河里,游荡在田野上。)这件事的哪些地方使你很为她感到难过、伤心?

1、“那家伙立刻拿着粗木棍紧紧追来。”

“粗木棍”他要干嘛?(是为了追到了打起来解恨)多可怕啊!

2、我没命地逃,风在我耳边呼呼直响……便不顾一切……

“风呼呼直响”说明了什么?

“不顾一切”,不顾什么?多危险呐!

3、“冰凉的河水呛得我喘不过气来,脑后却传来一阵冷酷的笑声。”

谁在笑?

我在河里挣扎,他却在岸上笑,他真——

引导学生在读中求悟。抓住“立刻” “粗” “紧紧” “冷酷”,说明财主家的人十分凶残冷酷。那财主又是怎样的人?结合搜集的材料谈谈,加深对那个黑暗时代的认识。

4、“我独自一人游荡在田野上。……”那又是一番怎样的情景啊?(配上哀愁舒缓的音乐)指名感情朗读第八自然段。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看,羊儿哗哗地叫着,乌鸦也呱呱地叫着回巢了,按理说——(我也应该回家了),而且我也已经听到妈妈在呼唤我,但是我却不敢回家,因为我怕——(妈妈知道)。我不是怕——(妈妈打我)。而是怕——(看见她那双哀愁的眼睛)。

5、“我怕妈妈知道。我并不是怕妈妈打我,而是怕看见她那双哀愁的眼睛。”

妈妈哀什么?愁什么?感受妈妈此时的心情。

身为一个母亲,却眼睁睁地看着孩子受饿、挨打,却无能为力。

6、如果你就是文中的小女孩,你会对村口呼唤你的妈妈说些什么?此时你最盼望什么?(向往能过上幸福自由的生活。)

7、所以“我”才会格外珍惜挖荠菜时的坦然心情。怀着愉悦、轻松的心情,有感情朗读句子:“而挖荠菜时的那种坦然的心情更可以称得上是一种享受……蓝天上白色的云朵。”

4、总结全文:

(1)请选择最让你感动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读。

(2)我们不能忘记历史,只有知道过去,才会让我们更加珍惜今天拥有的幸福生活。

第三教时

一、学习单元学习提示

二、读课文,用自然段段意归并法概括各段的段落大意。

三、背诵课文第九自然段。

四、作业本第7题。

小学语文五年级《我盼春天的荠菜》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初识课文,了解大致内容,我盼春天的荠菜(第一课时)。

2、采用变序法学习课文1、2、3、9、10自然段。

3、初步学会用自然段段意归并法概括段意的方法。

4、学习部分生字新词,并巩固运用。

教学重点:

学习课文的9、10两个自然段,并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难点:

掌握自然段段意归并法概括段落大意的一般步骤。

教学过程:

1、课前谈话

同学们,相信大家一定吃过不少的菜。(青菜、白菜、花菜……)但对于荠菜,大家知道多少?(问……)因为荠菜它是一种春天开花的野菜,因此,春天的时候我们才能品尝它的味道。今天,老师把荠菜的表哥带来了——这叫蒿菜,它的味道和荠菜差不了多少。请一位同学上来品尝一下,如何……

这是一种略带苦味的菜!既然是这样一种菜,应该是不太受大众喜欢的。但有人却对荠菜怀有一种深深的感情。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十三课《我盼春天的.荠菜》,来了解一下其中真正的原因。

2、揭示课题

(1)多媒体打出课题。(13、我盼春天的荠菜)

(2)我们看题目,我盼春天的`荠菜。先看这个盼是什么意思。(盼望、渴

望)。那题目的意思就是我盼望春天的荠菜。那么,我们先来解决一个问题(看屏幕)——我为什么要盼望春天的荠菜?第二个问题,我对荠菜有着怎样的一种感情?请大家从课文中找出正确的答案。(特殊)读一读。

大家看一看,老师给大家上课,与你们老师平时给你们上课有什么不同?

那你们的心情怎样?这就可以用什么词来形容?既然这是一种特殊的感情,那课文的我为什么会有这种感情?(先请几个学生谈一谈)

(3)我们先来看一看,这一幅图。(多媒体打出图),想想看,课文那一节是描写这幅图的。(第九自然段)

3、指导阅读9、10自然段。

(1)、听录音,思考从那些词句中可以看出我对荠菜有一种特殊的感情?用————划出。

(2)提问,指名回答。

(3)归纳:{1、别提有多好吃了,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我盼春天的荠菜(第一课时)》。

最喜欢荠菜{2、心情坦然。是一种享受。

(4)玉米面糊糊里,放上荠菜,味道真那么好吃吗?(为了填饱肚子)

(5)坦然是怎样一种心情?请一位同学念一念这句话。(教学坦然一词)

从文章那些地方可以看出我心情的坦然?(一是从人物的动作、心情:向田野奔去,不必担心,可以不时的看一看;二是从景物的描写中,侧面衬托出我当时的心情:荠菜用绿色的手掌招呼我,欢迎我,吱吱喳喳的小鸟,绽开的杏花、白色的云朵。)

(6)此时此刻,我们应带着怎样的心情来读这一段呢?

(7)因此,作者要发出一份发自内心的感受:荠菜,我亲爱的荠菜!

4、过渡:荠菜它只是一种野草,味道并不好吃,但作者却说别提有多好吃。这里真正的原因是什么?(当时,我饿!)

5、教学第2、3自然段。

(1)、投影出示:可是有什么办法呢?我饿啊!

(2)指名读这一句话。(无奈的心情)

(3)正因为我饿,所以造成了什么后果?下面请一个同学读一下第二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我小时侯很谗)

(4)从财主的胖儿子我们可以看出什么?(从他的胖看出什么,他吃什么?我又吃什么?)

(5)从哪儿可以看出我很饿?(青………………)

(6)这些青的东西我都吃的津津有味,这说明我的确是——饥不择食。

(7)带着同情的心情,我们一起来读一下这两节。

(8)那么下面我们能否用一句话来概括2、3两个自然段的意思呢?

投影出示:1、因为我小时侯饿,所以我谗。

2、我小时侯谗,是因为我饿。

(9)这就是归纳段落大意的一种方法:自然段段意归并法。它的一般步骤:

1、先写出每个段落大意的意思。

2、再看看它们的意思是不是主要的,我们舍去次要的,抓住主要的。

3、最后进行归并。

4、用这种方法来归纳段落大意是比较有效的。在进一步学习这篇课文的时候,我们将进一步运用。

6、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对课文有了初步的了解。下面我们先将1、2、3、9、10这五个自然段的词语进行集中学习。

7、教学词语

蔷薇枝映山红青枣青豌豆财主丫头马齿苋野葱盐花吱吱喳喳

绽开

1、齐读一边

2、男女同学竞读

3、说话练习:分析词语,用3词造句、用上4词造句

8、总结本节课

板书设计:

盼特殊的感情最喜欢荠菜

饿谗饥不择食

饱胖恶语嘲讽

小学语文五年级《我盼春天的荠菜》教学设计 篇7

教学目标:

l.通过朗读,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旧社会穷苦孩子的生活是多么痛苦。

2.通过理解作者的“盼”,养菜的“好吃”,使学生真正明白自己的生活是多么美好。

3.会背诵课文的9、10两段。

教学过程:

(一)复习字词:

1.昨天我们学习了生字词语,还读了课文。我们来复习一下。

2.看拼音写词:

jì cài wǎn dòu yě cōng

3.看老师做一个动作,写一个字。(掰)

4.“窝”的同义词。

5.在这篇课文里有四个口字旁的字,你记住了几个?写一写。

6.好,咱们来校对一下。

(二)学习新课:

《盼》

1.来,我们一起来读读课题。我也来读一遍,咱们读得一样。

2.我盼春天的芥菜,盼,是怎样的一种感情?(渴望盼望期待)

3.我渴望春天的荠菜?我期待春天的.荠菜?我好像没有这种感觉,你们有吗?(也没有)

4.可是作者对荠菜有着一种——

5.课本上哪句话表现了作者对荠菜最强烈的感情?

6.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的第九自然段,看看作者是怎么喜欢荠菜的。(自由朗读)

7.再读第九自然段,把作者喜爱荠菜的语句划下来,然后再读一读。

8.反馈:你们找了哪几句?

(l)我最喜欢荠菜。

(2)把它下在玉米面的糊糊里,再放上点盐花,别提有多好吃了。

(3)而挖荠菜时的那种坦然的心清,更可以称得上是一种享受。

8.“把它下在玉米面的糊糊里……别提有多好吃了。”有多好吃?那咱们来读一读,读出那种好吃。

9.真的吗?为什么作者却说“别提有多好吃了?”(因为她饿)

《饿》

1.我没有饿过,我相信你们也从来没有饿过,因为我们的爸爸妈妈绝对不会让我们挨饿。作者饿过吗?饿到怎样一种程度?

2.自己读读书,在书上找到,划下来。

3.谁来读读?

(l)刚抽出来的嫩蔷薇枝,把皮一剥,我就能吃下去。

(2)才开放的映山红,我会一把把塞进嘴里。

(3)更别说青玉米棒子、青枣、青豌豆了。

4.听我读一遍。你有什么要说的吗?

(l)青玉米棒子?青枣?青豌豆?什么味儿?能吃吗?

(2)蔷薇枝?吃下去?

(3)映山红?一把把塞进嘴里。

5.真让人辛酸哪!咱们一起来读读吧!

6.我真没想到,作者饿得竟然去吃青玉米棒子!你能再说下去吗?

(l)我真没想到,作者饿得竟然去吃青枣后豌豆!

(2)我真没想到,作者饿得竟然把刚开放的映山红一把把塞进嘴里!

(3)我真没想到,作者饿得竟然把剥了皮的嫩蔷滚枝吃下去!

7.我们都没想到,作者竟然饿到了这种程度!咱们一起来读这句话吧!

8.那,和这些东西比起来,把荠菜下在玉米面糊糊里,再放上点盐花,真的——

9.咱们再读这句话。

10.除了荠菜比这些好吃,我才喜爱荠菜以外,还有什么让我爱它的呢?

11.挖荠菜时的那种坦然的心情简直称得上是一种享受。

12.挖弃菜时的那种坦然的心情简直称得上是一种享受,怎么是一种享受?读一读。

13.师读。

14.我也不必担心有谁会拿着木棍凶狠地追赶我,谁会拿着木棍追我?

15.这事发生过吗?愿意听我把这个故事讲一讲吗?

《故事》

1.第四段:

(1)那家伙——怎么样?

(2)粗木棍?用来干什么?

(3)多可怕呀!

2.第五段:

(l)风怎么会在我耳边呼呼直响?风在我耳边呼呼直响是因为——

(2)不顾一切?不顾什么?

(3)多危险啊!我们一起来读读吧!

3.第六段:

(1)谁在笑?

(2)我在河里挣扎,他却在岸上笑,他真——

4.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5.看,羊儿哗哗地叫着,乌鸦也呱呱地叫着回巢了,按理说——(我也应该回家了),而且我也已经听到妈妈在呼唤我,但是我却不敢回家,因为我怕——(妈妈知道)。我不是怕——(妈妈打我)。而是怕——(看见她那双哀愁的眼睛)。

6.妈妈哀什么?愁什么?

7.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读读第八自然段。

《坦然》

1.最使人感到饥饿的冬天过去了,春天来了!春天带给我多大的希望啊!我可以坦然地——(学生读)

2.嫩生生的荠菜用它们绿色的手掌,招呼我,欢迎我。它们在对我说什么呀?多好呀!读一读。这荠菜是我的了!多好的荠菜,我们把这句话背下来!

3.能不能把写“荠菜有多好吃”的句子也一起背出来!一起试试吧!

4.我可以坦然地——(学生说)

5.用上书上的话。

(1)我可以坦然地抬头看看天空中吱吱喳喳飞过的小鸟。

(2)我可以坦然地看着树上绽开的杏花。

(3)我可以坦然地看看蓝天上白色的云朵。

6.是呀!我从来没有那么自由过,一起来读,能背出来吗?

7.你现在对荠菜有什么新的认识了吗?

8.所以作者才会从心底里发出这样的感叹——“荠菜,我亲爱的荠菜呀!齐读。(再次体会作者情感。)

大家都在看